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 正文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兰州一对夫妻当了22年的车祸义务营救员

 

CCTV.com  2007年10月23日 16:14  来源:新华网  

    义务救人的保承宏

     新华网讯  兰州市城关区政府兰山蝴蝶亭绿化站职工保承宏,在兰山从事了22年的绿化工作。每次家门口发生交通事故,保承宏夫妻俩总会去营救伤者。夫妻俩因此被当地人称为“交通事故义务营救员”。面对记者采访,保承宏说:“我并不希望这里发生车祸,但如果发生了,我会毫不犹豫地营救那些受伤的人!”

    营救伤者义不容辞

    保承宏义务营救车祸伤者的事迹,如果不是被一些每天往返于蝴蝶亭锻炼身体的老人们流传,可能附近很多人都不认识他。蝴蝶亭的旁边就是城关区政府兰山绿化站,也是保承宏的家。这里离兰山公园还有几公里的路程,离最近的伏龙坪后街也有2公里。每天天一黑,除了绿化站的保承宏夫妻俩和公路上零星驶过的车辆外,再也看不到第三个人了。昨日(22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蝴蝶亭时,保承宏背着一捆皮管刚巡视完绿化区回来,两口子一口朴实的皋兰口音,穿着朴素。

    说起义务营救车祸伤者的事情,保承宏却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在自己家门口发生的事,哪能见死不救呢?”

    保承宏夫妻俩于1985年被城关区政府聘为绿化工人,常年驻守城关区政府蝴蝶亭绿化站,每天的工作是在方圆几公里的绿化区内浇水、修剪树枝和检查火灾隐患等。在蝴蝶亭干了22年,两口子至今却还是临时工,每月的工资也只有400多元,但他们从来没有任何怨言。

    2003年,保承宏被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指挥部评为“绿化先进个人”。由于蝴蝶亭绿化站位于兰山公路一个直角形的拐弯处,又是一截上坡路,许多车辆途经这里时,经常发生交通事故。为此,交通部门专门在绿化站门前修筑了几座钢筋混凝土挡桩和钢管防护栏。

    “因为路况复杂,加上没有路灯,百分之九十的车祸都发生在晚上,每次听到剧烈的碰撞声,我就知道又有车出事了,我们就赶紧起来看看有没有伤着人。”保承宏说。

    义务救人不求回报

    从1985年保承宏夫妻俩到绿化站工作以来,至今蝴蝶亭已发生了多起车祸,伤者很多。每次车祸发生,保承宏夫妻俩总是最先目睹并第一个救援,120也总是在第一时间接到保承宏的电话而及时赶到现场。

    1997年8月,一辆前往兰山的送葬大客车满载40多人返回途中,在蝴蝶亭出事,几十人不同程度受伤。由于当时还没有120,车上也没有人用移动电话,绿化站成了最重要的营救点,保承宏夫妻俩在公路上挡了十几辆车,终于将全部伤者安全送到了医院。为了随时营救伤者,两口子还专门准备了一些卫生纸。保承宏平时有胃病,时常买一些止痛药放在家里,这些止痛药也成了伤者们重要的救命药。

    今年10月17日晚上9时许,一名来自榆中直沟门的小伙驾驶三马子在蝴蝶亭被撞得头破血流,生命垂危。保承宏夫妻俩通知120后,将小伙子背到家中,又是止血又是止痛,像一名义务急救员。小伙后来被120送到了兰大二院抢救脱险。

    10月19日,在10月17日的车祸中受伤小伙的父亲提着水果专程来到绿化站。这位淳朴的农民一进绿化站就紧紧地拉着保承宏的手:“要不是您,我儿子可能就没命了,您就是我们家的恩人啊!”

    这是22年来,第一次有人上门来对保承宏表达感激之情。保承宏救助伤者上千人,但他从没期望过得到人们的回报,而他的事迹却早已在伏龙坪后街和山下的西北新村传为佳话。

    保承宏说:“我并不希望这里发生车祸,但如果发生了,我会毫不犹豫地营救那些受伤的人!”(记者曾德华张发润)

    相关新闻

    车祸伤者向好心人道谢

    “真是太感谢那些好心人了,可是我至今不知道他们是谁!”说起10月份遭遇的车祸,曾繁明十分感慨。他说,10月12日,他乘车从白银回兰州,在路上遭遇了车祸。

    当时,他被夹在撞击变形的驾驶室中。之后,白银市的消防战士、医务人员和许多不知名的好心人全力抢救,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近日,他伤势好转,想通过晚报向所有帮他脱险的人们表达谢意。(记者彭维国)

责编:刘立

1/1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