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终结百年疼痛
近百年来,美丽的香港记录着中国长久的疼痛:根据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历来是中国领土的香港岛和九龙半岛,成为英国女王“后冠上的明珠”。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贯坚持中国拥有香港主权,要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香港问题,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表明了这一严正立场。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与她就香港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双方同意通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
1997——“雪耻年”“回归年”“团圆年”
1997年,被中国老百姓称作“雪耻年”、“回归年”、“团圆年”。
1997年6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
1997年6月,特别行政区政府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7年6月28日到7月1日,香港这个日子,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7月1日0时,中英政权交接仪式那一刻,让中国人深深体会到什么是尊严!
政权交接仪式有三部分
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李树立,1997年他和他的同事樊剑共同参加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礼仪礼宾工作。一直到今天,那激动人心的场景还常常浮现在他们眼前。
李树立说:“因为根据当时中英联合联络小组的一个纪要,中英两国政府共同举办一个政权交接仪式。仪式有三部分,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是双方的仪仗队敬礼,第二部分是双方的领导人讲话,第三部分是升降旗”。
这次政权交接由中英两国政府共同主办,按照最初设想,交接仪程比较原则。由于香港回归的特殊性,在礼宾礼仪上没有任何先例可循,双方在议程细化时出现了分岐。
英方提出用歌星主持
“按照英方的设想,这个交接仪式没有双方主持人,而是采用一些影视明星来主持。”李树立回忆。
升国旗关键环节上出现了最大分歧
对此,我方阐明了自己的原则:交接仪式必须庄重,得体,英方提出用歌星主持的方案自然被否决。在无数次的磋商中,小到背景音乐,大到场地安排,双方谈判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中方礼仪人员既坚持原则,又以开阔的胸襟照顾到双方的利益,巧妙地解决了许多分歧。但是,在能否在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奏响中国国歌,升起国旗这个关键环节上出现了僵局。军乐团的张景山当时多次参与了谈判。
零点零分零秒之争
“他说过,在降英国国旗、奏英国国歌的时候,英国国歌要奏到7月1号零点零分零秒。我就给他讲了,我们都是搞专业的,你的指挥下拍子以后,乐队出音最起码要两到三秒的时间,我接到指令,上级对我的指示就是要确保在7月1号的零点零分零秒,奏响中国国歌的第一个音符。那么,我要在零秒的时候奏响国歌,最起码前面你要让给我两秒的时间,我指挥好下拍子,这样才能确保我在零点零分零秒奏响国歌。当时,他也很不愿意让步。他说我让你两秒钟,我也让你两秒,你在7月1号的零点零分零两秒的时候再奏响行不行?我说这不是我们要谈的问题,这不是我们技术的问题。”张景山说。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团长齐景全说:“我们早奏了,在外交上就不站在公众的立场上,我晚了一秒,我们百年耻辱又耻辱了一秒钟。”
音乐重叠也在所不惜
交接仪式是香港回归的重中之重。而在7月1日零点零分零秒准时奏响中国国歌,升起五星红旗,标志着香港主权的回归。在交接仪式中,军乐团的任务极为重要。许多议程全靠乐队来掌握,为此,在中英双方反复交涉的同时,我方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担任乐队指挥国家一级指挥于建芳等人抱定一个信念,做了最坏的打算,一定要让国歌的第一音符在7月1日的零点奏响:“英国人当时要是故意拖延时间的话,我们也会在零时零秒准时奏响中国国歌,即使两个音乐叠在一起,我们也不管。”
小号手刘保国说:“我们在零时零秒一定要奏响当我们的国歌的音这13个音符。它的技术并不是很难,但是国歌演奏的场所、场合都是非常非常庄重的。因为我们平常都是在半夜零分零秒做了数次模拟演练,我们就在零时零分零秒必须要奏响我们的国歌。”
涉及到祖国的主权和尊严的原则毫不让步,但在枝节的问题上我们的礼宾人员又体现了灵活性。比如,西方的交接仪式进程大多要靠乐曲来转折,而中国的习惯是依靠司仪的宣布。因此,双方商定了采取司仪和乐曲相结合来主持仪式。
“降升旗仪式现在开始”
据外交部礼宾司参赞樊剑回忆:“开始的时候,我们是把司仪的说词很详细的,包括每一个程序当中都有司仪的说词,最后在谈的时候,英方说我要搞成一气呵成的仪式,他不同意很多,其中就删掉了很多关键性的话,当然有一句话我们是坚持的,就是‘降升旗仪式现在开始’最后是保留下来了。”
为使交接仪式庄重、得体、大方,我方第一次采用致敬曲,设置了礼号手,还专门为此指派军乐团国家一级作曲王和声普了曲子,这都是过去是从未采用过的做法。“庄严、肃穆、神圣、雄伟,这几个形象是代表国家军队的民族形象。在这个时候,要在短短的十几秒钟充分体现出来。”王和声说。
军乐团的号手张辉说,为这次香港回归,还专门定做了小号上挂的国旗,这样,管子拉长以后,声音会响一些,而且越在远处听,声音越好听。
仪仗队互致敬礼的“致敬曲”
整个交接仪式的议程均是以秒来衔接,为了应付各种突发情况,我礼宾人员在司仪的讲话速度、护旗手入场等事项上设立了时间调控点。
6月30日晚23点42分20秒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开始。仪仗队互致敬礼,中方演奏致敬曲。
现场加快速度 挽回宝贵时间
此后是查尔斯王子致辞。由于现场语速过慢,以至于超过了为他讲话专门留出的富裕时间,拖后了30多秒钟时间。如果得不到及时补救,就不能保证按时在7月1日的另分零秒奏响中国国歌、升起五星红旗。为此,中方的司仪除了加快了主持速度以外,采取了紧急的应对措施。
“我们迅速地按照原来的预案,加快了这次香港地区护旗手的入场时间。”外交部的李树立谈到当时措施时说。
张景山也描述当时情形:“双方的护旗手和双方警察入场,在这两批入场的时间上,他把时间追上来,所以他的指令,告诉英国的音乐总监,说你奏英国国歌,降旗、升旗仪式现在开始,他们的国歌实际是提前14秒就演奏完了,在仪式开始之前,我拿了四快秒表,绝对是按照一秒,甚至比秒更精确都完全准确的。”
军乐团的指挥于建芳也发挥的恰倒好处:“我掌握读秒的时间,他读秒按照节奏来读,55、56、57、58,在58秒半的时候把拍子提起来。”
掀开香港历史的新篇章
有效的调控,挽回了宝贵的时间。23点59分,英国国歌奏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国旗和港英旗帜徐徐降下。
1997年7月1日零分零秒,雄壮的国歌乐曲准时奏响,伴随着乐曲,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会展中心冉冉升起。
1997年7月1日零时4分,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走上讲台,发表讲话,宣告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他的讲话为政权交接仪式划上了圆满的句号,香港的历史从此掀开了光辉的一页。
1997香港回归,1999澳门回归,中国人一次又一次感受到一个强国的尊严。
发展两岸关系、期盼和平统一。走进新时代的中国人,正期待着台湾回归这个真正意义上的“合家团圆”。(文/翟树杰 弓立军 杨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