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黄靖贤1921年成婚时的合影
梁漱溟作为一代宗师,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六岁启蒙读书时,还不会穿裤子;仅中学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教印度哲学;在城市出生成长,却长期从事乡村建设;一生研究儒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却念念不忘佛家生活……连同他的两段爱情与婚姻,亦如同他的人生一样极具传奇色彩,迥然不同。
1912年,梁漱溟开始信奉菩提,并发誓一生食素、终身不娶。直到父亲自杀后,他才自咎不孝,“呜呼!痛已!儿子之罪,罪弥天地已!”加上曾路过湖南时看到军阀烧杀掳掠、荼毒生灵的悲惨现状,1921年5月,梁漱溟宣布献身儒学,由一个虔诚的佛徒变成一个虔诚的儒者。于是有了梁漱溟的第一次婚姻。
那是1921年冬天,梁漱溟的友人伍庸伯将梁漱溟介绍给了自己的妻妹黄靖贤,在问及梁漱溟对女方的条件时,梁漱溟说:“我殆无条件之可言,一则不从相貌如何上计较;二则不从年龄大小上计较;三则不从学历如何上计较,虽不识字亦且无妨;四则更不需核对年庚八字。当然,亦非尽人可妻。我心目中悬想得一宽厚和平之人;但其人或宽和矣,而无超俗之意趣,抑何足取?必意趣超俗者乃与我合得来。意趣超俗矣,而魄力不足以副之,势将与流俗杆格而自苦;故尔要有魄力才行。我设想以求者如是如是。”
也就在1921年冬天,梁漱溟和黄靖贤匆匆忙忙结婚了。梁漱溟终于完成了父母的夙愿,成了一个孝子:“率新妇拜公遗像而哭”。那时梁漱溟29岁,黄靖贤28岁。
黄靖贤是否满足了梁漱溟“宽厚、超俗、魄力”的三个条件呢?从梁漱溟的一些叙述中,可知他刚开始对原配并不那么满意。“其时我一心在完成手中著作,未暇谈婚事,且洵知伍先生娶于旗籍人家,虽属汉军旗而袭染满洲人习俗,我夙所不喜,当下辞谢其介绍好意。其后既卒于订婚而成婚,成婚之夜我为靖贤谈及上面说的宽厚、超俗、魄力三点。她不晓得魄力一词,问此二字怎样写,正为其读书不多,超俗云、魄力云,非所习闻也。”
“她的衣履、装饰,极不合时样,气度像个男子,同她的姐姐伍夫人站在一起,颜色比姐姐反见老大。凡女子可以引动男子之点,在她可说全没有。”(梁漱溟《悼亡室黄靖贤夫人》)
“我好读书,用思想,而她读书太少,不会用思想,许多话都不会谈,两个人在意识上每每不接头。”“因此,在婚后十年内,彼此感情都不算顶好。”但“靖贤的为人,在我心目中所认识的,似乎可用‘刚爽’两个字来说她。”黄靖贤虽外表不够漂亮,但为人正直而忠信,乐于为这个家奉献。“婚后14年间,使我藉以了解人生,体会人生。并从她的勤俭,得以过着极简易的生活,俾我在社会上能进退自如,不用讨钱养家,而专心干我的社会运动。”1934年,黄靖贤因病在山东邹平去世。婚后,黄靖贤为梁漱溟生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均先后夭折,后又生两个儿子培宽、培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