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南岳衡山抗战遗存:蒋介石官邸衣柜藏密道(组图)

 

CCTV.com  2008年04月18日 09: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内容速览]  在小厅,墙边紧靠着一架看似普通的立式衣柜。打开其中一扇柜门,并无什么奇特之处。然而,当打开另外一扇门时,人群中立刻发出一阵惊叹声:原来这里暗藏着一个暗道。同行们纷纷鱼贯而入,沿着当年的路线直通别墅后门。

  坡陡弯急,在“摇晃”过好多个“S”形后,载着网络媒体采访团的中巴车停在衡山香炉峰下,南岳忠烈祠到了。

  松柏掩映下的忠烈祠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这是中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国民政府在大陆唯一一处纪念抗战烈士建造的大型陵园,一九九六年被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迈入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颗直指蓝天的“炮弹”,这便是风格独特的“七七”纪念碑。碑后是原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题写的《“七七”纪念铭文》:寇犯卢沟,大波轩然,捐躯卫国,忠勇将士,正气浩然,彪炳青史,汉族复兴,永湔国耻。

  一九三八年,在国共两党召开的“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上,许多将领提到阵亡官兵多“暴尸战场,不能掩埋”时,无不伤心敛容,遂决定修建烈士公墓。一九四三年,南岳忠烈祠落成,张自忠、郝梦麟等三十八名将领成为第一批入祠的革命烈士。

  烈字为何少一点

  

  享堂神殿大门上方悬挂着鎏金匾额“忠烈祠”,“烈”字中的“歹”竟然少了一点。 中新社发 刘爱成 摄

  站在纪念碑旁向上看去,山坡两侧石磴之间的绿草如茵,地上用大理石片镶嵌了“民族忠烈千古”六个非常醒目的宋体大字。拾级而上,偶而抬头远眺,所有建筑均由清一色的花岗岩砌成,沿中轴线逐级递升,在蒙蒙的暮色下,更显气势恢弘,仿佛另外一个南京中山陵。

  “游人到此,脱帽致敬。”登至第六层台阶,记者们一下停住了,涌到一块石板前,轻声默读上面的文字。这便是有名的“致敬碑”,为纪念十九集团军在上海淞沪会战最后一次战役“安亭战役”中牺牲的将士修建。

  继续向前,终于站在了忠烈祠最高处——享堂神殿的门口。这里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也是庙宇内最大的建筑。只见大门上方悬挂着鎏金匾额“忠烈祠”,款署蒋中正。导游介绍说,这块匾就是当时蒋介石亲笔题写的原物。不过,眼尖的记者马上注意到,“烈”字中的“歹”竟然少了一点。

  “这大概并非笔误。故意少写一点,希望在今后的战斗中牺牲的烈士要‘少一点’。”导游风趣地解读道,“也有人说,书法中多一点少一点属于艺术处理的一种方法,对内容没有什么影响。”

  享堂内呈“十”字形,大厅靠后墙正中为祭台,台后竖立巨碑,上刻“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总神位四周,散布抗战中阵亡的著名将士神位石碑。碑上不但有较详细的记载,而且有清晰的肖像,每张脸庞,无不是坚毅、英武,透着年轻。

  也许有人会感到奇怪,中国那么大,为什么偏偏在南岳修建忠烈祠呢?这还得从当时的历史背景说起。

  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日寇装备精良、武器先进,凭借海、陆、空三军优胜,铁蹄很快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大批国土沦陷。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广州失守后,国民党抗战中枢移到重庆,南岳成了抗日大本营之一。蒋介石曾在此主持召开了四次高级军事会议,研讨抗日战略和江南战场问题,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叶剑英参加。

1/2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