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 | 搜视 | 电影 | 电视剧 | 直播 | 点播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房产 | 家居 | 论坛 | 访谈 | 博客 | 星播客 | 网尚文摘
专题首页 > 正文

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光芒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28日 11:04

  在新世纪,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一)

  什么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所培育起来的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中心内容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的一种精神风貌、思想品格、道德情操和优良作风,也是中国无产阶级所特有的精神文明。延安精神的内在本质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和道德,其思想基础是实事求是,其最鲜明的特征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始终贯穿于其中。毛泽东1942年在陕甘宁边区高干会上指出,延安县同志的精神完全是布尔什维克的精神。在1937年11月27日毛泽东写给其表兄文运昌的信中,鲜明概括地反映出延安的革命精神。信中指出:“惟有合群奋斗,驱除日本帝国主义,才有生路。”我们这里“上自总司令下至伙夫,待遇相同,因为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无薪水。”(《毛泽东书信选集》,114页)从中可以看出,延安精神,是胸怀祖国,心想革命大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精神,是廉洁奉公,不为个人、家庭、亲友或狭隘集团谋私利的精神;延安精神,是与人民群众甘苦与共、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毛泽东在1949年10月26日给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的电函中殷切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由此可见,延安精神最突出的就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吃的是小米,住的是窑洞,穿的是粗布,物质生活可谓菲薄。然而,有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不少还是富家子弟,从豪华的大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地,冒着生命危险,冲破层层封锁线,投奔延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延安有真理,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有坚强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信念,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之,延安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所特有的精神文明。

  

(二)

  延安精神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继续、发扬和升华,是特定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下的产物。延安精神形成于20世纪的40年代,这时正处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把中国人民推向战争的深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是罄竹难书的。特别是1941—1942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由于日伪的“扫荡”和蒋介石的包围封锁,加之华北各地连年发生自然灾害而进入了极端困难的时期。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敌后抗战,党中央先后提出著名的“十大政策”,其中发展生产和整风运动是两个中心环节,是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当时,解放区所面临的严重物质困难正如毛泽东叙述的那样:“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毛泽东选集》,第3卷,892页)为了克服严重的物质困难,坚持抗战,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都带头参加大生产运动,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经过不到三年的奋战,把荆棘丛生、野狼成群的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江南”。陕甘宁边区机关和学校的经费基本都做到自给,出现了“丰衣足食”的景象。敌后各解放区军民在战斗频繁的环境里,仍然坚持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克服困难,为敌后军民战胜严重困难、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密切了党政军民关系,锻炼和培养了干部,形成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中心内容的延安精神。

  在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同时,为了提高全党同志马列主义水平,加强全党的团结,更好地领导人民战胜困难,争取抗战胜利,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反对主观主义是中心内容。主观主义的根本特征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主观同客观相分离,它是党内反复出现的“左”倾和右倾错误的思想基础。整顿“三风”,就是要在全党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作风。整风运动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它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进一步掌握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向,使全党在马列主义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团结,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从而也构成了延安精神的思想基础。由此可见,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成果,是中国无产阶级所特有的精神文明。

  

(三)

  延安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起过伟大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保证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今天发扬延安精神,并不是要回到延安时代去,而是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新的历史任务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新的含义。

  1980年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解放初期的精神,以及六十年代初期克服困难的精神。”(《邓小平文选》,第2卷,369页)“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从延安到新中国,除了靠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外,不是靠这些宝贵的革命精神吸引了全国人民和国外友好人士吗?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同上书,367页)“我们还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同上书,368页)。江泽民同志1989年9月在延安视察时明确指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没有过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要发扬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离不开延安精神。否则,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很难建成的。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央多次提出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特别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要决议,并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要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已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并取得明显进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延安精神在以下几个方面,其现实作用非常突出。

  ——以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作为灵魂的延安精神,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进一步坚定全党和全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延安精神的实质。“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延安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人民中起到了巨大的凝聚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的干部仍然要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和鲜明特征的延安精神,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动力,继续发扬这种艰苦创业精神,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它对于我们加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倡导敬业创业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可以直接成为我们进行发扬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反对奢侈浪费教育的内容。

  ——廉洁奉公作为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对于我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毛泽东曾高度赞誉延安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延安时期,清正廉明,在思想教育、民主监督、制度建设等方面,都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今天借鉴。

  ——作为培养造就了成千上万革命英雄的延安精神,对新时期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延安时期是出真理、出政策、出人才、出干部、出经验的重要时期。大批干部在延安学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成为治党、治国、治军的英才,他们从延安出发,把真理和革命精神带到全国各地,生根、开花、结果,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延安时期党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有一整套成功的经验,这对于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人才和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具有重要的作用。

  ——崇尚科技和教育,尊重知识和人才也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继续发扬这一精神,对于推进科教兴国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我国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经济相对落后,应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只有人才和科技发展,把科学技术真正当作第一生产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博大精深,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源泉,我们要用延安精神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让延安精神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放射出新的光芒。(张学尚 作者单位:中共延安市委理论讲师团)

(编辑:继松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