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贫困大学生送温暖 别总把"穷"字挂在嘴上
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08日 09:54)
新华社太原2月8日电(记者刘云伶、武敌)贫困大学生留校过春节,引起社会关注,各地救困助学活动此起彼伏。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学校甚至发放“贫困生新年免费就餐券”,看似暖人心,实则伤了部分贫困生的自尊心。共青团山西省委副书记高键说,让留校贫困生过好春节,送钱、吃饭尚在其次,重要的是为其排遣孤独、思乡情绪,让学生过好“心”年。
贫困生忌讳“贫困”标签,在各大高校屡见不鲜。不少高校则出于公平公开的目的,将贫困生名单公示。贫困生对此反应强烈,放弃困难补助者越来越多。山西财经大学学生处处长冯瑞明告诉记者,放假前,学校为无力购买车票的111名特困生补助200元钱,却有10多名学生拒绝接受,送到宿舍也被退回来,无奈只好找借口私下塞到学生口袋。
一份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资料表明,有60%的贫困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42.2%的贫困生不愿在因特网或其他媒体上公开求助,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
而许多高校轰轰烈烈的捐赠、助困活动,或在书本封皮标注“贫困生”,或请贫困生代表上台接受捐助,场面虽热,却使一些学生越发难过。一名女生愤然道:“我就是借钱,也不愿接受贫困捐助”。进入寒假后,为了省钱,更为了避开同学就餐高峰,她以方便面度日。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辛志勇指出,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喜庆、团圆为显著特征。贫困生不能回家,难免感到孤单无助,此时若能得到来自和谐群体的心理暗示,便可得到缓解。但如果加注“贫困”字眼,则会引发贫困生自卑、孤立情绪,导致其孤僻自闭,产生心理障碍。
“经济上的帮助固然重要,但我们更需要思想的交流和精神上的鼓励。”太原科技大学来自云南的贫困生小鲁说。没有大张旗鼓的助困口号,面对面、手牵手的问候同样温暖学子心。
责编:刘雅虹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