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日报:"发现"号虽安全返航技术难关仍需攻克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8月15日 16:09 来源:
    专题:“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

  参编消息:日本《每日新闻》就美“发现”号航天飞机太空之旅发表评论:美国航天业恢复元气尚需时日。 

  宣称标志着“复飞”的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终于结束了太空之旅返回地球。虽然野口聪一等机组成员全部安全返回,可以称为这次“发现”号航天飞行的重大成果,但自“发现”号发射升空之时起,它就惊险不断,让控制中心的每个人如履薄冰。由于目前美国航天局尚未确定下次航天飞机升空的具体日期,因此,目前尚不能将“发现”号航天飞机的升空和安全返回称作美国航天计划的真正“恢复”,美国航天事业的前景依然充满险阻。 

  由于2003年2月发生的“哥伦比亚”号失事事故,事故调查委员会要求美国航天局对这次“发现”号的航天活动进行两大“改革”。第一是“针对脱落物实行有效的应对方案”,第二就是“改变美国航天局的文化方式”。 

  技术不过关

  首先,从技术上来看,“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直接原因,就是从外部燃料箱上脱落的泡沫隔热材料击中了航天飞机的机翼。有“哥伦比亚”号事故的教训,美国航天局费时2年苦心研究对策。而在“发现”号升空之后不久,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就通过相关监测确认:又有一块隔热材料从燃料箱上脱落,并且其体积与造成“哥伦比亚”号失事的那块隔热材料相当。这戏剧性的一幕使美国不得不冻结了下一次航天计划。由于1982年、1983年美国发射的航天飞机都曾在同一位置出现过类似事故,他们认为有必要对隔热材料进行改良,然而这次“发现”号的险情却再一次印证了改良于事无补。 

  航天飞机飞行操纵项目主管约翰·香农解释说:“改良隔热材料的人力、时间和财力尚不充分。”美国航天局局长格里芬也承认:“再给2年时间,我们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虽然我们知道有问题,但我们的判断却出现了误差。” 

  组织文化过于粗放

  除了技术原因之外,便是“意识”上的问题。“发现”号在预定轨道上航行期间,美国航天局每天都要举行会议,讨论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通过电视电话会议,听取各个环节技术人员的意见和警告。然而,日本宇宙工学分析家中富信夫却认为,他们这么做只是暂时做做样子、应付一下而已。实际上他们对“发现”号所作出的说明远远不够,比如为什么“发现”号发射时会出现隔热材料脱落,以及为何它可以“带伤”返航,他们均没有做出具体的解释,也没有提供有力的证据。中富信夫认为:“很明显,美国的那种粗放型组织文化方式未发生任何改变。” 

  美国航天局将在“发现”号返回的第二天启动一个对策小组。格里芬局长曾表示,即使一切进展顺利,再次发射航天飞机也要到9月22日以后。虽然他强调:“我们不会放弃年内再次航天的计划。”但前景却仍然是个未知数。

  距航天文明还很遥远 

  美国雅虎网站评论:就像第一次:从每次飞行中学到新东西

  那些对外层空间感兴趣的人围绕着两件事情激烈辩论:第一,既然机器人不需要空气、水和食物,人类是否有必要自己进入太空;第二,我们在国际空间站和陈旧的“发现”号航天飞机上花费的数十亿美元是否物有所值。过去几天里发生的事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提供了充分依据,除非你已经把这些事忘得一干二净。 首先,“发现”号机长艾琳·柯林斯操控航天飞机表演了一个惊险动作———翻转机身,以便让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看到机腹———这是前所未有的。

  其次,升空后拍到的照片显示,有两片隔热瓦之间的填充材料伸出来两小块。这可能是严重隐患,所以他们决定进行修复。

  接着,国际空间站的一只机械臂把宇航员斯蒂芬·鲁宾逊举至“发现”号底部,他抓住这两块可恶的东西,把它们扯了下来。这个最简单的办法奏效了:这也是前所未有的。

  这是第一次有宇航员来到航天飞机机底;这是第一次这样摇动机械臂;这也是第一次进行太空修理。有了这么多“第一次”的经历后,会有人说我们已经掌握了在太空生存和工作的全部知识吗?尽管航天飞机已不是新生事物,它已有过100多次升空记录,但却仍是一种实验性航天器。 

  因为正在经历这么多“第一次”,所以我们离航天文明还很远,离重返月球还很远,离登上火星更远。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不能像过去几天那样坚持做下去,我们肯定永远去不了那些地方。

责编:张雨馨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