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焦点访谈 > 今日节目

《焦点访谈》:假蜂蜜的秘密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最近,记者来到河南省郑州市,对当地的蜂蜜市场进行了调查。调查的范围包括郑州市的三个大型食品批发市场,河南万客来食品城、华中食品城、黄河食品城、市区的一些超市,以及由郑州市管辖的一个县级市——新蜜市。在郑州市和新蜜市,记者都发现了不少价格非常低的蜂蜜,有的一盒四瓶只要12块钱,甚至有的一盒八瓶只要8块钱,相当于每一瓶一块钱。这些蜂蜜虽然便宜,但仔细一看却能发现很多问题:有的一个盒子里面瓶子却是两样,有的装蜂蜜的瓶子盖子上标明的却是一家酒厂的标志。外包装这么乱,那瓶子里装的东西又怎么样呢?这些所谓的蜂蜜,无一例外都非常的稀,对此,售货员说,这些蜂蜜直接打开就可以喝。其实,稍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纯天然的蜂蜜是黏稠的,不可能这么稀。不仅如此,有的两瓶标签一样、牌子一样、包装也一模一样的所谓的纯天然枣花蜜,可颜色却完全不一样。而且有些瓶子里还漂着大块的、带有霉点的悬浮物。
   
    记者:它这里面是什么东西呀?
   
    新密市某烟酒批发部售货员:它这里面都是枣花蜂蜜本身的东西。
   
    记者:蜂蜜会有这样的沉淀吗?
   
    新密市某烟酒批发部售货员:那当然了。
   
    实际上,蜂蜜里是根本不应该有网状悬浮物的。这些低价蜂蜜看上去问题这么多,那么它们到底是不是真的蜂蜜呢?记者从郑州市的几大食品批发市场、大型超级和新蜜市的一些商店里分别取样,送到了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蜂产品检测中心。这个中心拥有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碳同位素检测仪,是国内检测蜂蜜真伪的最权威的机构之一。经科学检验后,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高级工程师范春林介绍说,他们是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国际AOAC标准方法来鉴别蜂蜜真伪的。
   
   
   
   
    “通过对这些样品的检测,我们发现,第一,所有的样品里都没有蛋白质,而正常的蜂蜜是有足够的蛋白质;第二,它们的碳同位素值都不在蜂蜜正常的碳同位素值范围内,正常蜂蜜的碳同位素值是从负的21.5到负的28,而它们的碳同位素值都不在这个范围内。所以我们可以认定,这些样品里基本没有蜂蜜成份。”
   
   

    所谓的纯天然蜂蜜,居然假到连一点蜂蜜成份都没有。那么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为此,记者专门请教了国家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专家。
   
    “从咱们国家来看,制假蜂蜜大概有三种情况,第一是把淀粉糖浆用无机酸水解之后,加碱调和成适当的酸碱程度,冒充蜂蜜,这是一种最原始的方法,大概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开始兴起的。后来又一种比较先进的一点的方法,就是用所谓麦芽糖浆,也就是所谓的饴糖加些香精、色素来冒充蜂蜜。再有一种方法,就是用玉米转化的玉米糖浆冒充蜂蜜。”国家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李子健介绍说。
   
    在记者送检确诊为假蜂蜜的样品当中,有一个名叫“夏雨”牌,这个样品的取样地在郑州市的万客来食品城。根据产品包装上标明的地址,记者在郑州市新店的铁炉村找到了这个生产窝点。在院子里,记者看见了几个蓝色大桶,这里面装的就是原料糖稀。这里的一个小房间就是假蜂蜜的加工车间。那假蜂蜜又是怎么加工出来的呢?在装糖稀的桶上,两根木棍横在桶口,中间夹着的是一个电动加热搅拌器,它正在对桶里的假蜂蜜进行加热搅拌。据制假人员介绍,加热完了以后,就可以往瓶里装了。
   
    据了解,假蜂蜜就是糖稀加上香料和色素加热搅和搅和就做成了,贴上什么标签就是什么蜂蜜。那么他们的产品都销到了哪些地方呢?
   
    记者:像这些蜂蜜主要销到哪儿?
   
    “夏雨”厂销售人员:全国各地,像河北、山西、陕西这些地方都来进货,周边近的地方都来进货,安徽什么地方都来进。
   
   
   
   
    在记者送检确诊为假蜂蜜的样品当中,还有新郑市天兴红枣食品厂生产的所谓纯天然枣花蜜。这个样品的取样地是郑州市的一个大型超市――世纪联华超市。在新郑市孟庄镇常口村,记者找到了这家企业。走进厂里我们发现,这家企业居然是一家合法的蜂蜜生产企业,在厂长办公室记者还看见了1999年度和2001年度“质量信得过单位”的牌匾,在厂子里,记者很容易就找到了装着麦芽糖浆的大桶,成箱的假蜂蜜就堆在仓库的一角。
   
    记者:这个八瓶装,你给我的价格可以给多少?
   
    新郑市天兴红枣食品厂厂长曹军国:现在你要拿,一件20块。你要是嫌价格高,你要低的,我可以给你低的,我可以给你15块钱一件或者1O块多一点一件,只要不嫌差。
   
    记者:东西是不是一样的呢?
   
    新郑市天兴红枣食品厂厂长曹军国:东西都不一样,我可以给你灌稀一点,水多、灌稀一点就便宜点,灌稀一点我给你对点水!
   
    记者:像你这个生产规模,一个月可以有多少?
   
    新郑市天兴红枣食品厂厂长曹军国:你要多少有多少!
   
    记者:你这个能够产多少?
   
    新郑市天兴红枣食品厂厂长曹军国:我这每12个小时一大汽车。
   
    记者:一大汽车是多少?
   
    新郑市天兴红枣食品厂厂长曹军国:一大汽车就是这种件是1500盒。
   
    记者:12个小时就可以搞出来?那么你这儿还可以呀。
   
    新郑市天兴红枣食品厂厂长曹军国:你看我这儿场面多大,我厂里有几个炉,我原料弄回来以后,你要我便宜我对水,你要我贵我不对水。
   
    这位厂长的经营之道真是令人担心,可是在接下来的调查当中,记者发现的情况就更让人心惊肉跳了。在这些做假企业,做假蜂蜜仅仅是其中一个项目,季节不同,他们生产的假货也不一样。在新郑市铁炉村东头的一个农户的门口,现在还堆着大量的装假蜂蜜的瓶子和不少的产品。那么这一个家庭作坊现在又在生产什么呢?走进客厅就可以看见,几十个人挤在一个不足二十平方米的房间里紧张的忙碌着。这里有人专门负责装袋,有人专门负责封口,有人则负责包装,还有人专门负责贴标签,大家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不一会儿,一个个包装精美的礼盒就做好了。那么他们到底生产的是什么东西呢?奶粉,十三块钱三大铁桶!但是这袋里装的,当然不是奶粉了,它的主要成份是玉米面。
   
    而前面提到的那家天兴红枣食品厂,现在也开始转产了,那他们在干什么呢?
   
    记者:像你这淡季,你不生产蜂蜜干嘛呢?
   
    新郑市天兴红枣食品厂厂长曹军国:生产枣片,就搞点枣片。
   
    在车间中,成堆的枣片随意地扔在过道里,厂长还带着记者穿过过道来到了他们的包装车间。在这里,工人先用裁纸刀将大块的所谓的枣片切成小片,再进行包装。枣片,顾名思义,应该是用枣做的。那么,这些枣片是拿什么做的呢?在他们的生产车间,枣片的加工正在进行,墙角有一口大锅,旁边有几口大缸,锅里煮的、缸里装的就是做枣片的东西。记者仔细一看,原来做枣片用的居然是烂苹果!
   
    造假到了这么一种肆无忌惮的地步,的确让记者没有想到。这些造假窝点做的枣片和奶粉到底有多大的市场占有率,我们还不知道。但是他们做的假蜂蜜却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不管是在当地的批发市场还是在超市,记者都能看见产自新郑的假蜂蜜。
   
    对此,国家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李子健介绍说,通过对一些地方的抽查和调查,从全国来讲,假蜂蜜的产量不下于蜂产品产量的10%,在个别地区,可能假的要占统治地位。它的销售地区在中小城市和农村比较普遍,另外,现在已经不是地产地销了,很有可能是全国销售。所以,一个小厂子出来的东西,可能会分布到全国各地去销售,影响面很大。
   
    蜂蜜有假的,奶粉有假的,枣片也有假的。而这些,都还只是记者发现的,那么没有发现的还有些什么呢?应该说,由于利益驱动,有些不法之徒造假并不奇怪,而这些五花八门的造假在当地并不是什么秘密,生产和销售几乎都是在公开地进行。造假到了如此猖獗的地步,这就不能不让人感到奇怪了。(刘庆生李作诗)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