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 这两天,一篇题为“2007感动中国年度十大小人物”的帖子,受到很多网友关注。三次割头皮给烫伤父亲植皮的孝子、寒风中卖报的80岁老太、为照顾痴傻哥哥拒绝被收养的10岁女童……这些“小人物”的感人故事,再一次广为流传。
与另一家权威媒体评出的“感动中国”名人遭到质疑不同,这些“小人物”获得的,是一片赞美。笔者非常期待这样的评选能年年办下去。不仅因为这些“小人物”的事迹实在令人感动,更因为举办这样的评选有着多重的积极意义。
这些“小人物”的事迹,不外乎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面对艰辛和灾难时的不屈;二是对坚守良心或真情的努力。前者,能让人们更加珍视生命,尊重生命的力量,并由此懂得草根生活艰难,甚至还可以让人反思救济制度的缺憾;后者,则是对美德的非常好的呵护和培养。
毋庸讳言,面对生活的纷扰和多元化价值观的植入,不少人的“道德防线”不断后撤,乃至有人已渐显“道德缺血”的症状。何以至此?简而言之,这既与社会转型带来的观念冲击有关,也与道德文化氛围的日渐淡薄有关。
礼失求诸野。要挽回道德衰退之势,首先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社会的道德文化氛围,用民间的道德积淀“激活”整个社会的道德意识,这有时是非常有效的。“感动中国十大小人物评选”,便是一种合适的“激活”。
道德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道德养成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情感训练的过程,是一个被文化同化的过程,是一种漫长而广泛的熏陶。人们通过对各种信息的阅读、认知,通过观察周围环境感悟别人的所为,开始承认并遵循一些公认的价值观,开始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感动中国的十大小人物”,恰恰可以给人们最真切的这种“感觉”。因为“小人物”令人动容的生活状况、道德行为等,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很近,其中蕴含的人性力量,人人都可以汲取。
基于此,我们认为,“小人物”更有力量“感动中国”。(郭之纯)
责编:刘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