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之惑——保持新闻专题栏目的恒久魅力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02日 16:54
刘爱民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对于电视新闻业来说,今天既是一个繁荣和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是一个重视形式远远超过重视内容的时代。一方面新频道、新栏目像长豆芽似的一批批冒出来,与此同时,又有许多栏目迅速地消失,有的栏目观众还没来得及熟悉它就不见了。这种走马灯式的现象,常常让我们不得不自问,在我国这样一个电视台数量占世界第一的国家里,各种频道、栏目之多如同天文数字的国家里,为什么没有几个可以保持永久魅力的伟大的栏目?
我们一说新闻专题节目,大多会举例美国CBS的《时事60分》,可是很少有人会留意它的历史演变,一个1968年诞生于越战时期的高龄栏目,一个华莱士从1968年开始一直干到80多岁的栏目,它的栏目名称、它的新闻理念几十年来似乎没有多大变化。而人们看到的变化,是这个栏目坚定不移地拓展报道空间,坚定不移地走进了CBS的晚间黄金时间。再来看看我们的新闻专题节目,除了《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极少数几个享受着特殊话语权优势的栏目之外,有几个能坚持十年以上的?我们许多新办的新闻专题节目,一开始的定位和形式都是瞄准国际最先进的节目样态的,许多甚至照搬克隆过来的,可为什么几年后就无影无踪了?中国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发展,永远在走一条从追求形式到追求形式的道路,所以总是难成正果。
对于我们所有从事新闻专题栏目的人来说,我觉得今天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必须坚持什么?守住什么?
如果总是在琢磨从一个栏目形式到另一个栏目形式的不断跳越,不去孜孜不倦地探求栏目内容的拓展,我们永远不会有未来,栏目也不可能产生和保持永久的魅力。
之所以产生上述想法,是因为《时空连线》创办两年多来经历给了我许多的启示。
1、《时空连线》的最初定位
《时空连线》是2001年11月5日开播的,距今已经两年半时间过去了。当时创办这个栏目是受到了美国ABC的谈话节目《夜线》的影响。《夜线》是美国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新闻谈话节目,它是运用多视窗连线的方式,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解读的夜间节目。它的“多视窗”和“多观点”,非常吸引我们。当时面对我国新闻专题节目表现方式单一、话语单一的状况,就想办一个像《夜线》这样的集新闻、分析和争论为一体深度新闻专题节目。这就是当时创办《时空连线》的定位,这种定位至今一直深深影响着我们。
这里,我想为“多视窗”多说几句。以下是我在两年前写的一段文字,当时是这么介绍“多视窗”的:以多视窗方式连线新闻当事人和权威人士,最多可对三个当事人同时进行互动式采访,观点相互渗透补充,交叉碰撞,从而完成对新闻事件的全方位透视。如果把多视窗仅仅理解为一种连线采访形式,那是一种误解。多视窗更是展示多元化观点的窗口,一个窗口就是一种立场和态度。我们建立多视窗采访的目的,就是期待用一种沟通的方式,让不同当事人汇聚到《时空连线》,相互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从而让观众更真实地了解新闻事件的全貌。
用我们当时栏目里流行的一句话来说:新闻是有背景的,背景是有观点的,观点是可以讨论的。
按照这么一个定位,《时空连线》最初的目标可以一语概之:寻找不同观点,追求争论。当时制作出了一批受到业内人士好评的节目,比如《希望工程假信事件调查》、《中华牙膏该不该合资》、《扬子鳄该不该吃》等等,给电视观众和新闻专题节目吹来一股清新之风。但是过了半年多之后,我们开始发现一个问题:为了寻找争论,《时空连线》越来越变成为了争论而争论,它的新闻性在弱化,它的大众性在弱化。而且我们越来越不清楚观众是否对我们的争论有兴趣,我们越来越沉浸于自己的兴趣之中。我们开始听到了这方面的批评。
另一方面,许多高关注度的新闻事件一开始是不具备争论空间的,比如突发灾难等等,只有当你通过报道和采访,打开新闻事件的背景空间之后,争论才可能产生。所以仅仅为了争论,势必会牺牲掉许多重大新闻选题,使栏目成为小众化的谈话节目。
所以,这个时候《时空连线》的定位和选题方向需要调整和改进,在不改变《时空连线》多元化表达的理念之下,向新闻性方向坚定地靠拢。
2、《时空连线》:新闻性回归
大概是从2002年4月份开始,随着《时空连线》连续七天对阿富汗大地震的跟踪报道,开始了《时空连线》向新闻性回归的改进。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栏目定位和选题的调整,更多的时候是被节目本身推着走的,当一批新形态的节目冒出来时,才能坚定栏目管理者进行改进的判断。
阿富汗地震连续报道,其实是歪打正着。当时是阿富汗战争之后,中国要运送一批援助物资到喀布尔,军方想为这次长途行动作一次宣传,请我们派两位记者随机作一次报道。所以我们就派了张泉灵和康锐从新疆出发,随军方物资前往阿富汗。巧的是,飞机一降落在喀布尔机场还不到两小时,阿富汗北部就发生了大地震。这对刚刚结束战争的阿富汗、对国际社会都是一个非常重要事件。所以我们当即决定让记者想尽一切办法前往阿富汗北部,张泉灵和康锐也表现出了出色的职业素质,历尽千难万险、千辛万苦,冒着战后阿富汗局势极不稳定的危险,驱车数个小时赶往灾区,进行了长达七天的连续报道。由于我们是极少数进入阿富汗灾区的新闻记者,一时间国内外许多媒体都转载了我们的报道。
这次成功的实践,使我们意识到了来自新闻事件现场的连续性的深度报道,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和成功空间。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提出了:一切国内外发生的高关注度的新闻、一切对国计民生能够产生影响的事件,都是我们必须及时报道的。快速报道是前提,背景分析是基础,观点碰撞是品质。
所以从2002年4月开始,《时空连线》进入了第二次探索,开始在“速度”和“深度”上同时下手,运用视窗方式来强化节目的新闻性,具体的做法就是“现场连线”。由此,又产生了一批比较有影响的节目,比如连续性的《大连五七空难调查》、《内蒙冰湖救援——见义勇为的困惑》、《淮河水灾调查》、《广东非典真相》等等,都是由点到面,由新闻事件报道入手,放大这一事件的背景和其中的不同看法、态度,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的解读。这种尝试的成功,带给我们很大的冲动,在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这种表现方式。
但是,有一个困扰渐渐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毕竟,重大的突发事件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难道我们只能等待天下落下来的馅饼吗?在没有馅饼的时候我们吃什么?总不能还回到过去那种无关痛痒的小众话题之中去吧?
3、《时空连线》:现场调查式的全方位报道
从今年的三月份开始,《时空连线》一批新式形态的节目开始出现在观众面前:《安徽阜阳劣质奶粉连续调查》、《关于人体标本展览之争》、《湖南嘉禾强行拆迁追踪调查》、《沈阳野蛮拆迁连续报道》等等,这批节目几乎都是连续性的现场调查式节目,在观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一批节目的特点是:不仅保持了《时空连线》的传统特色,比如现场报道、多种观点争论,而且特别强化了“现场调查”,包括记者的现场调查和连线嘉宾时的现场拷问。
深入现场的调查式采访,历来是记者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而《时空连线》的这一次变化,彻底改变了选题方面的困扰,变等待新闻为寻找新闻。变过去那种等待重大新闻发生,转变成为通过自己的调查,把看似不够重大新闻做大。比如:《湖南嘉禾强行拆迁追踪调查》、《沈阳野蛮拆迁连续报道》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经《时空连线》全方位的连续报道,成为了国内高度关注的重大新闻事件。
到这时,我们自己对栏目定位有了更清晰、更简单的认识: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的深度报道。这个“全方位的深度报道”包括三个含义:一是坚持自主调查,不简单重复其它媒体的结论;二是坚持多方观点表达,让所有当事人有说话的权力;三是坚持连续性深度报道,因为新闻的重要性肯定都隐藏在背景之中,不指望一期节目完成调查,一定要尽可能地穷尽背景实事。这样,《时空连线》更显得客观、宽容、大气、权威。
因为大量选择现场调查式的节目,不免出现了不少舆论监督类的选题。曾经有人问道:如果《时空连线》这样做节目,跟《焦点访谈》有何区别?我觉得不能这样简单地划分节目类型。首先,新闻媒体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对权力的监督和社会正义的守护,如果自我排斥舆论监督的选题,对一个新闻专题栏目无异于自杀;其次,关键在于用什么方式去做舆论监督,在这方面《时空连线》有自己的优势,或者说与其它栏目有明显的区别,一是《时空连线》可以连线不同的事件当事人,让不同的观点和看法都有表达的机会,它是一个不同观点的表达平台,给观众有更大的判断和思考空间;二是《时空连线》快速的反应速度,决定了它可以在事件还在进行之中,就展开连续性的报道,最大可能地穷尽事件的方方面面,让观众每天都看到事件新的进展。这是《时空连线》的栏目特色,何必担心与别的栏目混同呢?
《时空连线》的这种变化,当然给我们的记者、策划、主持人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或者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出色完成深入的调查式采访,需要有许多经验和技巧。由于我们栏目主力记者群都非常年轻,不像美国《时事60分》有那么多白头发的老记者,所以这方面我们还有明显的差距。不过我们正在积累经验,结合最近的两个系列节目:《湖南嘉禾拆迁连续调查》、《沈阳野蛮拆迁连续报道》,我们有一些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
一是重大调查式采访,一定要抓住时机从最薄弱处入手,实施敲山震虎式的连续打击,步步深入,揭开黑幕,不要企图一步到位,穷尽所有真相。尤其面对头绪繁乱、背景复杂的事件,采访重重困难,比如大面积的非法拆迁活动,现场记者如果想等到把基本事实搞清楚之后再制作播出节目,几乎就是奢望。一方面你的调查采访活动在当地很难展开,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你无法快于对方的“说情”速度。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作出果断判断,必须先从已经核实清楚的个别事实入手,立即播出第一期节目,让对手方寸大乱,感到巨大的压力。重压之下,对方就不得不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让步,从而也为记者深入调查赢得了宝贵时间。由此一期节目接着一期节目播出,连续打击,步步紧逼,最后将整个黑幕彻底揭开。这种边播出边推进的方法屡试屡爽,而且使观众产生很高的收视期待。
二是面对重大调查式采访,一定要集中优势兵力作战,多路记者出击,不要因为成本代价而进行单兵作战,贻误战机。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成本意识。采访嘉禾非法拆迁,我们前方一共派出四名记者,后方还有两名记者做该节目的执行策划和编导,一共有六人投入节目。而采访沈阳野蛮拆迁事件时,前方五人,后方两人,一共投入七名记者。这样多路出击、前后配合,大大节约了节目的制作时间,赢得了宝贵的首次播出机会,从而打开了对事件进行连续报道的空间。否则,出师未捷身先死,赔了成本又折兵。虽然从成本上看,多路出击成本大幅提高,但由于反应快速、播出及时,首先在节目上先赢一步,然后步步跟进;同时多路记者采访重大事件,可以在时效上、体力上保证报道的连续性,这样从连续报道的成本来看,完全可以保持经费开支平衡,使经费效益达到最大化。
三是要学会跟不同媒体的互动互助,互相推进对事件的调查,互相分担可能出现的压力,东方不亮西方亮,不要为了追求独家新闻而忘记了做节目的目的。媒体互助包括与平面媒体、网络的及时互动,这对排除干扰、推进调查都会起到正面效果。以嘉禾事件的报道为例,当5月12日、13日连续两期节目播出之后,因为湖南方面进京“汇报情况”,原定的连续三天的报道不得不中断。最郁闷的是第二期节目只完成了首播,其余三次重播全都被取消了。更可气的是,取消重播的消息居然是说情者在头一天晚上公开对我流露出来的!这还不算,嘉禾的领导回到县里后竟然对当地群众大施淫威,威胁举报人。怎么办?我们沉默不仅意味着此前的报道将前功尽弃,当地群众的下场可能更惨。我决定不能沉默,所以就在停播的当天,我们迅速与网络、报纸进行互动,把尚未报道出来的非法拆迁事实通报出去,并请各媒体迅速找到尚未离开北京的嘉禾县委书记进行采访。这样一来,虽然我们停播了,嘉禾事件仍被众媒体迅速炒热,甚至连嘉禾领导进京说情都成了新闻。正是在众媒体的关注之下,国务院决定派调查组进驻嘉禾,这样《时空连线》记者就名正言顺地再赴嘉禾采访,接连又推出了两期节目,把嘉禾拆迁中的种种违法违规现象揭了个底朝天。事后,组里同事们模仿嘉禾的那句著名的标语:“谁影响嘉禾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编了一句新的:“谁让媒体郁闷一阵子,我们就让他郁闷一辈子”。如果没有众媒体互动,嘉禾拆迁事件很可能像所有被捂住的新闻一样最终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之外。我想,媒体的良性互动是应该很好利用的一种手段。
《时空连线》已经走过了两年半的路程,这是一个不断利用自身的形式特征,寻求内容突破、风格突破的过程。对于一个栏目来说,没有什么比内容和风格更重要的了。曾有国内一个传媒专家说过:一个电视新闻专题栏目通常的生命周期只有三年,第一年生长,第二年成熟,第三年消亡,三年以上的栏目全都是苟延残喘。我很怀疑这种极端的说法,为什么是三年而不是三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