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还是观点
------《泥人张》手记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07日 14:25
《天生剪纸狂》和《泥人张揭密》前前后后托了三个多月,终于完工了,惴惴不安,拿去审片。审完后,大家都说《天生剪纸狂》要比《泥人张揭秘》好,而且最后的评级也证明了这一点。《天生剪纸狂》是B加,而后者是B。
看到这个结果,尽管在意料之中,但是仍然感到怅然。这两部片子是《民俗》系列中的两部,制作时都没有按照《民俗》系列最初的策划的风格:先讲特点,再讲传承,把人的故事纳入到民俗的变迁之中。我采用了两个极端的方式,《天生剪纸狂》纯粹是人物故事的讲述,一个农村妇女奋斗历程的讲述。而《泥人张揭秘》是纯粹观点的交锋,针对两个观点――第一,“泥人张”自己做的大的雕塑作品到底还是不是泥人张?第二,“泥人张”的品牌究竟属于谁?――主持人和嘉宾展开了讨论。这样做这两集题目,除了选题本身的局限外,我原本打算做一个尝试,这种专访节目,究竟是适合谈观点,还是更适合谈故事。我原来的预设是,这种专访也许更适合谈观点,而用谈话讲故事总觉得很平淡,不像用画面讲故事那样随心所欲,自己控制的空间也比较大。现在看来,自己以前的想法太过于简单了。
毫无疑问,专访适合谈观点,但这个观点是怎么谈?谈什么样的观点?这都需要考虑的。首先,谈什么样的观点。《泥人张揭秘》为什么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原因很多,但我觉得很重要的一条是这个观点本身就不吸引人,和观众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所以,就没有兴趣再往下听了。在电视屏幕上两个人在那里聊一些和大家没有任何关系的观点,谁还愿意听呢?相反,像凤凰卫视中《时事开讲》等节目,它都是很多新闻事件,请独立评论员发表很新颖的观点,所以会吸引观众。其次,如何谈的问题。坐在那里空谈,没有事实的支撑,没有细节的处理,整个节目中,观点没有层层递进,没有任何的推进关系,只是围绕着一个点翻来覆去说一些重复的话,这自然不会太好。《泥人张揭秘》就犯了这样的毛病,让人感到没有谈出新鲜的东西,老在一个地方转圈,所以也就不会好看了。
我现在都认为,用专访的方式讲大段的故事,没有别的方式来补充,不是一个太好的叙述方式,试想,10多分钟,主持人一言不发,或者稍微说上几句过场话,整个画面就是一个大头在唠叨,无论多么精彩的故事,整个节目的节奏都只能是很慢很慢,但是,也许会举出很多反例来证明我的错误,比如现在很多栏目都在用这种方式,《讲述》、《艺术人生》等都用得很好,的确,他们用了专访得方式来讲大段故事,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他们想了很多办法,来让这个故事连续讲述时间缩短,其中加入情绪段落、叙述段落,铺垫段落,各种道具以及谈话噱头等,甚至各种片花,来克服大头叙述的缺点,加快故事的节奏和视觉冲击力。
事实上,现在看来没有一种方式来叙述一个故事或观点是一定适合的,无论画面、还是访谈都只是构成电视的元素,都有着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关键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他们内在的规律,更好地把它们结合起来,来寻找一种最适合我们主题表述地方式。
没有绝对地最好或绝对地不好,关键我们如何使用……(编导:池建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