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团队的十年变革
------从《焦点时刻》到《时空连线》
央视国际 (2004年02月16日 13:38)
1993年5月1日清晨,《东方时空》在一个沉寂的国度里诞生。一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鲜明地张扬了它的平民性和人文性,那种清新、平和、自然,唤起了中国人早上看电视的欲望。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焦点时刻》是《东方时空》三个子栏目之一,“关注重大社会新闻”是它的基本定位,它以“关注社会热点”的鲜明风格,开凿了中国电视媒体直面现实、勇于监督之先河,并为此后《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深度报道栏目的诞生开辟出了一条通道。
《焦点时刻》的开篇之作是《解放军今日更换新装》,一个似乎平淡而安全的起点。但几天之后就显现出了它的价值取向,比如《潍坊某医院发生重大医疗事故》、《深圳化学品仓库大爆炸》、《河北洋河发生大面积农田污染》、《湖南某乡干部贪污养老金》等等,电视批评的力量之巨大,甚至连记者自己都感到震撼。《焦点时刻》由此开始显露出舆论监督的取向、快速反应的能力,这给《东方时空》人文化的主基调中,更增添了一道锋芒闪亮的思想之光。
一群年轻的电视人从此开始帮助中国电视新闻变脸。
1996年1月1日,《焦点时刻》改名为《时空报道》,原因是《焦点访谈》此时已经出现,它在内容和人员上,都是由《焦点时刻》派生出来的,而且都是隶属于新闻评论部,所以为了鲜明区分这两个栏目,改版后的《时空报道》,更加强调栏目的新闻性和报道的现场感,强调报道内容的事件性,由此产生了一批快速报道重大新闻事件的好作品。
2000年11月27日,《时空报道》再一次改版,更名为《直通现场》。这一次改版,缘于《东方时空》为了突出新闻性而进行的整体改版。显然作为《东方时空》打头节目的《直通现场》,比它的前身更加强调了栏目的新闻性和时效性。由于大大增加了对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更加注重现场目击、现场发现、现场采访、现场评述,充分发挥了电视传媒可视性的优势,《直通现场》自诞生之时起,就以极具冲击力的现场报道赢得了观众的注意和欢迎。
2001年11月5日,也就是事隔一年之后,《直通现场》又一次经历新的改版和更名,新栏目《时空连线》闪亮登场。这是该团队改版间隔最短的一次,原因十分简单:进一步强化《东方时空》新闻性的重新定位。
《时空连线》与《直通现场》相比,更加强调新闻表达的时效、背景和观点。它的定位可用三句话概括:追求时效,解析背景,观点碰撞。一切高关注度的新闻事件必须及时报道,一切新闻事件背景必须全面介绍,一切不同观点必须客观陈述,由此完成对新闻事件的全方位透析。这体现了中国电视新闻的理性升华,从关注民生开始,继而高擎舆论监督大旗,然后进入多元化的观点表达,这就是《时空连线》对新闻的关注方式。
从《焦点时刻》,一直到《时空报道》、《直通现场》、《时空连线》,十年过去,这个团队的名称和人员一直在发生变化,但也有不变的东西,那就是这个团队的精神传统:对求实、公正、平等、前卫的追求。
——刘爱民写于2003年5月1日
责编: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