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18日电(记者周婷玉)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18日指出,2008年中央财政将转移支付3.36亿元用于农村改厕和水质监测工作,以进一步改善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状况。
2006年8月至2007年11月,我国组织开展首次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状况整体上有明显的改善,但与广大农民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需求仍有一定差距。
调查表明,按照2006年公布执行的农村饮用水水质评价标准,这次调查水样中44.36%未达到基本卫生安全,其中地面水超标率为40.44%,地下水超标率为45.94%;而农村饮用地下水的人口占74.87%。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农村饮用水超标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指标超标,这与饮用水消毒率低密切相关。”
同时,调查还表明,农村厕所入室的比例为17.82%,多数厕所建在院内或者院外,上厕所不方便的问题比较突出。此外,有约一半的村庄没有规划和环境卫生治理,缺乏专职保洁员的村占到65.64%。
“生活垃圾是农户家庭垃圾的主要来源。”毛群安说,调查显示,农村每天每人生活垃圾量为0.86公斤,全国农村一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吨。
据介绍,近3年来,中央转移支付农村改水改厕项目投资4.82亿元,主要用于支持贫困地区,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215万座;同时在一些地方病比较严重的地区,投入了4100多万,对饮水型氟、砷病区和高碘水源地进行筛查,对病区防病改水工程进行检测。
针对当前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状况,卫生部要求,重点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垃圾减量、污水减排等工作,建立村庄保洁机制,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同时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适宜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建立完善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为重点的环境健康危害监测体系。
责编:刘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