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新党主席郁慕明访问大陆 > 正文

新党访问团拜祭黄花岗烈士陵园 广州老妇献山歌

央视国际 (2005年07月07日 13:31)

  中新网广州7月7日电(记者赵海燕)台湾“新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陆访问团”七日上午拜谒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在这里,除了寻觅和缅怀中华民族的浩然之气,新党大陆访问团还得到了广州市民的掌声和歌声。

  上午不到九时半,新党大陆访问团一行就驱车从东方宾馆前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郁慕明一下车,就被聚集在陵园大门外的广州市民注意到,人群很快聚拢到警戒线两旁,爆发出掌声和“欢迎、欢迎”的呼声。郁慕明频频拱手作揖,向广州市民问候。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位于广州市先烈中路,始建于一九一二年,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孙中山先生手书的“浩气长存”四字镌刻于墓坊。如今,这里不仅是辛亥革命广州起义的纪念地,也已经成为广州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来者络绎不绝,今天也是如此。

  虽然广东警方为郁慕明一行的到来特意拉起了警戒线,但早起的广州人仍按照以往的习惯在陵墓周围的小树林中晨练,有些人还伴随着《万水千山总是情》的乐曲翩翩起舞。负责打扫卫生的杨小姐一直不停地清扫着地上的落叶,她说今天因为有特殊活动警方对部分通道进行管制,让她的清扫工作比平时容易,“平时我每天早晨五点多中开始工作的时候,人就很多了,我的扫帚都没法落地。”

  七十五岁的朱明成老先生专心地坐在墓道旁的石阶上,他从报纸上看到新党大陆访问团要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祭奠,就一早从广州的家中赶到这里等候。祖籍河南的朱老先生一九四三年在苏北参加抗战,后转战东北,一九四九年南下解放广州,从此就留在广州生活。朱老先生至今仍称自己是抗战老兵,他记得今天是“七七事变”纪念日,赞扬新党在抗战六十周年纪念日赴大陆拜谒抗战史迹,表明了新党的爱国精神,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九点四十分,一队特殊的拜祭者来到这里。新党大陆访问团成员下车后在陵园门口列队整齐,在郁慕明率领下沿着三百多米长的宽敞墓道一直走到岗顶的七十二烈士墓,肃立在“七十二烈士之墓”石碑前。墓后是纪功坊,上半部是以七十二块矩形石块叠砌成金字塔形坊顶,顶上矗立着高举火炬的自由神像,坊额是章太炎所体篆文,坊后立有描述武装起义经过的石碑。

  郁慕明代表访问团向陵墓敬献了花圈,全体访问团成员向烈士墓三鞠躬,默哀一分钟。随后,郁慕明率访问团环绕陵墓一周,来到孙中山亲手种植的一株马尾松前,为松树浇水培土。这株马尾松是一九一二年首次大祭七十二烈士时种下的。

  站在松树前,郁慕明说,新党七月七日来到这里,就是来寻找浩然之气,“碧血黄花,浩气长存”。这里埋葬的年轻人,平均年龄二十九岁,为了国家民族的发展,能够牺牲年轻的生命,就是希望中华民族发扬光大。我们希望现在的人们能够继续当年年轻人的浩然之气,两岸同心同德,全球中国人大团结。

  广州的闷热天气让西装革履的访问团成员在近三十分钟的拜祭活动中汗流浃背。郁慕明没有去擦脸上流淌的汗水,他说:流汗不足矣,过去年轻人流血带来了民族的兴旺,我们今天的人应该深思,进而带来团结的局面。

  拜祭结束后,郁慕明一行沿墓道两旁的通道离开。这时,年逾古稀的温老太太对着走过来的郁慕明唱起了客家山歌。家住广州的温老太太也有亲戚在台湾,这首客家山歌是她特意为新党大陆访问团而写的,表达自己的激动和感念之情。

  从陵墓到大门口,仍旧是三百多米的距离,郁慕明走走停停,他和访问团成员被热情的广州市民包围着。有的市民在议论:三十人太少了,应该有更多的台湾同胞到大陆看看。

  拜谒活动结束后,郁慕明一行前往鸣泉居,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张广宁在此会见并宴请了代表团一行。

  今天下午,新党大陆访问团结束在广州的活动,乘飞机前往南京继续“民族之旅”。

责编:王丽华 来源:中新网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