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速览]2003年夏天,在四川省教育厅工作的军转干部林强,到布托县做调研时,第一次听说了阿布洛哈村,这个村子是1963年底由当地政府修建的,集中治疗麻风病患者的一个村落,当地人称康复村。 |
专题:林强十进阿布洛哈_CCTV.com新闻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7月29日播):点击看视频〈〈〈
阿布洛哈村的村民
林强
林强将大米等生活用品送到村民家里
村民们十分感谢林强,在山崖上刻上了他的名字
2003年夏天,在四川省教育厅工作的军转干部林强,到布托县做调研时,第一次听说了阿布洛哈村,这个村子是1963年底由当地政府修建的,集中治疗麻风病患者的一个村落,当地人称康复村。
由于进村的路山高涧险,村里又有麻风病人,没人敢为林强带路,直到2005年3月,他才第一次走进了阿布洛哈村。村里多年没有学校,加上交通闭塞,大多数村民不识字。在林强的多方奔走下,县里出资20万元为村里建起学校,林强个人拿出3万块钱,为老师解决了工资。2005年9月15日,学校正式开学,40多年来阿布洛哈村第一次响起了读书声。
为了保持同村里的联系,林强给村长和学校老师买了手机,2006年夏天,阿布洛哈村遭遇旱灾,吃粮困难,林强从电话里得知这一情况后心急如焚,拿出1万元钱购买了8500斤大米,连同征集的书籍,衣服,发电机,再加上自己家里的DVD,彩电一起装车运到了村里。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林强先后九次进入阿布洛哈村,同村民结下深厚的友谊。他还给村里带去2万元修路经费,把山路拓宽到了将近2米。为了表达对林强的感谢之情,村民们在山路上立起了碑,在山崖上写下了林强的名字,感谢共产党培养出了像林强这样的优秀军转干部。
二十年来,林强跑遍了甘孜、阿坝、凉山等高原山区和革命老区,先后深入300多所农村学校了解情况,在他的努力下,70多所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
详细内容:
演播室主持人 翟树杰:
解说:
2003年夏天,在四川省教育厅工作的林强到布拖县做调研时,听说有个阿布洛哈的村子很少有人进去过,就决心去看个究竟。但是由于山高路险,村里又有麻风病人,没人敢为他带路。直到2005年3月,当地一个勇敢者带他闯入了这个神秘的地方。
记者:
原来你来的时候没有路。
林强 四川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原来那个路只有一米宽。
记者:
贴着山崖。
林强:
这边就是贴山崖,这边险如剃刀的悬崖。
解说:
布拖县阿布洛哈村是1963年底由当地政府修建的。当时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县里把麻风病患者集中在一个三面临山、一面临河的深山沟里进行治疗,当地人称这个村子为“康复村”。林强去的时候,村里有60多户人家,180多口人,当时40多位麻风病人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康复了。
林强:
下去了一看非常震撼,他们出村的时候,要过一个溜索,溜索以后,看这个青年这是绑着鸡,把鸡拿到镇上,还要走两个多小时,到镇上去卖了鸡,卖点钱以后,买点油盐回来。
解说:
但是更让林强感到震惊的是,由于村子里没有学校,加上交通闭塞,那里的老老小小很少人有人识字。
林强:
当时心里也很难受,回到成都以后,我晚上当时老是浮现村民,他们那些图像,还想着这个。那次看了以后,当时我就给县里面进行了呼吁,县里面找到了一个海莱县长。
解说:
布拖县当时也有在阿布洛哈村建学校的计划,在林强的多方奔走下,县里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拿出20万元,当年5月动工,准备8月初把学校建好,9月份开学。但是这种既艰苦又特殊的地方,请谁来当老师又成了难题。
寸天国 四川省布拖县教育局局长:
我们的代课教师的待遇非常低,100块钱一个月,这种待遇要叫其他地方的人到那儿去任教是不可能的。
林强:
我说到底要多少钱请一个老师让他们下去?他后来告诉我,可能一千块钱左右,我当时就表态,我说这个你不用担心,这个钱由我来出,你尽管去找。
解说:
林强很快拿出自己摄影作品的稿费3万元放到县教育局,为请来的老师发工资。2005年9月15日,学校终于正式开学,林强被学校聘为名誉校长。40多年来,阿布洛哈村第一次响起了读书声。
林强:
最大的学生就是他。
记者:
你今年有多大了?
吉见尔贵 四川省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林川小学学生:
17岁了。
记者:
现在念几年级?
吉见尔贵:
二年级。
林强:
他过去在家里放羊的时候,把1看成一个树棒,把7看成一把挖锄,自从办了这所学校以后,他能够认识700多个字了。
阿什吉日 四川省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林川小学教师:
让他们多学点知识,走出这个大凉山。
解说:
学校里的学生子作和有扎是林强看好的田径苗子,为了让她们能够走出大山,林强给她们买了运动服,还拿出1000元钱为她俩增加营养。
林强:
学校一建以后,我就发现这两个苗子,然后我跟她们定了训练计划。等她们大一点以后,我给她们已经联系了,到成都一所体校去。
解说: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林强先后9次进入阿布洛哈村,每次进村最让他牵挂的就是一位叫阿聪尔聪的老人。
记者:
这个是谁?
林强:
这就是阿聪尔聪,我跟他两个最有感情的,就是他。第一次见他,他就是这样。
解说:
阿聪尔聪老人一辈子没有结过婚,由于患病,日子过得十分清苦。林强每次去,都给带一些生活用品,甚至脱下自己的衣服为老人穿上,看到老人的房子太破,他掏出钱让村里为老人修了房子。
林强:
村长说,自从见了你以后,他精神好多了,他身体也好多了。
解说:
今年4月林强又到阿布洛哈村,并给阿聪尔聪老人带去了手电筒,但是老人却在一个月前,因为走夜路从山崖上掉下去不幸身亡。
阿什俄日 四川省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联系人:
阿聪尔聪就没有看到了,他就到处问,问村长,问我们,阿聪尔聪到哪儿去了?全部村民都聚在一起了,结果没有看到他,最后就说给他听。
林强:
我就大声地喊,我说他怎么会死?我说他身体那么健壮,那么好,我们说好还要见面的,我说怎么回事?
解说:
第二天,林强和村民们又来到了阿聪尔聪出事的地方,然后又把手电筒和照片放在了他的门前。
林强:
说了几句话,我说阿聪尔聪我来晚了,如果我早一个月来,把电筒给你带到,你可能不会摔死。我说现在这个电筒和照片都放你门前,电筒只能给你在另外一个世界照亮。
解说:
险峻的山路阻隔了村民们与外面的联系,也威胁着村民们的生命的安全。林强对村长说,我一定要帮你们把这条路加宽,这样的路,你们不能走一辈子。他带去修路经费两万元交给村里,把山路拓宽到了将近两米。
吉年史尔 四川省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主任:
现在是从山头到山底,都可以一直通,可以走马,所以现在比原来好多了。
解说:
在山路采访时,彝族村长的腰间突然响起了手机的铃声,引起了记者的好奇。
记者:
谁给配的手机?
吉年史尔:
林强。
翻译:
手机也是林强给他配的。
记者:
配了手机,为了什么给弄一个手机呢?
解说:
原来,林强为了保持同村里的联系,给村长和学校老师买上了手机。2006年夏天,阿布洛哈村遭遇旱灾,吃粮困难,林强从电话里得知情况后,心急如焚,拿出一万元钱购买了8500斤大米,连同征集的书籍、衣服、发电机,再加上自己家里的DVD、彩电,一起装车运到了村里。林强把村民们的冷暖安慰放在心上,村民们也对他表达出了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
林凤安 记者:
这是阿布洛哈村的村民吉沙牛日,我们看到他手里拿着一个羽毛扇子,今年5月底的时候,林强到这个村里来,当时天气很热,他就用这个羽毛扇子,一直扇了4个多小时。
记者:
你为什么这么关心他啊?
吉沙牛日 四川省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村民:
林强关心我们,我们也关心他。
解说:
林强一直推辞不掉吉沙牛日的盛情,为了表达对林强的感谢和爱戴之情,村民们在山路上立起了碑,山崖上写下了林强的名字,“感谢共产党培养出了林强这样的好干部”。林强的成长是从军队开始的,1973年,他作为体育特长兵入伍,进入成都军区政治部体工大队田径队当运动员。因为爱岗敬业、训练刻苦,曾打破全军田径十强全能纪录。1987年,林强转业到四川省教育厅之后,跑遍了甘孜、阿坝、凉山等高原山区和革命老区,先后深入300多所农村学校了解情况,在他的努力下,70多所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
袁文华 林强的妻子:
我觉得那些小孩能写字,而且能表达自己的感情,确实是非常让人欣慰的,他的心血没有白费。
林强:
我说什么叫共产党员?首先共产党员必须是好人,必须是好人里面的尖子,像我这样仅仅是做到一个好人应该做的事情,如果提高一点说,按照党章来要求自己的话,还应该做得更好才对。
演播室主持人 翟树杰:
在采访中林强跟我们说,我遇上了这群人,我就不能不去管他们,不然我就会睡不着觉。一个人当他看到别人生存上有困难,不禁要伸出手去拉一把。而林强面对的是一群陌生人,却还是不管山高路险,也要跋山涉水去帮助他们,这就不能不赢得人们的尊敬。作为一名军转干部,林强在做好人、做好事的同时,没有忘记共产党人的责任,他用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行动,实践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诺言。
责编: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