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党发展及其原因
央视国际 (2005年07月06日 16:13)
在第三届“立委”、“国代”和第九任“总统”选举中新党势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立委”席位由原来的7席猛增至21席, 首次参选“国大代表”当选46席, 并且在“总统”选举中与“林郝配”合作相当活跃。成为岛内第三大党。
研究台湾政党的资深专家曾在 《台湾周刊》 中撰文指出,新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党的组织不断扩展。 新党成立时, 由于力量薄弱,只建立了人员高度重叠的“全国竞选与发展委员会”和“立法院委员会”两个“中央级”的组织。 通过选举, 新党的势力不断壮大,逐步在四个全台性组织的基础上建立起“三权分立”式的中央组织架构,即“全选会”,负责行政和组织发展;“立法院委员会”和“国民大会委员会”,负责制定、推动政策;“廉政勤政委员会”,负责监督该党日益庞大的公职人员的操守及勤惰。新党还建立了高雄市竞选及发展委员会、 台北市议会党团、 台湾省议会党团等3个“省级”组织,台北县、台中市、桃园县等县市设立竞选与发展委员会(即县党部)和100多支义工队伍, 并在美国建立起10多个“新党之友”和新党后援会。由于采取不缴党费这一发展党的模式,党员人数迅速增加。
(2) 党的群众基础逐步扩大。“外省党”形象是新党成立以来挥之不去的阴影,严重地制约了新党的发展。经过几次重大选举后,新党的“外省党”阴影逐渐淡化。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该党推出的各类公职候选人中本省籍居多,仅在当选的第三届21位“立委”中,本省籍达15人,占绝对多数。二是新党支持群中本省籍所占比例有所扩大。省市长选举时,投票支持新党省市长候选人的本省籍选民与外省籍选民之比是50.5%:49.5%。而在三届“立委”选举时,新党的支持群中,本省人占62.8%,外省人仅占37.2%。民进党的张俊宏也不得不承认,新党逐步转型,已经不再是外省党。新党成立时,其主要成员集中在台北地区,“台北党”的符咒困扰着新党。经过第三届“立委”选举,新党除在台北县、市、桃园县拥有地盘外,并顺利进入台中市、高雄市等中南部地区。 “总统”和第三届“国代”选举后, 新党又在基隆、新竹县市、苗粟县及花劳等地区建立起新的滩头堡,并首次攻克金门、马祖外岛。这样,新党不仅巩固了大台北地区的阵地,并成功地跨越浊水溪,在基础薄弱的中南部地区开辟根据地。
(3) 第三大党的地位已经确立。由于政、经、社会资源相当缺乏,新党成立时曾被视为“泡沫政党”。但新党在1994年底的省市长选举中获得7.7%选票,并成功地使台北市议会出现“三党不过半”的局面,使国民党首次失去了对台北市议会的主导权。在第三届“立委”选举中,新党又取得惊人的成绩,获12.95%的选票, 取得21席, 比刚成立时的7席增加了2倍。在初次参选的第三届“国民大会”选举中,新党又夺得了46席, 获13.67%的选票, 新党支持的“林郝配”也获得14.9%的选票。 经由一系列选举,新党展现出近140万选票的实力,在岛内确立起第三大党的地位。
新党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关专家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个人素质。新党形象清廉,核心成员个人素质良好,问政能力强。赵少康、王建煊、郁慕明等学历高,操守和品德为部分民众所肯定。新党成立后,他们又采取一系列措施突出其反金权的形象,如:新党定位为“小老百姓的代言人”,明确提出“反金权”、“反贪污”、“反特权”的主张;要求公职人员辞去财团兼职,与财团划清界线;规定党籍公职候选人高学历、形象好等。新党成立以来,该党人员鲜少涉及政治、经济丑闻。新党“立委”在“立法院”内的问政能力也名列前茅。反金权的清廉形象和高水准的问政能力,赢得了不少中产阶级、青年、妇女的选票。
(2) 大陆因素。 祖国大陆反对分裂、 反“台独”斗争,客观上有利于新党的发展。我“批李批独”强大舆论攻势揭露了“台独”分裂祖国的本质及其危害,军事学习更沉重地打击了“台独”和“独台”分子的嚣张气焰,使原受国民党欺骗和民进党影响的相当一部分选民逐步认识“台独”的危害,并将选票投向新党,这客观上支持了新党在岛内的政治活动,提高了新党的得票率。
(3) 反独主张。新党反对“台独”、发展两岸关系的主张,顺应了岛内维持安定的民心。李登辉与民进党沆瀣一气,大肆进行“台独”活动,直接导致两岸关系高度紧张,岛内股市下跌,民心浮动,局势不稳。新党坚持“反台独”的立场,揭露李登辉的“独台”阴谋,明确指出“台独”是两岸关系紧张、台湾社会不稳的根源,要求台当局“外交休兵”,优先发展两岸关系,积极与大陆“三通”。新党反对“台独”、发展两岸关系的主张符合民众反对“台独”、维持政局稳定的心态,争取到不少中间选票。
(4) “外省籍”的支持。以国民党内非主流派为核心的外省人的大力支持,奠定了新党发展的基础。非主流派与新党在“反李反独”议题上有高度的一致性,他们视新党为“正统的国民党”及“孙中山嫡系”,是与主流派进行斗争的盟军,故而积极支持新党。在第三届“立委”、“国代”及“总统”选举中,非主流派组成的“林郝配”与新党互为依托,不遗余力地替新党辅选。在非主流派的影响下,不少处在李登辉“本土化”压力下的外省籍军公教以及眷村荣民也视新党为其基本利益的代表和精神支柱,支持新党。占岛内居民总数约15%的外省人则成为新党的基本支持力量。
(5) 策略得当。新党积极拓展本省籍票源的策略发挥了较大作用。为淡化“外省党”形象,新党相继采取了一些争取本省人、扩大社会基础的措施:大力启用本省籍人士。在公职候选人提名时,将本省知名学者列为优先提名对象,而在象征族群政策的不分区候选人提名中尽量照顾到四大族群, 以示对各族群的尊重; 推行淡化意识形态、“台湾优先”、“维持现状”的政策和作为。 与民进党进行 “大和解”会谈, 以压低其“外省党”的形象; 主要负责人王建煊、赵少康等多次表示,台湾最重要的是“自保”,“维持现状”,不要搞“独立”,也不急于统一。不少本省籍民众逐渐改变了新党是“外省党”的成见,在选举时投票支持新党。此外,新党还在竞选时提出“三党不过半,国泰又民安”等口号,组织各种易为老百姓接受、又能突出自身形象的活动。在选举投票时,为避免选票过于集中某些“明星级”人物,采取“强制配票”等措施。这些策略的灵活运用,起到了开拓票源、扶持新人、争取更多席次的作用。
新党成立初期的发展壮大,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确实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是:
(1) 压缩了国民党拓展选票的空间,削弱了国民党的执政优势。新党与国民党票源重叠较大,其在外省族群,尤其是在军公教阶层中势力的扩张,已经使国民党在眷村的铁票发生动摇。不少外省人,尤其是外省人第二代纷纷支持新党。新党席次的增加,也相应地减少了国民党的席次,极大地削弱了国民党在岛内的执政优势,使国民党在岛内政党角逐的主要场所“立法院”面临实质不过半的危机。
(2) 遏制了民进党的上升势头。新党实力的增加,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民进党的发展势头。出于淡化“台独” 形象和执政的考虑, 民进党还被迫与日益强大的新党“大和解”,这又使民进党内“务实台独派”与“基本教义派”矛盾加剧,整体实力有所削弱。
(3) 奠定了其在岛内政局中的“关键性少数”地位,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民进党表示不与国民党组织“联合内阁”的情况下,新党仍有可能继续通过“大和解”的策略,扮演“关键性少数”的角色。不过,由于新党组织薄弱, 资源有限, 还难以完全摆脱“外省党”的局限,因而短期内不可能取得单独执政能力。
(4)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发展。新党是岛内遏制“台独”、“独台”势力膨胀、影响台当局大陆政策走向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在其缓和、发展两岸关系,反对“台独”的主张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民众支持的情况下,为了在岛内激烈竞争的政党政治环境中扩大空间,国民党、民进党都不得不调整其大陆政策,以适应岛内普遍希望缓和、发展两岸关系的“民意”。目前,国民党主流派虽然不想放弃“务实外交” 和分裂祖国的政策, 但又不得不一再作出缓和、发展两岸关系的姿态。民进党务实派深刻地意识到“台独”是其发展瓶颈和“票房毒药”, 要求检讨、 调整“台独”主张、重新评估大陆政策,新生代也强烈抨击“台独法西斯主义”、“台独唯心论”。这种局面,客观上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发展。
责编:王丽华 来源:中国台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