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社会记录]梦想 现实(中)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4日 08:43 来源:CCTV.com
     
    [内容速览]于凌罡所提出的合作建房计划由于造价太高一直没能够实现,领头人的理想主义与参与者的现实需求产生了错位,这是北京合作建房进展不顺利的原因之一,要消除这样的错位,就必须通过沟通形成信任,然后作出决策。这样的考验,其实不仅仅发生在于凌罡身上。
进入[社会记录]>>

    CCTV.com消息(社会记录):

   

    ——“在蓝城里,不堵车,不修路,不污染,交通安全有绝对保证,理论上可以达100%破案率,生活质量是现在的城市无法比拟的”。这是北京青年于凌罡关于居家生活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提出并实施了“自己盖楼、住进便宜新房”的合作建房计划

    阿丘:昨天,我们讲的是合作建房梦想与现实的故事,北京青年于凌罡最早提出了合作建房的梦想,为了实现梦想,他付出了许多努力,但是,最后的结局并不理想。

    这是于凌罡制作的,关于合作建房的宣传片,按照于凌罡的设想,如果合作建房的梦想能够实现,合作者不仅可以住进环境优美的小区,还能通过底层商铺商获得回报,但是,这样的梦想两年来却一直没能够实现,因为,这样合作建房,造价太高。

    于凌罡:好多事确实挺有意思的,在当时说起来真是心里真有点委屈,最后的结果就是说,我们在保护老百姓利益的时候,其实老百姓并不理解我们。

    老张:参加合作盖楼的这些人都是草根,都是最纯粹的老百姓他们最朴实的想法,我花最少的钱买了一套我自己能够住的房子,这是最基本的东西,你知道吗?

    老张:你住进来根本就不用交物业费,你还得到非常高级的享受,非常高尚品质生活的享受。或者说还分钱的这么一种状态,这个太脱离实际了,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实际。

    阿丘:领头人的理想主义与参与者的现实需求产生了错位,这是北京合作建房进展不顺利的原因之一,要消除这样的错位,就必须通过沟通形成信任。其实,由于合作建房是大家自己掏钱买地建房,这中间的每一步都需要参与者的不断沟通,在沟通中产生信任,然后作出决策。这样的考验,其实不仅仅发生在于凌罡身上。

    这里就是温州市200多位合作建房者集资购买下来的土地,目前他们正在做盖楼前的准备,根据他们的测算,房子盖好以后,造价大约是5300一平米,而周围新开发的楼盘,现在的售价已经在一万元左右。

    赵智强:现在看到的是荒草凄凄,垃圾成堆,那么再过一年多,这个楼就盖起来了,可能会盖成我们个人合作建房,是第一个典范,第一个成功的楼房。

    

    这位就是温州市合作建房的组织者赵智强。现在的赵志强虽然志得意满,但赵志强说,他们的成功,也曾经历许多曲折和失败。据赵志强说,两年前,当他在媒体上第一次看到于凌罡的合作建房计划时,他就打算在温州也组织合作建房,很快,赵志强依靠自己的单位温州市营销协会,搞起了合作建房组织,不久,他们看中一块公开招标的土地,可就在他们准备参加竞拍前,却发生了一件意外。

    赵智强:我记得是一个女同志,大概40多岁,她很相信,也很急,因为她觉得我出差去了,不知道这个事情。所以我交到后面去了,也不是太后,就是中后面,她为了抢时间,就存到房开公司去。所以当时这个事情我们就很着急,我当时就很生气,我就说她,甚至可以说骂她,当时很多很多人都听到了。

    阿丘:赵智强为什么会着急?又为什么那么生气?原来,这位女会员把钱交错了地方。合作建房是大伙一起凑钱买地盖房子,如果这些钱出了什么纰漏,那可就是大事,所以发现那位妇女交错钱的时候,赵智强很生气。说到这呀,我得给您仔细说说温州合作建房组织制定的资金使用制度,实际上,这套制度最早还是由北京的于凌罡最先设计的,当然了,在细节上,温州又有不少变化,赵智强说,制定这套制度,可费了不少心思。

    赵智强:他相信你,但是他还不至于相信到他可以把整个身家性命交给你,他还不至于。所以一个好的公信力,还要建立一个好的制度,一个制度非常重要。

    

    在这套制度中,每一个合作者都要在指定的银行存入一笔钱,当协会考察到可以购买的土地后,组织者就会让会员将钱从自己的账户里取出来,存入银行的一个专用账户,等钱凑齐之后,再由银行将这笔钱转入某家房地产公司的账户,停留一秒钟,然后立即转入政府制定的招标土地的账户。而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个人,都不能动用这笔钱。

    阿丘:赵志强说,之所以要这样设计,是因为温州市有一条规定,只有具备一定资质的房地产公司才可以到国土部门竞拍土地,温州合作建房是由当地的市场营销协会组织的,这个协会并没有竞拍土地的资格,所以,要想合作建房,在温州必须走曲线救国的道路,也就是说,必须找一家房地产公司,委托他们出面竞拍土地。但这样一来,资金的安全性就必须要考虑周全。

    赵智强:就怕这个钱打到房开里面去以后被吃掉了或者他有欠帐有什么东西,查封掉不是完蛋了?所以有很多东西我们真的都想到了,非常细的东西都想到了。

    阿丘:怎么防范房地产公司方面的风险呢?首先,赵智强精挑细选之后,找了一家信誉比较好,没有外债的房地产公司,与此同时,他们还对转帐制度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赵智强:在房地产公司的帐上就过一秒钟,钱够了以后就过去就直接到招投标中心去了,在你帐户上不停留的。

    于是,一套由合作建房组织、银行、房地产公司三方组成的资金监管制度就形成了,这套制度还有一个重要的规定,那就是资金只能有一个流向,那就是土地招投标中心。

    阿丘:要说这样的制度,够健全的吧,可就在合作建房组织第一次出售竞标土地的时候,就出了事。原来,那位协会的女会员当时听说想参加合作建房的人很多,而排队的次序又是按照大家往银行中存款的顺序,按先来后到确定参与这个项目的资格,那位妇女为了确保自己能够排上队,她于是直接把8万块钱存进了房地开发公司的帐户里。

    赵智强:她说你们找的,你们找的房开公司,你们还不相信他?我说你就不能存进去,我说万一出问题,我说谁给你负责?

    实际上,即使那位妇女的钱出现什么问题,赵智强也没有太大的责任,因为对方没有按照规则行事,但是赵智强表现得很着急。

    赵智强:后来我们就没回去,本来中午可以休息一下,吃盒饭在那等,一直等到1点半开门,马上跟行长说,我说这个事情是很大的事情,电脑一开马上就转走。就这个资金的问题,可以看出会员有一个失误,就好像我们比他更着急,我们就怕出任何的问题,所以操作过程也充分展示给会员看,我们这些人是可以相信的,不会在这方面做一些的,有什么不正当的想法。

    处理完这件事的第二天,赵智强就代表合作者们去土地招投标中心,参加竞拍,但是,由于那次拍卖的土地价格过高,建房和作者的那次竞拍没有成功。但是,就在竞拍失败之后,女会员存错钱的事在合作建房组织中传开了,此后,想参加合作建房的人却越来越多了。

    阿丘:赵志强的做法,让我想起了“立木为信”的故事,原本是一次不成功的竞拍,最后却变成了成员之间取得信任的机会。实在是高!这赵智强说,他在当时就意识到了这次意外是一个宣传的机会。

    赵智强:我们营销的叫做危机攻关。因为这个东西必须这样做,不管你干什么事情,不要说这么大的一个事情,你都要经过周密的一些布置。当然我也说了,我是有意无意当中运用了营销手段而已,我不是刻意的用它,但是我是搞营销出身的,我可能有意无意就用起来,这样的。那么这个用的过程当中,我觉得我用的非常自然,大家不会决了不舒服,没有会员指责我说是不对的,没有这样讲的。

    这段影像拍摄于2005年初,那个时候,北京的合作建房刚刚开始启动,作为最先实施合作建房的人,于凌罡更早就面临了同样的考验。

    于凌罡:您进来,先坐吧.这是我爸。

    于父:欢迎, 欢迎,我们家里是绝对没有历史传统。全都是…… 一切都是真实的。良民百姓,不会有任何坏心眼。我是读了二十四年书的一个人。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六年,研究生六年。我大学和研究生这十二年都是在北大读的。在中国科学院退休的时候是研究员,现在是北京民族大学的常务副校长,一个四五千人的学校。

     阿丘:刚才说过,于凌罡是最早设计合作建房资金监管制度的人,但是,在温州已经竞拍土地成功的时候,北京的合作建房组织还没有进过一次竞拍场,这期间,于凌罡曾经考察过几个项目,但最后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失败。而在这两年间,许多早期参与合作建房项目的合作者,先后离开了于凌罡。

    孟宪生:如果用我们通俗一点说,那要有一点容人之量,再一个发挥一点别人所长。

    孟宪生,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的房地产律师,于凌罡提出合作建房不久,孟宪生和于凌罡在网上结识并走到了一起。成为北京合作建房核心团队的成员,但事隔不久,孟宪生却跟于凌罡分道扬镳了。

    这是北京合作建房组织的一次股东会议,当时,北京的合作者们已经准备成立一个专门的公司,刚刚加入的孟宪生也当选为股东之一。就在这次会议上,股东们决定聘请一位法律顾问。

    孟宪生:因为有人提出来要么你唯一选择一个,要么你做法律顾问跟其他律师竞争,要么你就留在这里边,还接着我们当法律组长,然后不要做法律顾问。

    孟宪生说,那次会议以后,他选择了法律组长的位置,并且开始代表公司去物色一个法律顾问,但是他不久发现,于凌罡已经越过他直接去找法律顾问了。

    孟宪生:那么我就和于凌罡,我说这个事情按照分工,你是负总责的没关系,我们没人去争你负总责,但是我的工作,我要为我的工作向大家负责,我不是向于凌罡负责。为什么我不知道,你就做了?他说没人说让你当组长。

    孟律师说,跟于凌罡那次谈话之后,他就萌生了去意。

    孟宪生:他把我留在那里,我又不是法律顾问,我又不是法律组长了,那我在那里干嘛。

    记者:那你也可以参与?

    孟宪生:我参与这个事情,我在那里没有决策权,我只是一票的投票权,是什么任何意义的。

    记者:你没有决策权吗?

    孟宪生:我起码有决策规则的建议权。

    记者:你刚才说的是决策权?

    孟宪生:是啊,如果我在这个位置上的时候,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做出决策,尽管不是我个人决定,但是我可以推动作出决策,如果我没有这样一个职位的话,我就是表达我一个态度。就像刚说的,他就要当股东,我就不要你当,有表决权就完了,你就没有说话的权利。

    记者:就不合乎自己的期望?

    孟宪生:我在这里参与的时候,我的作用发挥不了了,我知道他会失败的时候,我为什么还要参与呢?

    阿丘:关于孟宪生离开的问题,我的同事也曾找过于凌罡核实,但于凌罡的解释却是,孟宪生想要一大笔钱,在没有得到满足之后,他选择了离开。时过境迁,关于于孟两人分手的真实原因,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但有一点需要交待,离开于凌罡的孟宪生不久就南下深圳,与当地的合作建房组织联合,召集了全国合作建房研讨会。由于孟宪生有专业背景,又是最早关注和参加了合作建房,在后来温州和深圳的合作建房过程中,都有孟宪生的身影。

    吴海花:这个团队非常年轻,像于凌罡非常年轻,好多的时候需要磨合,好多的时候需要相互包容,但是于凌罡在这个方面还真的需要学习学习,还是有所欠缺的。

    吴海花,《新京报》记者,两年来,他是跟踪报道于凌罡的合作建房计划。吴海花说,于凌罡和孟宪生都是他的朋友,据吴海花说,孟宪生和于凌罡最终分手,在他看来并不意外。

    记者:你认为他们俩之间最后没有合作下去的主要责任在于谁?了解这个事吗?

    吴海花:然后他俩可能是追求的方向是不一样的。而且于凌罡在合作又比较强势。

    记者:于凌罡比较强势是吗?

    吴海花:在现场比较强势。

    记者:你说所谓的强势是什么?

    吴海花:嗯,比较强势就是他那个团队,实际上这个合作上大家商量着来,他好多时候可能是听不得其他人的意见。

    合作者:我是本着良心来做这件事情的,我本身是搞项目的,从前期到尾,我本身是搞项目的。这里边东西,风险,再怎么着我非常明白。我刚接完招投标,所以说我对这件事可能比你要清楚得多。

    于凌罡:您什么都比我清楚,您一切都比我清楚。

    合作者:那你说我项目在什么地方,明白一下你怎么解决的。有些问题 我们是不是得问一下。

    于凌罡:咱们讲一句,就是我说了,这三百个人谁也不许说破坏团结的话。

    这就是一件破坏团结的事

    合作者:这怎么是破坏团结,你参加这件事,这里边的事,你连问的权力都没有了,这不可能。

    就在于凌罡北京的合作建房计划陷入困境的时候,温州的合作建房也进入了第二年,这一年春天,赵志强等人再次参与一次土地竞标,但依然没有成功,这一年夏天,国务院出台了整顿房地产市场的八条政策,市场上称之为国八条,这条政策的出台,让赵志强看到了曙光。经过几个月的考察和运作,2006年11月初的一天,赵智强向合作建房协会的会员发出通知,要求参与项目的二百多人每人交八万块钱订金,再次参加土地竞标。这一次,赵志强说,拿到土地的可能性很大,但是,赵志强没有想到,交款的当天就出了事。

    按照计划,这一天,合作建房的协会必须在这家银行存进1000万块钱,然后在第二天经过房地产公司转入竞标中心的账户。可是,这一天中午的时候,银行周围虽然聚集了不少来交钱的合作者,但到下午开始营业之后,合作者们却都不进去交钱而此时,一种莫名的情绪开始在合作者之间蔓延,而此时,存在账户上的钱只有300多万,离国土部门规定的1000万的定金还差很远,如果不能按时交纳订金,他们就将失去这次竞拍的机会,合作建房将遭受又一次失败。就在这个时候,两个保镖似的人物搬着一个大皮箱来到银行的柜台前。

    阿丘:据银行的工作人员回忆,两个人当时来到银行,说是要参加合作建房,打开箱子就往外拿钱,一下就拿出了80万。

    还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回忆说,这80万现金整整点了一个小时,这一切,在外面的徘徊的合作者全看在眼里,这边钱还没点完,后面准备交钱的合作者已经排起了长队。

    阿丘:是谁,在这个关键的时间,关键的地点,一下拿出了80万?

    郑元豹:大家都有点很犹豫,认为究竟这个协会是什么样的?后来我说秘书长不要急,先中国人民电器拿出80放在那里。

    

    这位就是那天在关键时刻拿出80万关键人物,他叫郑元豹,是温州人民电器董事长,郑董事长虽然身家过亿,自己早有房子住,但他非常支持赵志强的合作建房计划,因为,他很早就为自己的员工在赵志强那里报了名。交钱那天,眼看银行前面出了事,焦急的赵志强连忙给郑董事长打电话,接到电话后,郑元豹立即派自己的手下提出80万现金,火速送到银行。

    郑元豹:大家认为中国人民电器集团的董事长,自己拿出了这么多资金,那么大家都是认为这个事情是一个好事,不是一个社会组织,说白了一句话不是骗人的行为。

    阿丘:这80 万块钱可真是雪中送炭,其实,这郑董事长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温州市市场营销协会副会长,刚才我说过,合作建房是市场营销协会组织的,赵志强是会长,赵董事长是副会长,所以,郑董事长也算是合作建房的核心团队成员。所以他才在在最关键的时刻,拿出了80万。

    赵智强:我们营销的,叫做危机攻关。因为这个东西你必须这样做,不管你干什么事情。不要说这么大的一个事情,你都要经过周密的一些布置。当然我也说了,我是有意无意当中运用了这个营销手段而已,我不是刻意地去用它。但是因为我是搞营销出身的,我可能就有意无意就用起来,那么这个用的过程当中,我觉得我用得非常自然。大家不会觉得不舒服。刚才我说的这两个事情,没有会员说指责我说用得不对的,没有这样讲的。

    话说那天郑董事长的80万交完后, 1000万的订金很快也凑齐了,两天后,赵志强带着这1000万订金去参加土地竞拍,并一举拿下了眼前的这块土地。在温州,合作建房终于从理想,变成了现实。

    赵智强:现在看到的是荒草凄凄,垃圾成堆,那么再过一年多,这个楼就盖起来了,可能会盖成我们个人合作建房,是第一个典范,第一个成功的楼房。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周一至周五22:30首播次日9:30,15:30重播

    Emai至shehuijilu@vip.sina.com或shehuijilu@vip.sohu.net提供新闻线索

责编:魏宇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