黑龙江晨报讯 春节过后,佳木斯的王凯带着母亲来到哈尔滨某大医院看病,结果这病还没看上,人已经是晕头转向。“来到医院就像进了迷宫,根本弄不清东西南北。”而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有此遭遇的患者不在少数,大家纷纷反映越是大医院越让人发蒙,医院像座迷宫,看病看得使人发晕。
王凯告诉记者,正月初八一大早,他就带母亲来到位于哈市南岗区某繁华地段一家大医院,由于地形不熟,开单、划价、交款,王凯一路打听着找到化验室,带母亲做完化验,他又带母亲做X光片。“医生告诉我在一个小红楼里,我整整找了20多分钟才找到,把我妈折腾得直喘。”记者在这家医院看到,放射线检查在一个独立的小楼里,与其他检查科室相距甚远,旁边是一片施工地,由于位置比较隐蔽,不是医院内部人还真是很难找到这个地方。
“大夫,究竟在哪儿?我找不到啊!”在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门诊,一位刚刚按大夫要求去做“胃动力饮水实验”的患者,又拿着空白检查单回到诊室。门诊大夫进行一系列信息提示后,见病人还是无法搞清具体方位,只好让一位实习大夫领着去。
在距离这家大医院不远的另一家医院里,记者遇到了正准备做彩超的王女士。王女士说,她打听了一下,彩超在门诊三楼,她上了三楼才发现不是,再一问,原来是新门诊三楼。无奈,王女士只得下到一楼,绕了一大圈,绕到新门诊,上了三楼,才找到彩超。“看个病可真费劲,跟捉迷藏似的。”
医院像迷宫,不仅患者发晕,就连医院的医生有时也弄不清楚哪儿是哪儿。在香坊区中山路某三甲医院,记者向一位医生询问病案室的位置,这位医生说了半天也没说明白,最后无奈地说:“我们医院布局确实有点乱,除了我自己的科室,其他地方我有时候也找不到。”
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医院“硬件”设施过于分散、不配套,综合功能发挥不够。据某三甲医院一位负责人介绍说,随着近年来各种新型仪器的引入、新检验技术的开展,医院原有建筑已无法适应医疗服务的发展,各医院只得根据需要,像“吹气球”一样修修补补地改建、扩建。一期期工程建起来,医院的医疗设施也就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单元,分散在医院的各个部位、角落。病人检查也只能从一栋楼到另一栋楼来回跑,诸多不便自然不可避免。
据了解,为方便病人就医,省城各大医院纷纷推出导诊台服务,但这项服务却在执行过程中逐渐形式化。记者在医院走访时观察到,在各大医院门诊入口处,大都设有“导医台”,几名身着白大褂、肩披绶带的专职导医站在里面,偶尔回答一下病人或家属的咨询,多数时间则旁若无人地相互谈笑,或者干脆离岗,多数医院的导诊台形同虚设。
有关人士认为,医院人本精神的缺失已经成为大医院的通病。目前医院管理理念滞后,缺少人性化服务的理念,这是当前医院服务不到位的关键。医疗标识、流程设计几十年不变,惯性运转,“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几乎成为空话。许多医院基本的指引牌、门诊标识要么不全,要么不够醒目,再加上近年来科室分化太快,越变越细、越散,即便是本院职工也常找不到、弄不清东西南北,更不用说很少进医院的患者了。
首席记者 林晓蕾
责编:刘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