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2:郭树言介绍三峡工程建设进展
央视国际 (2002年11月09日 00:07)
2002年9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记者招待会,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主任郭树言详细介绍了三峡工程建设的进展、库区移民安置、库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
一、长江三峡工程左岸大坝在今年10月将全线封顶,达到185米高程;今年11月将进行长江导流明渠截流。截止2002年7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共完成土石方开挖18697万立方米、占总量的111.3%;土石方回填7854万立方米、占总量的84.6%;混凝土浇筑2112万立方米、占总量的69.2%;金属结构制作安装10.97万吨、占总量的39.0%,并已开始水轮发电机组安装。
从1993年以来,枢纽工程共评定124191个单元工程,全部合格,优良工程达99735个,优良率在80.3%。今年国务院三峡建委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组到工地对2001年工程建设质量进行检查,枢纽工程质量总体情况良好,能满足设计要求,对发生的质量上的缺陷和问题进行了认真处理。三峡输变电工程至2003年底前,共需开工建设单项工程50项、线路规模为5654公里。截止今年7月,已建成、投产交流线路工程19条,线路规模2449公里;投产变电站9个,变电容量525万千伏安。现在输变电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可以满足三峡电站2003年10月首批机组发电送出并网的要求。
二、长江三峡工程迄今共完成水库移民64.6万人,其中外迁安置14万人。今年底,三峡工程二期移民搬迁和库底清理工作将完成。三峡工程库区13个全淹和部分被淹的城市、县城已基本完成复建,库区崛起13个崭新的新城市,其城市基本功能,包括占地、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等方面都超过了原有水平。据统计,在三峡库区共复建各类房屋3122万平方米,公路819.9公里,大中型桥梁11170米,港口码头44座、输变电线路161万米,库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改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999年,国务院对三峡库区移民政策作了两个重大调整。即加大库区农村移民外迁安置数量;加大对库区搬迁企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截止到9月1日止,共完成农村移民外迁安置14万人,其中7万人由国家统一组织,外迁安置到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等沿海、沿江11个省(市),4.5万人由湖北省、重庆市组织外迁到本省市其他非库区县,2.5万人由移民自己联系分散外迁到全国近24个省市。完成了1011户搬迁企业的结构调整工作,对一批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污染严重的企业实施了破产关闭。
三、三峡工程建设给三峡库区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带动了库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统计表明,三峡工程开工之后的10年,是三峡库区历史上的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截止2002年5月,全国各省市、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对三峡工程库区实施对口支援,共为三峡库区引入资金112.3亿元,接近同期移民淹没补偿资金的三分之一。实施经济合作类项目2191个,到位资金99.8亿元。社会公益类项目到位资金12.5亿元,建成希望学校417所。并通过合作、合资、兼并、技术改造等方式,合理开发库区资源,培育和发展了库区新的经济支柱。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和全国人民对三峡工程的支持和关心得到了充分体现。
据统计2000年,三峡库区21个区、县国内生产总值比1993年增加了2.21倍,总量达到784亿元(按1993年不变价,下同);财政收入增加了1.83倍,达到3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2.15倍,达到1774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增加了6.02倍,达到4464元。2001年、2002年库区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为了促进库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最近,我们联合农业部、科技部、国家旅游局和湖北、重庆市人民政府,准备重点推进三峡库区柑桔产业、草食畜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现在三峡库区柑桔产业和草食畜牧业两个实施规划已经通过专家评审,一批龙头企业已经进入库区。我们相信,这三个产业规划的实施对库区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促进三峡库区的繁荣和稳定。
责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