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网友原创] 中秋,“不遗”重“申遗”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9月11日 14:00 来源:CCTV.com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中秋将至,中秋的话题也应景而热。而今,中秋就有望进“世遗”成了国人热点话题。报载:由中国新闻网等单位9月8日宣布,将于今年中秋前正式启动申报世遗程序。至今,网签名赞成中秋申遗的网民人数已达73万人,而“中秋申遗”将由国家文化部直接进行。“中秋申遗”既回应了不久前媒体关于“端午申遗”被别国争拔头筹的话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人尊重民族文化珍惜中华文明的热情,实属好事一桩。

  笔者认为,“中秋申遗”涉及保护国家民族文化遗产固然需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中秋不遗”似乎更重过“中秋申遗”。

  “中秋不遗”,就是指对中秋节的含义不能遗忘。何谓中秋节?1999年出版的《辞海》云:中秋节,俗称“团圆节”。主要成为人们团聚和娱乐的节日。或因如此,中秋节就有人月共圆的希祈。世代以来,人们都希祈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个月亮最圆的时刻合家团聚,亲人团圆,共邀明月。因此,“人圆”是庆中秋的关键词,也是人们矢志不移努力的方向。

  谓之“中秋不遗”,就是要记住“月有阴晴圆缺”。而今,即使历经27年的改革开放,总体而言人民生活已有显著改善。但是,贫困人口仍然不少。前不久,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在7月5日全国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上说出一组数字:中国农村目前还有绝对贫困人口2610万人,低收入人口4977万人。(见中新社2005年7月5日电)

  数字表明: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610万人占农村人口比重为2.8%,低收入人口4977万人占农村人口比重的5.3%。这合共7587万人口已占农村总人口8.1%。(见《北京青年报》2005年4月22日)就是说,时下100个农村人口中,已有8个多一点处于贫困或相对贫困状态。这就是中国农村时下的状况。在西北某些地方,农村贫困状况可能会更明显一些,人们对此感觉会强烈一些。这部分人,恐怕会时时有压抑感,在中秋之时,也会感到“不圆”感。

  其实,在没有列入贫困范围的人们当中,也由于企业转制、生病或天灾人祸等原因,陷于困境,极需当地官员伸出温暖之手,补自己“残缺”的问题,这也是锦上添花比不过雪中送炭的道理。此外,近年不少百姓对中秋的批评日渐增多。近来,“天价月饼”就成了紧揪政府和百姓心窝的话题。笔者近日点击互联网站关于“天价月饼”的网贴竟达32170条,网民关心“天价月饼”可见一斑。9月1日,深圳市四个政府部门罕有地召开销售“天价月饼告诫会”,宣布对销售“天价月饼”的商家处以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人们还看到,最近国家发改委专门发出红头文件郑重其事要求给过度包装的月饼“瘦身”,对“天价月饼”叫停。“天价月饼”的出现,除一些无良商家的商业炒作外,也在一定程度上照出社会的弊端。在“天价月饼”冒出的背后,其实也折射出一些官员、一些人们对中秋本意的“遗忘”。

  因此,“中秋不遗”已十分明显地摆在人们面前。解决“中秋不遗”,促进万民同乐是人民的希祈,也是社会和谐的需要,更是官员的责无旁贷。“中秋不遗”,就要地方官员“每逢佳节倍思亲”,为困难户过节排忧解难,为老百姓办实事好事;“中秋不遗”,还要求各地官员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解决群众就医难、读书难、就业难问题当成自己的要务,并努力出成效,让群众设身处地感到“月圆”,感到开心、满意。

  记得,全国模范信访局长有一件感人肺腑的事。一天,泰州市政府门口跌跌撞撞走来了一位面色枯黄的老人,他跪倒在地上,身上到处都沾满了呕吐物,散发着一股股难闻的酸臭味。他叫孙玉宝,是里下河贫困村的一个孤寡老人。前不久,他身患胰腺癌,无钱做手术,绝望中来到这里,只求死后政府能为他买一身寿衣。 张云泉望着老人哀伤的眼睛,喉头发哽,一把将老人从地上抱起来,一直走进信访局的接待室。他用湿毛巾为老人擦干净脸和身上的污秽,又端来一杯热茶,送到老人的嘴边,看着他一口一口地喝下去。随后,他叫来一辆三轮车,把老人揽在怀里,坐上车,送进了医院,接着他四处奔走,为老人筹集医疗费。 终于要手术了,老人红着眼圈对前来看望的张云泉说:“医生要求直系亲属签字,我没成家,无儿无女,咋办”?张云泉握着老人的手轻轻地说:“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儿子,我就是你的儿子。这个字我来签”!老人泪如雨下。 手术做了5个小时,张云泉在手术室外等候了5个小时。随后的日子里,他和同事们每天给老人送去可口的饭菜,帮他洗头洗澡。那年中秋节的晚上,张云泉没有回家吃团圆饭,下班后匆匆上街买了月饼,赶到病房。老人望着月饼,张了张嘴,失声恸哭…… 。出院那天,张云泉领着信访局的干部到医院为老人送行。老人拽着张云泉的手久久不肯松开,含着泪反复地念叨着:“你让我实实在在地看到了还是共产党的干部好啊!我要把这些告诉全村的人”。(见新华社2005年4月6日电)这样的“中秋不遗”当然牵动人心,当然会形成感染力、向心力,当然会令人难以遗忘。

  “中秋申遗”争得了中华文明和民族遗产值得肯定,但“中秋不遗”更会赢得民心,更需广大官员认真践诺。因此可以说,中秋,“不遗”重“申遗”。 (作者:亦菲)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浏览原帖全文 发表不群高见

  →→进入“网评天下”,发现更多话题!

责编:春天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