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国际观察]空警在行动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2月29日 13:22 来源:CCTV.com
    进入[国际观察]>>

  CCTV.com消息(国际观察12月8日播出):

  美国公民命丧迈阿密,飞机上扬言携带炸弹,

  逃跑中被空中警察击毙。

  “9.11”之后美国空警首次开枪,

  枪声中夺去了人的生命,也留下了引发争议的话题。

  本期国际观察为您讲述事件过程,带您了解美国空警的现状,敬请收看。

  演播室主持人 方静:

  观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收看我们正在为您直播的《国际观察》。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在美国的迈阿密机场一架即将起飞的客机上传出了枪声,一名自称携有炸弹的男子被当场击毙,而向他开枪的正是这架飞机上的两名空中警察。

  首先我们通过一个短片一起来了解一下事件的经过。

  短片:

  当地时间2005年12月7号下午2点,北京时间今天凌晨2点,美国迈阿密国际机场第42号登机口的廊桥传出几声枪响,一名男子被美国空中警察击毙。

  在4个小时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国土安全部官员称这是自“9.11”之后美国空中警察首次在执行任务时开枪。死者是今年44岁的美国公民里格韦托.阿尔皮萨尔,在与妻子一起在厄瓜多尔度完假之后,阿尔皮萨尔登上美国航空公司924航班,准备飞往奥兰多市回家。

  然而就在乘客们都已落座飞机即将起飞的时候,阿尔皮萨尔的反常举动最终导致了他生命的终结,他突然从机舱后部的座位上起身,一边呼喊我有炸弹,一边狂乱地向机场前部走去,两名美国便衣空中警察立即行动,喝令他停在原地,但是阿尔皮萨尔似乎根本没有听到,冲向舱门进入登机的廊桥,并继续向后机楼冲去。空中警察不断喝令他举起双手趴在地上,而就在这时阿尔皮萨尔的手伸向了他的背包,警察的枪响了,阿尔皮萨尔应声倒地。虽然在这个过程中,阿尔皮萨尔的妻子一直在追赶着丈夫,并高喊他有精神病,但是一切依旧发生了。

  随后,大批警察前往迈阿密国际机场对924航班上的所有乘客进行问询,并检查飞机上的所有行李,然而并没有炸弹。此时,警方也从阿尔皮萨尔的妻子那里证实,他的丈夫患有一种狂躁性抑郁症,一直在服药,但是在迈阿密他的药用完了。

  主持人:

  今天来到演播室参与我们讨论的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王大伟教授和我们的新闻观察员张郇。从目前我们掌握的所有的情况、所有的信息来看,现在是不是已经完全排除了这名乘客有这种恐怖袭击的意图?

  张郇 新闻观察员:

  美国的官方也是这么说的,警方在记者招待会上基本上说已经可以排除恐怖袭击的这种可能,而且确实没有炸弹。

  主持人:

  我们知道当时现场的情况,刚才片子也谈到一部分,就是说他的妻子一直在后面说他有精神病。在这样的情况下,警察向他开枪,这种行为是否是正当的?

  王大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我们说起码有三层意思:一层就是阿尔皮萨尔的行为是反常在前,他对自己的行为是应该负一定责任的,但是警察对他的行为的判断是一种误判,他本来并没有炸弹,也不是恐怖主义,而且这个飞机据美国人现在他也不是恐怖主义袭击的一个目标。第三个,空中警察依法实施的击毙也是有法律依据的,我们这么排列一下,实际上他梳理的比较清楚了。

  主持人:

  你说的这个法律依据指的是什么依据?

  王大伟:

  各国在使用枪支的时候都有很多具体的规定,但是实际上国际世界有一个共同的标准,比如说面对恐怖主义、面对爆炸、面对歹徒身上有枪支或者劫持人质这样一个危机的时刻,比如说还有越狱,在这种时刻,实际上各国的警察都是有权开枪的,这是依法行使他的一个权利,这个权利的实施一般有这么几个特征:一个是有权开枪,但是在开枪之前我必须要有一个表示,比如说亮明身份,像本案中空警他实际上是先亮明身份,然后命令他下蹲或者趴在地上,这个时候他都一而再,再而三决绝这些警示,在这个时候警察开枪应该说是符合法律的范围。

  主持人:

  我想我们探讨究竟警察的行为是不是正当的,首先应该请我们观察员非常详细地给我们讲一下当时开枪前后的这样一个过程,他们双方都在做了些什么?

  张郇:

  实际上刚才小片里说的这个情况是根据飞机上的乘客的回忆说的,当然这两个警察是便衣,据说是穿着夏威夷的体恤,便衣跟出去,实际上到最后阿尔皮萨尔虽然他的妻子在后面说他有精神病,实际上你可以设想在当时的环境下,第一,人家不知道跟在后面的这个女人是他的谁,什么人,不知道。

  主持人:

  但据说这个妻子一直在喊那是我的丈夫。

  张郇:

  对,是,你说他是你的丈夫,但是实际上是怎么样的情况,很短暂的情况下,在这个人号称他有炸弹的情况下只有采取一个办法,对警察而言先把这个人控制住,但是警察控制不住他,他完全是一直往后机楼去,飞机上100多人,后机楼不长,如果过去的话还会出现状况。所以说警察是再三说了,随后是开枪了,但是到现在美国的警方跟官方——国土安全部都认为这是警察在执行他们该做的事。

  主持人:

  王教授,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除了开枪之外有没有一些更温和的做法?

  王大伟:

  对,这个也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就是警察的一个原则,就叫最小动用武力原则。可以说在“9.11”之前世界警务改革的一个趋势就是在向最小动用武力原则这个方向发展,但是“9.11”一爆炸以后就有人说警务改革开了一个倒车,但是也有人说他是向前的,警务革命开始了新的一页。

  主持人:

  总之是发生变化了。

  王大伟:

  发生巨变了。

  主持人:

  发生了什么样的巨变?

  王大伟:

  过去,我们在遇到这种情况下,我们尽可能的不需要使用致命的武器,比如说国外现在有一些非致命武器或者叫非杀伤性武器,比如说网枪、橡皮子弹、眩晕弹,还有黏着剂。就是说犯罪分子在这儿刚要动手,扑一下,就跟盘丝洞的蜘蛛网似的,一股黏着的东西就喷出去了,一下就给他粘住了,他就没办法动了。这些武器过去都是我们讲一定要向非杀伤性这个方向发展,也就是最小的动用武力,因为人一死了以后,社会舆论就会倒在被害人这一面,但是“9.11”以后,整个的国际的警务改革的趋势就一下变了。为什么呢?现在美国也好,美国实际上现在是在模仿以色列的空中警察,实际上伦敦“7.21”爆炸案,就是伦敦大都市警察局长叫布莱尔,他也是把巴西的青年给击毙,头中五枪,他们现在学的都是以色列空警的做法。

  主持人:

  什么做法?

  王大伟:

  空警的做法有三种:一个是格杀勿论,只要你是自杀式的炸弹攻击行为,我就是要格杀勿论,不需要最小动用武力原则,这个原则就放到一边,搁置了。

  第二个我要用特别的武器,比如说他这次,现在也有人说空警使用的一种特别的叫空心弹,这个空心弹打出去以后,打到犯罪分子的身体里头再爆炸,但是它不会出去,也就是对犯罪分子的身体造成的伤害很多,但是它避免了对飞机的窗户和其他重要的机械部位的伤害。

  第三个就是枪击头部,过去警察打靶和军人打靶不一样,军人打靶一般都是一枪命中要害,咱们警察打靶往往是尽可能的非杀伤性的,照着胳膊、腿、屁股打一枪,只要能让你丧失反抗能力就行了。

  主持人:

  其实您刚才说了很多种办法,比如说打击非致命的部位,比如说使用黏着剂等等很多办法,为什么在当时情况下不能使用这些东西?

  张郇:

  这个实际上是“9.11”的一个变化,从劫机的历史上看最高的劫机最密集的时候是六七十年代,曾经一年,1969年一年有82起,但是当时的劫机有一个特点,包括中东的一些恐怖组织,他主要是要求有一些政治的要求,比方说我要释放巴勒斯坦的囚犯,比方说我要哪里的我的头儿你要放出来,所以说由于他这个目的决定了他不会进行现在的这种自杀式的爆炸,他一定是要让这架飞机上的人活着,他能行动,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你采取黏着弹也好,蜘蛛网也好,这样的话是可行的,但是“9.11”之后实际上是开了一个先例,就是说飞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自杀式的一个炸弹,当然撞楼是很极端的情况,撞世贸大楼,当然也可以一些自杀爆炸者在飞机上就引导炸弹。这种情况,按原来的方式都是行不通的,所以说一定是要在最短的时间让可疑的恐怖分子在按按纽之前要击中他的眉心,击中他的头部,这当然是一个最好的情况。当然如果你一旦怀疑他,而且他的行动让你加深了这种怀疑,不听从命令,刚才说到了他的手还要向包里面去掏,说的我包里有炸弹,这个时候就没有办法了。

  主持人:

  您刚才回忆的本世纪六七十年代,空中警察的所谓的这种职务的概念是不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才有的?

  张郇:

  美国的空警实际上是1968年建立一个空中警察的一个计划,他是一个临时的计划,但是到了1985年的时候里根政府又把这个计划延长了,把它作为一个长期的计划。我们一直说到空中警察的时候,这一次“9.11”之后,布什就宣布要加强空中的安全,现在很普遍的地说当时“9.11”的时候美国的空中警察虽然已经运转了10来年了,将近20年了,但是只有33个人,但是现在据说是保密。

  主持人:

  据说有几千人。

  王大伟:

  美国警察跟别的国家警察很不一样,他就是美国人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警察。

  主持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

  王大伟:

  因为他特别混乱,当时我们叫警察的时候有这么一首歌谣,叫“组织混乱80万,联邦城市与轴心”,他自己搞不清他自己有多少警察,因为他是地方自治的国家,他是个高度自治的国家,他的警服和警衔都是非常混乱的。

  主持人:

  我问您另外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哪些国家设有空中警察?

  王大伟:

  空中警察在世界上可以说是非常非常多,比如说最有名的就是以色列的警察,他的空中警察在世界上是最有名的。也就是在70年代,他产生过一次当时有一个大的恐怖主义的屠杀,21个小学生被劫持,结果当时以色列的警察是训练无速,结果上去一交手以后,这21个孩子都被恐怖主义杀害,还有4个老师被伤害,所以以色列当时就叫痛定思痛,现在我们培养警官,特别是高级警官都放这个片子,这个片子一放就发现当时很多孩子都牺牲了,然后他的反控部队就应运而生。

  主持人:

  除了以色列之外,还有哪些国家?

  张郇:

  说到哪些国家有空中警察,实际上很多,但是有些国家是不公开说的,就像美国他不公开说我有多少空中警察一样。但是2003年美国政府就向所有的国外的航空公司有一个规定:“任何你飞往美国的飞机,甚至于仅仅是经过美国领空的飞机,你这个航空公司都必须有空中警察的这么一个体制”,当然现在他做不到每一架飞机都派人,但是你必须要有这么一个体制,所以在这个之后很多国家,包括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埃及中东的这些国家实际上都有。

  主持人:

  实际上对于空中警察的作用这个话题一直以来实际上是有争议的,甚至有一种说法说有了空中警察,我们的飞行可能会更危险,危险在什么地方?

  王大伟:

  空中警察担负的作用就是在空中反劫持和对付一些恐怖主义事件,但是飞机是在高空飞行的,上边是不允许有枪的,如果上面有任何的枪爆炸物,这个飞机本身的飞行就是非常危险的,但是有了空中警察以后我们叫双刃剑,我们想让他有一个安全,但是他同时带来了很大的弊病。

  主持人:

  对,有一些危险。

  王大伟:

  一个就是杀害性的武器。再有一个是人权,我怎么保证人权?这个枪打了以后究竟是不是违反了人权?再有一个就是评价的问题。就是在反劫持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个评价标准,最终的人类能够共识的评价标准就是零伤亡,但是你如果说上边有枪跟恐怖主义要真打起来了……

  张郇:

  对,现在最关键的很多反对空中警察的这一派的观点就是说,对,恐怖分子是带了枪上去了,但是警察也带了枪上去了,就变成一个战场了,会交火,会交火的话,当然乘客的安全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飞机是不是能够安全。

  主持人:

  对,不会走火,比如说打到窗户上面或者是……

  张郇:

  最关键的一点,你的交火不一定保证你能胜利,空警不一定能胜利。说到这一次空警开枪,最典型的例子1985年的时候,埃及航空公司有一架飞机从希腊雅典飞到开罗,被劫持了,当时埃及上面有空警,但是一名空警对三名巴勒斯坦的阿布尼达尔的恐怖分子,势单力薄,虽然他打死了一个恐怖分子,但是他自己也被打死了,这个飞机在上面由于开火非常激烈,这个飞机不得不迫降在马耳他,这样的话等于这件事情就闹大了,当然这件事情到最终的结果跟空警没有关系,是埃及的反恐部队上去,伤亡是90几个乘客,死了60个。当然最终的结果跟空警没有关系,但是提出了一个问题,空警上去不一定能够保证一定能制服恐怖分子,所以说你还不如别带枪,我们采取别的办法,这是反对者一方面的观点。

  主持人:

  所以刚才说到危险,我们想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对于其他乘客的危险可能会伤及无辜,还有另外一方面,比如说走火对机舱,包括飞机的玻璃造成一些损伤。

  张郇:

  这一点现在据说是美国的空警他在训练中有这么一个项目,就是说在飞机的机舱当中他会注意在什么样的方向他会向恐怖分子开枪,因为考虑到他的背景,因为他知道飞机里面的结构。

  主持人:

  有些关键部位不要开枪。

  张郇:

  对,后面的背景,因为里面有电路、油路很多东西可能在舱壁里面的,他会考虑到这一点,但是毕竟在瞬间他不会考虑得很周全,所以很多人还是有这种担心。

  主持人:

  说到空警的训练您是专家,空中警察和一般的警察的训练有些什么不同?要经过哪些特殊的训练?

  王大伟:

  美国的空警他叫两个层级的训练:一个层级主要是执法的培训。而另一个层级主要就是警用的实战的这些技能的培训,我们国家的培训和西方的警察培训,我们比较一下会发现,西方警察的培训更注重于实战和那些技能的培训,比如说英国、美国,他们是师徒制,就是师傅带徒弟,他们并不需要我们有很多特别大的学校,搞四年制,硕士、博士,他们不搞这个。

  主持人:

  但是我们相对比较注重理论。

  王大伟:

  我们比较注重理论,我们注重理论是非常好的,但是我们也有改革的余地,就是要去搞一些实战,因为我们现在公安机关不是也在搞大练兵。

  主持人:

  对,我们具体到空中警察的培训和一般警察的培训是不一样的。

  张郇:

  实际上说的其他的东西,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枪法准,美国的空中警察他怎么样标榜自己的?他就说我们的警察的枪法比任何一个美国执法部门的枪法都要准,普遍的水平都要准,因为后面他的两个培训阶段就是精确射击。

  主持人:

  精确射击,除了枪法准,还有别的吗?

  王大伟:

  “戴眼睛,穿风衣,手拿AK47”,这是对美国警察一个典型的写照,我们当时在国外念书的时候,我们有很多同学都是美国警察,美国警察一般来说都比较壮。

  张郇:

  但是空警可能不一样,因为空警实际上是作为一个游客混在乘客当中上飞机,穿着便衣,也不一定每一个人都准壮。

  王大伟:

  空警不一定是每一个人都很壮,但是起码驾驶、格斗这些他都应该会,而且枪法要很准。但是我倒不赞成在飞机上唯一制服歹徒的手段就是射击。

  张郇:

  空警实际上唯一制服歹徒的手段并不仅仅是射击,你比方说以色列的空警,刚才我们说到,以色列的空警有一个特点,他在机场上的位置是固定的,他这个位置下面有按纽,这个按纽派什么用处呢?在飞机遭到劫持的时候他向驾驶舱的驾驶员发信号,发这个信号有什么用呢?我们又要问了,就是说在关键的时刻他会提示驾驶员紧急的上升或者下降飞机或者拐弯。

  主持人:

  目的是什么?

  张郇:

  目的把这些劫持飞机的恐怖分子给摔倒,因为他就站不稳,确实有这样的例子,因为在70年代以色列一架飞机从阿姆斯特丹飞往纽约,当是就是采取了这样的办法,也没开枪就制服了。

  主持人:

  您说的这是以色列的空警,对于普遍意义上各个国家的空警来说,他们的装备和一般的警察有什么不同?

  王大伟:

  咱们一般的警察配备的可以是长枪、短枪什么都有,但是空警主要是短枪,主要是手枪和轻武器,现在我们培训空警,如果说西方注重的还是一个快速反应和机上的一个应急的话,我们现在更要强调的是一个主动先发,我们警察这两个字叫“警之于先,察之于后”,如果说空警在机舱里能够事先获得信息,或者是察言观色看到有的人突然地,比如说行为的异常,我们能够事先的向机长发出一种警告或者警示,它的作用就会更大了,这种预警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张郇:

  而且现在飞机上也采取了一些,比如说防弹的驾驶舱的门,随后在驾驶舱里面可以看到外面的摄像头对整个机舱的监视情况,这都是一些辅助的手段。

  主持人:

  好像空中的警察他们用的子弹和一般的也不太一样?

  张郇:

  子弹就是刚才王老师说的空心弹,就是打到身体基本上不穿过去,穿过去会对机舱造成损害,基本上就是一个短距离当中很有效。

  主持人:

  好,今天的话题我们就谈到这儿,非常感谢两位参与我们的讨论,也感谢观众朋友收看我们这期《国际观察》,再见。

责编:武林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