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问]全球防控禽流感
央视国际 (2004年02月17日 11:15)
CCTV.com消息(高端访问):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2004年春天禽流感风暴席卷亚洲
病毒阴霾笼罩养殖业
潜在危险跨越物种界线
禽流感病毒攻击人类
国际社会联手合作 严密防范公共卫生危机
H5N1到底是什么病毒?
禽流感是否可防可控
高效处理应采取什么措施
关键时刻,水均益专访世界卫生组织专家
哈姆·基萨布林克:荷兰禽类疾病专家,曾多次参与、指导欧洲各国禽流感的处理工作,现为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处顾问,负责指导中国的禽流感的防治工作。
汉克·贝汉卫博士:荷兰医学专家,2002开始任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非典期间为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的主要负责人。
2004年2月1日300多名亲属为六岁的卡坦举行了葬礼,两个多星期前,这个泰国小男孩死于一次流感感染。据卡坦的父亲回忆,卡坦是在他的一个朋友家接触了一只死鸡后发病的。而当时他所在的国家正处在一场风暴的中心,泰国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行政区已经成为禽流感疫区。后经证实,卡坦正是因为感染了禽流感病毒而夭折。
这场流感风暴最初引起人们的注意始于去年,2003年12月5日,韩国中清北道的一个养鸡场的两万多只鸡突然病死,10天后,韩国科学家认定,造成鸡群死亡的病原体是H5N1型禽流感。这是一个令全球家禽饲养行业感到毛骨悚然的名称。
韩国政府认真迅速地填埋了疫情发生地的数万只家禽。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的迹象,一个月后,禽流感重新出现在韩国的其他地方。与此同时,亚洲的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相继爆发了禽流感。1月12日日本政府证实在山口县的一个养鸡场发生了禽流感疫情,泰国、越南、中国、美国也发现了禽流感,但至今为止,除了越南和泰国尚未在其他地区发现人类感染禽流感的病例。这场席卷亚洲的禽流感风蔓延地如此迅速,出乎意料。人们杀掉了数以百万记的家禽,希望能够阻止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哈姆·基萨布林克曾经多次参与禽流感爆发后的感染家禽的处理工作,对疫情控制中的关键环节有着丰富的经验.
水:您是扑杀染病禽类方面的专家,您能否告诉我们为什么在遇到禽流感这样的情况时,扑杀是如此的关键和有必要?正确进行扑杀的方法是什么?
专家:扑杀是控制病毒蔓延的基本方法之一,尽管农民们会因此损失掉他们饲养的家禽和家畜,但与其造成更大面积的死亡还不如通过杀死一定地区内有限的牲畜来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通过采取具体有序的扑杀措施,你就能够有效防止病毒在当地蔓延。
水:这种扑杀有时间限制吗:
专家:你必须在确定某农场有禽流感发生后的24小时内进行扑杀,扑杀的过程必须在安全的状况下进行,必须保护好当地的环境,密切关注进入过疫区的人群,防止人群或车辆进入疫区携带上病毒,扑杀行动开始后,最好不要让任何人随便进出。
水:两个小问题,一是为什么是24小时?
专家:之所以是24小时是因为你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控制病毒蔓延,如果你能在12小时内完成这些工作那更好,如果是10小时效果还会好些,所以就是你得在最短的时间内切断由动物传播的疾病的传染链。
水:明白了,还有一个问题,我注意到,您提到了扑杀过程的安全性,为什么它这么重要?您能具体谈谈吗?
专家:说到安全,很简单,你必须防止病毒传染到人身上,你得穿上防护服,带上面具,防止病毒进入你的鼻子,嘴里或者眼睛里,避免人群的拥挤,所以在进行扑杀的时候,人员越少越好。我们有一定的扑杀技术,所以没必要一大帮人都围在那里。所以安全性就是尽量防止人与病毒的接触而导致病毒传染到人的身上。在欧洲就曾经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摄影师在疫区内进行拍摄,由于他的方法不得当,被警察带到另外一个地方,因为他是不允许待在疫区内的。接着,他又去了离疫区20公里远的另一个农场,于是5天以后,那个农场爆发了禽流感。
水:我知道,您刚从江西回来,那里的东山县被确诊发生了禽流感,给我们讲讲您在那的经历,您在那看到了什么,对那有何印象?
专家:我们首先与中国的副总理进行了会晤,向他对我们在中国应履行的职责做了陈述,中国的地方政府积极配合,他们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我们去了江西省的疫区之后发现,连我们在进入疫区前也经过了严格的检查,疫区的情况比我们想象中好,疫区内的人员很少,更令人高兴的是,他们都能够在24小时内对疫情加以控制,当然他们也借鉴了欧洲的一些经验,我们与所有参与禽流感防治的人员进行了因地制宜的探讨,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简单地说,禽流感就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感冒,这种病毒通常只感染禽类,少数情况下也感染猪,马等哺乳类动物。这种病毒可以感染所有的禽类,而家禽则最易受到感染而产生疫情.这种禽类的疾病分为两种形式,温和的形式通常只表现出一些轻微的症状,例如产蛋量下降.而另外一种则被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它是一种危害养鸡业的烈性传染病,国际兽医局把它列为A类传染病,人类首次认识它是在1878年的意大利,它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极高,染病禽类的死亡率通常接近100%,染病家禽往往会在症状首次出现的同一天就死亡。
搅起眼前这场禽流感的罪魁祸首,正是被列为A级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H和N分别代表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蛋白质:血凝数和神经氨酸酶.它们是流感病毒发起攻击的先锋部队,它们生性狡猾,结构多变.经常令受到攻击的对象防不胜防.
记者:在1997年,中国香港发现有人感染了禽流感H5N1病毒,造成了6人死亡,原先只在禽类之间传播的禽流感第一次威胁到人类。香港特区政府对此采取了非常有效而及时的措施,宰杀了数百万的家禽。但是今年以及去年底在日本和韩国爆发的禽流感,人们采取了相同的措施,那就是捕杀家禽。但是还是有更多的国家爆发了禽流感,其中包括中国,越南,印尼,泰国,这说明什么?
专家:这说明我们所面临的病毒很容易蔓延,它可以通过许多方式进行传播,这就是为什么当某地有禽流感爆发,必须尽其所能保护当地的环境以及当地的人群,防止病毒在其他的地区蔓延。
记者:关于您个人的问题,面对着成千成万只家禽被宰杀,这对许多农户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损失了收入,有的甚至损失了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是你个人的经历,也许在他们面对这样的危机的时候,值得他们借鉴。因为我知道您的家族在荷兰从事了上百年的养殖业,
专家:我从事这样的职业是因为在遇到这样的危机的时候,能有一项应对的措施在手上,非常的重要。我们还在不断地开发新的设备、技术和战略来应对各种由动物引起的疾病的爆发。我的工作展开了多年,对荷兰政府很有帮助。当他们面对禽流感的同时,已经有人对此做出了充分的准备,起初我们设计一些仪器,能将动物杀死,而不让它们感到痛苦。而这些仪器经过发展,成为了我们进行宰杀受感染的禽类的方法。
记者:去年荷兰爆发禽流感的时候,你们宰杀了多少只鸡?
专家:我们扑杀了1400万只鸡,在比利时我们扑杀了1500万只鸡。在4个月内,我们在欧洲总共扑杀了5500万只鸡。
记者:您是这次行动背后的总工程师。
专家:我是其中的一员。
记者:所以扑杀是对抗禽流感蔓延的有效方式,那您是否认为这个方法是防疫禽流感的最后一道防线?
专家:不,它是第一道防线,它即时即地地切断了传染链,这对疫区里的农户来说,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防止病毒的蔓延到邻近的地区,而要做到这点扑杀是最好的方法。
2004年1月14日,出现了更加令人担忧的情况,当天越南卫生部官员表示,越南卫生部的化验结果显示,越南发生的禽流感与当地居民所患的流感病毒相同,均为H5N1病毒。这是越南首次承认有病人与病禽所携带的病毒是相同的。
禽流感病毒出现在人类体中
病毒究竟如何跨越物种界线
病毒重组可能引发新型流感
危险的转移是否会产生危险的重组
1997年8月,香港的一名三岁男童因流感而死亡,科学家从他身上分离出的病毒样本令人感到震惊。原因是男童身上的这种名为H5N1的流感病毒应该只存在于禽类体中,在此之前,人类从未有确实的证据表明禽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感染人类。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香港又有五人死于禽流感。为了避免疫情的进一步扩大,香港政府宰杀了全港上百万只家禽.
2003年2月荷兰爆发了大规模的H7N7型禽流感,数千万只家禽被宰杀,有一名兽医因感染禽流感病毒死亡,负责处理病禽的80多名工人也被感染.此外,致病性较低的H9N2型禽流感还分别在1999年和2003年末在香港感染了3名儿童. 而在这次的禽流感风暴中,H5N1型禽流感病毒又再次故伎重演,跨越了物种的界线,向人类发起了攻击。在这次的禽流感爆发中,越南和泰国共有23人感染禽流感,其中18人已经死亡,令人庆幸的是到目前为止,这种病毒对人的感染率还非常的低。
记者:我注意到这次世界卫生组织出的报告里把禽流感的爆发形容成”史无前例”的,但是与SARS爆发时不同,世界卫生组织并没有对游客提高旅行警告的级别,这是否表明现在的情况仍然在控制之内,并没有什么值得恐惧的。
贝汉卫:有一点需要认识清楚,就是禽流感是一种在禽类之间传染的疾病,它对人类健康有潜在的威胁,我们知道它可以感染人类,但是从禽类到人类的传染过程的效率是非常低的,所以这表明并不需要我们对游客提高旅行警告的级别。
记者:也许你能对中国观众提一些建议,因为现在有很多人现在都有这样的忧虑,说最好不要吃鸡,或者吃鸡蛋了,很多饭店也从他们的菜单上把鸡划掉了。你觉得这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吗?
贝汉卫: 如果我们能确定这个鸡本身非常健康,能通过我们对它的健康监测,那么对食用鸡肉,不应该怀有任何的恐惧,也包括禽类的副产品。现在我们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也在给中国政府提供有效的帮助,来确保禽类的安全。我认为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快地在禽类之间消灭这种病毒赖以滋生的温床,使得现在本来就很小的几率变得更加微小。现阶段根本不需要恐慌。在罗马最近也开了一个会,主要讨论两个议题,一个是大量捕杀,另一个就是消毒,消灭H5N1病毒滋生的温床。
从感染禽流感的案例,不难看出病毒从禽类感染给人的途径。大部分的被感染者均是与染病家禽有过密切的接触,有的甚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亲手屠宰过病鸡。从1997年香港感染个案,到此次禽流感感染情况,尚无人类因进食煮熟的禽类产品而染病的。现在禽流感仍然在影响着泰国人的日常生活,2004年,2月7日,泰国总理他信走上街头为市民亲手烹饪鸡肉食物,他自己也同家人一起品尝了这些食物。他信表示,希望此举能消除民众对禽流感的恐惧心态,并期望泰国国民以及国际社会能对泰国的家禽养殖业保持信心。其他一些遭遇疫情的国家也都相继出台了一些旨在保护本国养殖业的措施。
贝汉卫:我们同样关注的是禽流感对很多农场也造成了影响,农民失掉了很多家禽。我们也鼓励当地的政府建立适当的补偿机制,来确保农民的利益不会因此而受到损害。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他们的家禽了,而家禽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的总理对补偿措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说法,同时也有很高的透明度,所以农民知道他们最终会得到多大的补偿,中国迈出了非常好的一步。现在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怎样做好家禽的后蓄工作,也就是确保以后养鸡会有一个非常健康的环境,同时有一个监测机制来监测鸡只的健康情况。这些步骤现在都在酝酿中。我们作为一个国际组织,希望也能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
记者:说到这种H5N1病毒,它被形容为一种高致病性的病毒,那么人类对它的焦虑来自什么地方呢?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这个病毒呢,还是因为它的传播速度实在太快了?
贝汉卫:我认为对于人类来说,有很多可以感染人类的病毒,我们已经多少对此习以为常了。像H1、H2、H3,这些都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病毒,可能以后我们也会得小感冒什么的,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能我们明年还会得,因为病毒会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异。但是H5,这种对人类来说非常新的病毒,所以说当人类感染的时候,我们处理起来会觉得非常困难。即使对禽流感来说,这也是一种全新的病毒。那也就是为什么当禽类感染禽流感的时候,90%的禽类也会因此而致命。
1997年,香港的科研人员在一位医护人员身上发现了禽流感病毒H5N1的抗体,而他本人从未接触过鸡只。但他曾经照料过香港首例感染禽流感的男童。这是对这名男童周围人群的调查,在接受调查的492人中,只有9人有抗体,这似乎表明这种病毒存在人际间传染的可能,但并没有确实的根据。今年1月,同样的病毒又把同样的担忧带给了人们,越南的一对姐妹因感染禽流感身亡,而他们生前曾经照顾过同样患病的兄长。人们怀疑他们之间有相互传染的可能。
记者:在我采访之前,我对此做了一些调研工作,对我来说,在理论上仍然存在这样的威胁,这种病毒仍然可以造成人际之间的传播,如果两种病毒互相交换基因,那么禽流感病毒就可能携带人体基因。那么现阶段世界卫生组织对此的担心有多大?
贝汉卫:我们现在对此还不确定,只知道有这种可能,但是几率非常小. 但是我们确实知道病毒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而世界卫生组织也在组织所有的成员国,来进行非常密切的共同监测。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身边的病毒越少越好,因为病毒是非常不稳定的,它总是在发生变异,这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这个过程是需要监测的。所以说当我们知道某地有病毒爆发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消灭这种病毒所依赖的温床。
变异可以算得上是流感病毒最大的特点了,这也正是长久以来人类无法根治这种疾病的原因所在。(新闻背景)2003冬季至今,流感在全球多个地区爆发,美国更成为重灾区, 疫潮攻陷全国50个洲,半数洲分疫情严重.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预料,这次流感疫潮将导致全美六万五千人死亡. 此外芬兰,法国,挪威等国也相继爆发流感. 据统计,流感的发病率为10%至30%,全世界每年至少有6亿人患流感.流感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流感病毒广泛的存在于禽类,哺乳类的动物体中,同时,流感病毒自身的结构极其不稳定,极易发生重组和变异.从而在人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攻击人类.甚至造成大范围的爆发.现在流感已经成为人类的传染性疾病中最为凶猛的敌人之一,而追溯人类历史中的数次流感大爆发,人们都能在其中发现禽类的踪迹.
图片: 数次人类流感大爆发中:动物的参与.
病毒变化莫测
国际社会启动全球监测
疫病蔓延不分国界
各国联手避免危机
目前人类尚无法完全掌握流感病毒的变异规律,而这种病毒是不分国界的。这就使得建立一个全球性的流感检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1918年,人类曾遭遇过一次名“西班牙”的流感大爆发,造成了全球至少2千万人死亡。在后来的将近100年时间里,人类医学获得了巨大的进步。1940年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全球流感监测网络。规划来年的流感疫苗现在已经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常规工作。每年的2月和9月,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都会通过设在全球多个国家的实验室送交的报告,根据当前流感的形势预测下一个流感高发季节所流形病毒类型,在接下来的6个月时间内制造数以万计的流感疫苗。
记者:就像你刚才讲的那样,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拥有一个全球预警系统,来对抗像禽流感这样的病毒,能不能告诉我们你们的一些进展?以及一些全球性的合作。世界卫生组织在这次对抗禽流感的战役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关键性的角色。
贝汉卫:现在各个实验室正在去努力地确认这种病毒的性状,监测它的变化,中国也研究了很久。同样的,在研究疫苗的工作也在进行。疾病已经成了我们每年都要面对的东西,我们每年都试图从人们所感染的流感中分离病毒,这次也是一样的。我们今年发现了H5N1是一种能对人类健康进行威胁的病毒,但是我还要再次强调的是这个过程的效率非常低,人类感染的病例非常少,它只是在禽类中大量传播。
记者:除了您刚才提到的大量捕杀和消毒这两种防空措施以外,我们对这个病毒的最后防线是什么?
贝汉卫:我们最后的防线就是开发有效的疫苗,我们已经开始了研发疫苗的过程,我们至少要花上几个月的工夫,来找到病原体。我们预期最快的病原体也是在将来的4到6个月中才能被找到,在此之后,我们就能进行大量的生产。最重要的是在研发过程中,我们要对我们所对付的病毒非常非常清楚,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病毒。国家之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共享有关这种病毒的资料,这样的话才能确保研发出有效的疫苗,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而世界卫生组织也在和其他的药厂在一起研发这种疫苗,确保最后能形成大规模的生产。
记者:就我现在所掌握的资料看,你现在已经开始研究制造有效疫苗了。
贝汉卫:是这样的,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要做的一个课题,这并不表明它会立刻被生产出来,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也在发展一种非常有效的防御措施,就像你刚才说的那样,我们也在做各方面可能的努力。在这个阶段我们想强调的仍然是公共健康隐患依然存在,但是现阶段这个隐患是有限的。我们也对现阶段各个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感到非常欣慰,他们在尽一切努力来把这个隐患缩小到最小范围。
记者:那么说现阶段我们并没有任何有效的疫苗了?
贝汉卫:没有。在现阶段来看,病毒确实在发生变异,我们已经研究出了对禽类行之有效的疫苗,用于制造这个疫苗的病原体同现阶段的禽流感H5N1病毒非常相似,我们把它称为H5N2,这能给禽类带来一些保护。对于人类来说,我们没有研制出任何有效的疫苗,这也是我们现在正在努力的方向。
美国特拉华州的卫生官员10日宣布,即6日该州的一农场发现了禽流感后,又有一家农场发现疫情。病毒类型为H7N2,与正在亚洲流行的H5N1不同的是他基本对人无害。随着禽流感的蔓延,世界各国纷纷表示希望继续在疫情控制方面加强国际合作、信息交流和监控措施。国际社会在相互合作的气氛使得禽流感防治的一个新阶段,与此同时,各国科学家不断加强对禽流感病毒的研究工作,并在近期取得了一些新进展。越南媒体10日报道说,越南科学家于5日和10日相继成功破译了H5N1型禽流感病毒中H5型和N1型的病毒基因序列,为生产和使用禽流感疫苗提供了有力帮助。英国科学家正借助基因技术,将人类流感病毒基因与禽流感病毒基因相结合研制禽流感疫苗。
记者: 大部分的中国观众都是通过电视来了解您的,那也就是去年SARS大爆发的时候,而当时您刚好被任命为世界卫生组织驻华总代表,您当时频繁地在媒体上露相,中国观众对您很熟悉,以及您和中国政府一起所做的努力,同SARS打了一场很艰苦的战役,现在我们发现您又同一种新的病毒进行战斗,那就是禽流感。我想问您的是,在这两个事件之间,您个人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贝汉卫:我觉得有件事情是非常肯定的,首先SARS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中国政府也表态说我们要一起对抗SARS,而且他们做到了。我能为自己作为抗争的一员,感到非常荣幸,也为最后能最终战胜SARS的威胁感到高兴,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经历。现在我们又遇到了禽流感这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它在亚洲地区迅速蔓延,同时也波及了中国的广大地区。尽管禽流感在中国很多地区爆发,但是我们还是能看出中国政府所做出的承诺。不仅是承诺,我们也能看出他们也采取了非常果断的举措,只要当地出现疫情,整个地区都会动员起来,采取非常果断的措施。所以虽然这次我们知道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挑战,但是只要中国下决心去抗争,她最终一定会胜利。
记者:相信你上次来中国的时候,并没有完全适应中国的环境去迎接SARS的爆发。面对这次的情况, 你是否准备好了呢?你之前认识到你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可能会再次面临这种疾病大爆发的挑战吗?
贝汉卫:当新的疾病袭来的时候,你是很难做出预测的,我认为你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有充分的准备。经过了去年以后,SARS的爆发,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总会有疾病袭来,而政府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去迎接挑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中国政府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对传染性疾病采取了更多的防卫措施。当然这次的情况又有所不同,我们现在谈论的是一种在禽类中广泛传染的疾病,同时它也对公共健康造成了威胁。虽然它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有限,但是从健康的角度出发,我们都比上次要更加从容。这并不是说这次的挑战更加容易,我还是认为这次的禽流感是来势汹汹的,但是这一次全球有了更充分的准备,因为人们理解了像一次的疾病每年都有,这需要一个共同的应对措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而是全球所有国家都要团结起来。我们从SARS的例子很清楚地认识到,当一种疾病在一个国家内爆发时,它也会对另外一个国家造成威胁。我们感到非常高兴的是,在最近的几个星期,我们在亚洲地区举行一系列的会议,而所有这些国家的领导人都是来参加了会议,他们表示我们现在有了问题,禽流感在亚洲地区爆发,我们必须共同努力。这是非常令人欢欣鼓舞的。
责编: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