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连线]保姆
央视国际 (2004年02月05日 17:57)
CCTV.com消息(时空连线):主持人:北京要保姆,四川有保姆,桥梁也搭起来了,为什么原来协议当中的三千人落到实处,只剩了56个,这中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原因呢。我们今天就来连线三位嘉宾,我们第一位嘉宾就是极力促成这件事情的中国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的副主任何宇鹏,你好。第二位是四川成都安位家政公司的总经理宋瑞,第三位嘉宾是四川金堂县劳动社会保障局的副局长廖先贵,非常欢迎三位加入我们节目当中。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主持人:首先我想问一下何主任,你们当初签这个合同的时候,说希望第一批能来三千人,结果来了56人,这个结果是不是你们完全没有想到的?
何:应该说来的这么少是没有想到的,但是我想这里可能也有一些具体的原因吧,首先就是说万事开头难,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要找到这么多的人,可能是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春节这个时期又比较特殊,那么对中国人来讲,这是一个团聚的时期,所以我想在这个过程中,时间实际上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宋经理,对于你们来说,您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不是说时间太短,来不及找人?
宋:我想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非常同意何主任的看法。从我们实际的组织的过程中,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有的劳务基地县做的相对好,有相当一部分做的相对差一点。在同样的条件之下,为什么有的做得好,有的做的差一点,咱们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重视的力度有一定的关系。
主持人:刚才宋经理说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样的时间短,可能有的县里有人来,有的县里没有,那就牵涉到我们第三位嘉宾了,我知道京唐县是四川省一个劳务输出大县,但这次56个人里头没有一个是京唐县的,廖局长,您觉得这是为什么?
廖:最关键一个可能就是说我们京唐,我们主要的输出的方向是原料地区,我们在家政这一块还是比较陌生的空白。
主持人:我们记者在你们县里采访的时候,发现有很多人反映,说他们想到北京来做家政服务员,但是他们完全不知道这个信息。
廖:可能就是说我们在信息的连接上可能出了一些问题,
主持人:刚才宋经理有一个理由说,可能当地的政府重视不够,您同意吗?
宋:这个我不是很赞成,因为说重视,就是说,因为我们主攻的方向,我们主攻的方向是在沿海地区,就是说我们在家政这一方面,我们可能就是说下了工夫少一点,可能也许就是这个原因,
廖:我觉得最关键,我们这么多年,形成了这么一个气候,大家都知道出去,初中、高中毕业,知道到广州打工,到厂里做工人,他没有想到有没有其他更好,更好的产业,更好的工作,等着他去干,可能没有这种观念,这种观念应该说很差,可能这是出去做保姆人少的一个问题。
主持人:何主任,在劳务输出方面政府起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何:政府实际上在这里面起的作用是提供信息,那么如果每一个个人去搜索这种就业的情况,那么他的成本是非常高的,那么四川的保姆未必知道北京现在的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同时北京的这一些城里面的住户他虽然有这个需求的话,但是他也未必知道从哪里去找得到。
廖:实际劳务开发,政府起了引导的作用是很大的,包括我们这么十几年接手劳务开发,我们达到17万人的规模,应该说政府起到引导和领导的作用是非常大。
主持人:廖局长,在你们原来输出的17万人中,有多少是政府帮忙组织出去的?
廖:应该说政府组织出去占很的一部分,因为我们这么多年,每一个乡镇他都是通过劳动保障,职业介绍所,也就是说通过政府,政府领导下的一批中介机构有组织的输出。这个应该说是占了差不多50%,
主持人:那我想问一下宋经理你们作为一个家政公司,你们希望当地政府怎么帮你?
宋:我们希望政府做引导性的培训,然后做一部分补贴。
主持人:我们在采访的时候,也听到这样的声音,说还没工作就先培训花钱,心里不踏实。
宋:这是咱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目前对培训的认识还不够,为什么我们要做培训,因为市场面临很强烈的竞争,我们四川和全国各地都在树品牌,那我们树的是川妹子的品牌,品牌最真实的含义,我们认为是服务质量,要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最重要是要通过职业技能培训。
主持人:政府除了做一下桥梁的工作,提供一个平台,进行信息的沟通之外,是不是也更多的做一些培训的工作,各级政府是有这笔钱的,是不是?
廖:对。实际上,因为我们是成都市唯一的一个全省的劳务基地县,我们也增值了首批培训国债资金,我们也很希望把这批资金用好,用妥,把我们的培训基地确确实实把它办起来。通过这个培训,真正提高我们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
何:我想培训的事情应该是这样的,实际上由政府来做培训,主要是农民关于城市里面,比如说像城市的生活方式等等,像法律法规的一些培训,至于技能性的培训,我个人的意见,还是倾向由市场来做。
主持人:宋经理,你怎么看培训这件事?
宋:我们刚开了一个培训班,政府掏钱培训,报名160多人,实际来了80个,第三天就剩下40个,到最后我们实际这一次出行只有两个人。就从政府掏钱培训,最终的效果来讲,我们认为是不理想的,因为他认为自己没有掏钱,他不会有动力的。所以我想咱们还有很多需要值得探讨的地方。
主持人:我想问问何主任,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来筹备,第一批来了56个,您是不是觉得这活动失败了?
何:我不这么认为,我刚才讲了万事开头难,我们要看到北京市的家政这一块市场巨大的潜力,也许今年是少一点,但是我相信明年就完全不会这样的情况。只要是信息的交流足够充分,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这一件事情,我相信这件事情以后会做得越来越成功,会逐步走向正规。
主持人:最后我想问三位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明年还要做的话,你们可能会在哪些方面来进行一下改进,从何主任开始。
何:我想首先要对当地的情况可能我们还要做一些深入的调研,要了解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他们在职业的就职的意愿方面,有一些什么样的具体的要求,
何:主要给他一个稳定的就业的预期,稳定的收入的预期,我想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宋:我想如果明年继续做这件事情,可以有很大的改观,从春节以后开始,我们各基地县的培训基地要相应建立起来,要把基地放各基地县做,这样的话,在人员的储备,在宣传,在很多方面会组织很充分。真正到了年关需要人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大量的人,就不需要过多去做动员,但肯定是效果不好的。
主持人:廖局长。如果明年再做的话,从您这块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改变?
廖:政府要适当的,我们劳动部门要适当的研究一批,在培训工作体制上的一批很新的方法和办法,能否搞一批能够减轻他们培训负担,就是说减轻他们在培训上的压力,这样可能就是说,能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参加培训,应该说我们下一步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
主持人:非常感谢三位接受我们的采访。
责编:闫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