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工人年薪20万
20万元———这是英国一家大牌电气公司早在6年前开给一个大连工人一年的“身价”。他叫王亮,今年37岁,是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的一名电工。他在过去十几年中为企业创造直接效益2000余万元,带出了10名本科学历的高徒,成了大连重工·起重集团“3个博士都不换的宝贝疙瘩”。
自学成才的天价工人
从一个职高学历的普通工人,成长为现代企业新一代知识型、复合型的高级工人技师,王亮走过的是一条异常艰苦坎坷的路。1988年,由于严重偏科,18岁的王亮以3分之差高考落榜,一心想当电气工程师的他在失意的彷徨中走进了大重的技工学校。
毕业后,他成了集团安装公司的一名技术工人。安装公司的职工一年约有300天时间在祖国各地施工,而且多为露天作业,他就抓住乘车、乘船、乘机的时间和气象条件恶劣无法施工的时间看书学习。
这样,日积月累,他不仅扎实地掌握了一名电工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自学了清华、哈工大等高等院校工业控制与自动化专业的教科书,广泛涉猎了当代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技术资料,较早地掌握了自动化控制领域里的一些高新技术。
中国工人令老外折服
1995年,秦皇岛港煤码头四期工程合作项目安装初期,不知底细的外国专家看到黑黑瘦瘦的王亮,满腹不高兴,强调“调试施工员必须由工程师担任。”不得已,中方领导只好硬着头皮说“这就是我们的工程师”,并给王亮印了“工程师名片”。
名片“骗”过了外国专家,但“镇”住他们的却是中国工人的技艺。调试中,外方设计的天吊始终不能正常完成准确的动作,几天下来,在场的外方专家“傻”了。经过细致分析,王亮按照自己修改的设计图纸,终于使天吊正确地完成了动作。专家服了,竖起了大拇指。
回家探亲图纸当“礼物”
有人给王亮做过计算,他从事安装调试工作15年,与亲人在一起的时间仅有2年多一点的时间。
妻子坐月子,王亮在领导的催促下才请假回家看看,他说要亲手给妻子做汤,汤是做上了,王亮开始钻研工作,结果把汤的事情就给忘了,深夜1点多钟,王亮家对面楼的居民惊恐地发现,王亮家厨房又是冒烟又是火星的,赶忙报警,派出所的民警经过紧急勘察,最终发现是煮汤的高压锅烧干了。
一年春节的正月初三,王亮全家去岳母家拜年,走进屋子,岳母接过王亮手中沉重的大包裹不停地念叨,以后来家千万别花钱买这么多的东西。一旁的妻子大笑,王亮脸红了,原来那个大包裹包的是王亮施工调试的图纸。
责编:张兰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