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副总裁白林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摄影:陈卓
CCTV.com 消息(记者朱亚菲北京报道):近期,网络上刊登虚假新闻的现象较为突出,对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对公众造成了误导。那么虚假新闻对于中国互联网的影响如何?网络媒体如何遏制虚假新闻的传播?……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最权威的官方网络媒体——新华网副总裁白林。
网络海量新闻 转载易“变质” 审核难度大
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还是新生事物,但它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着。伴随着高速度的发展,网络媒体暴露出许多问题,特别是虚假新闻的刊发、转载问题格外严重。
针对这个问题,白林副总裁说,相对于其他媒体,虚假新闻的问题在网络媒体中更突出,这是网络新闻报道方面的一个新问题。传统媒体相比,在传播手段、传播形式、传播功能,甚至实现效果上互联网都有明显优势,但是同时有一系列问题确实要下功夫破解,比如网络虚假信息如何核实的问题。
白林就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报道、刊发形式做了比较,他说,传统媒体一条新闻的出台是有严格的流程的:记者采访,回来后要一级一级审核,最后上报纸前,总编辑等都要看,从标题到行文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严格审查。同时,传统媒体受版面限制发稿量有限,可是网络是海量信息,另外,网络媒体就目前的运作形式来看,包括商业网站,也包括官方网站,不是以自采为主,大量是转载的,几次转载后就有可能发生“变质”。这中间有多少人能审呢?新华网每天各种各样的信息大概要发布1万条,如果找专人审核,就算一个人一天工作24个小时不睡觉、不休息,按照一分钟审一条,需要10个人,这基本上是难以实现的。所以说现在的互联网上的新闻达到100%的准确、真实是不可能。如何为事实负责,减少虚假信息,这是所有网站的一个新的课题。
在海量中追求准确是我们的目标
网络媒体的海量特点与新闻的准确性是不可调和的么?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要如何取舍呢?网络媒体在虚假新闻面前何去何从呢?
白林说,对于新闻来说准确和时效是最重要的,而准确性又是第一位的,时效性是服从于准确性的,如果一条新闻是虚假信息,就算发布的再快,发布的量再多,也不能体现新闻价值。
包括新华网在内的所有网站的教训天天有,针对这些经验教训,白林说,海量和准确确实有矛盾冲突,但是这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如何在海量中追求准确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但是这是我们的目标。最关键的是,每个能够在互联网这个公共平台上发出声音的社会成员都以负责任的态度说话,传播给公众真实、准确的信息。虽然之前没有可参照的先例,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规定会不断完善,所有的网站都在探索,相信最终会形成统一的约定、原则、条文,会形成相对成熟的规则。
新华网八个“把关” 力争阻隔虚假新闻
面对虚假新闻的来势汹汹,新华网又是如何应对,封杀虚假新闻的呢?就在我们采访之前,白林副总裁刚开完“新华网”全体大会,会议内容就是进一步强调新闻把关。白林说,我们就是要从内容把关、技术把关、政治把关、格调把关、事实把关、公德把关、法务把关、保密把关这八个方面力争阻隔虚假新闻,这也是新华网新闻编辑、发布的总原则。
除了大原则,还有许多具体措施,比如,带有“可能”、“将要”这种字眼的新闻,严格来说不是新闻,而是一种臆测、猜测,这就要慎发。事实印证不了的不发,这就是我们的原则。
多年的工作积累,新华网的编辑手册已经有厚厚的一本,新编辑要用三、五个月的时间才能熟悉、了解。此外,新华网还规定了许多编辑必须掌握的资料,比如中央常委的大名单、领导人的大名单,要求编辑人手一册……
白林说,不能为了访问量,而放弃我们立网的原则。因为我们始终不能忘记,我们的权威性来源于准确性。
责编:朱亚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