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收回国门的钥匙——庆祝建党八十周年焦点访谈特别节目之三 |
|
 |
|
把国门的钥匙放在自己的袋子里
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得到的“战利品”仍然是领土和主权的丧失;在洋人眼中,弱国贫民根本没有尊严可言。从1854年设立洋关制度以来,旧上海海关第一个落入列强手中,象征国家主权的海关就一直被外国人所掌握。洞开的国门,流失掉的不仅仅是关税,还有比巨额关税更宝贵的——国家尊严。
1949年,人民战争节节胜利。5月25日,解放军进入上海;5月27日,上海解放。新政府接管上海海关。失落90多年的海关管理权,终于回到了中国人民手里。
1949年10月25日,那同样是一个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日子:这一天,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在北京宣告成立。新中国领导人郑重宣告:“我们已把国门的钥匙放在自己的袋子里!”
钟声依旧——但敲钟的是上海市军管会
几十年来,上海海关钟楼传出的钟声日复一日地飘荡在外滩的上空。1949年5月30日,钟声依旧,但是,在这个日子,上海海关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上海市军管会接管了上海海关。上海海关终于结束了被洋人控制的历史。
忆起这段扬眉吐气的历史,今年91岁、1934年就进入上海江海关工作的上海旧海关职员陶源深老人,按奈不住自己的兴奋:“海关由自己来管,不是由外国人来管,这个是最大的高兴!”
“是不简单的。历史上一直是外国人管的,现在完全是我们中国人管的,中国自己管自己,这个事,大家心里非常高兴。”他说。
窗户玻璃上的洋人名字
1685年,清政府在今上海奉贤设立江海关。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倍受列强凌辱,连象征国家主权的海关也被洋人所把持。1854年,上海江海关建立洋关制度,之后一直到1949年近百年的时间里,江海关就被英、美、法、日等列强所控制。
在上海海关大楼的401房间的窗户玻璃上,至今还能看到一个用英文刻的名字:F.W.MASE,这个洋人的中文名字是梅乐和,英国人。1925年到1929年,梅乐和任上海江海关的税务司,相当于现在的关长。1927年12月19日,梅乐和搬进刚建成的江海关大楼401房间,洋洋得意地用戒指上的钻石在窗户玻璃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成了洋人把持中国海关近百年历史的最为形象的见证。
日本人穿着马夹偷中国银元
上海旧海关职员陶源深老人回忆道:“他们(洋人)是总头头,中国人是小不拉子,头头就要管小不拉子,小不拉子就要听头头的话,当时海关的戒备很森严。”
国门的钥匙被洋人把持,海关成了为列强推行殖民统治而服务的工具。最让陶源深老人不能忘记的是他睁睁地看着日本人明目张胆地走私中国的银元:“银元是不准出去的,可他们日本人就放在人的身上,装在马夹或者衣服里穿在身上,重得走路都走不动了。上船的那个梯很难走的,特别是这些穿着银元马夹的,他走路就更困难了,我们在码头上上班看了,也是痛心的不得了啊。就把我们国家的财富偷出去了,心里头愤恨,可是也没有办法!”
共产党快一点来吧!
1949年初,三大战役的胜利,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此时的上海江海关虽然仍在洋人的控制之下,但是,江海关的地下党已经悄悄地行动起来,成立了迎接解放的接管小组和党团小组,姚寿山当时担任党团小组的副书记。“任务呢,接管小组搜集资料,准备接管。党团小组尽量发动群众,经济斗争要转入政治斗争,迎接解放。这个给积极分子一讲好,他眼睛就亮了,对国民党政府已经是没有信心,这个是早应该垮掉的,共产党早一点来吧,快一点来吧!”他说。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过长江的人民解放军,对已经溃散的国民党军队进行追击。此时,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的是美国人李杜,1949年4月,李杜黯然离开上海。5月3日,解放军主力逼近上海。
海关地下党在行动
陶源深老人说起临解放那几天的情形:“当时在共产党没来以前,心里也是害怕的,不知道共产党军队来了以后怎么样。”
地下党里边的秘密江海关党总支,下班时通过党员发匿名信。一般都是油印了以后,在纸上面附一封信,把党的政策、把接管的要求、解放军的纪律这些都写明,叫他们安心,塞在中上层职员办公桌里边抽屉里边。结果,这些人第二天天早晨来一看就明白了——原来海关里边也有地下党。
“解放前夕,地下工作者做了很多工作,所以那个时候不但已经对解放军没有疑虑和疑心了。而且那个时期还希望解放军快点来!”陶源深说。
5月12日,人民解放军发起上海战役。此时,上海江海关已经成立纠察队、人民保安队,保护海关关产,维持秩序,迎接解放。海关人民保安队,当时的具体职责是纠察社会治安,看是不是有特务,或者是流氓、散兵等在搞破坏。
5月24日,解放军前卫部队攻入上海市区。“当时那天(25号)晚上三、四点钟,一听到枪声以后,我晓得了--已经接触了!就是国民党和我们解放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接触了。”姚寿山回忆道:“到了五点钟左右,声音没有了,我晓得——定下来了!”
5月25日, 上海苏州河以南解放。当日凌晨4点半,海关大楼挂出了巨幅标语,钟楼上升起黄浦江畔第一面红旗。
“欢迎解放军解放大上海”
提起这面红旗,姚寿山老人深情地回忆说:“3月份 4月份这个时候,就已经告诉地下党员了,主要就是告诉我--准备做红旗。组织上的同志说,你48年12月份才结婚的,你家里当时有送的红的喜帐,把这些红的喜帐交给地下党员,拼起来通过缝纫机匝了以后,做了一面大的红旗。单单一个红旗,那用什么标记呢,殷志强同志跟我商量。他说做什么呢?我说,我们是不是可以采取当时苏联的镰刀加斧头,是不是用这个标志?他说对!再加上这个!”
据姚寿山讲,挂红旗和标语时也是有惊有险:“那个长幅标语,白布凑起来了以后,就拿到海务科的办公室里边放好。晚上地下党员在上面写的:‘欢迎解放军解放大上海’。到5月25号早晨,我们这一带都开始解放了,苏州河北面那边还是国民党,外滩公园那边也有国民党,一看我们在这边挂了,他们就从那边打子弹、打枪来了。不过,挂那个标语没有受伤。这个红旗跟长幅标语终于还是挂下来了。”
“红旗就挂在这个钟楼顶上,这个旗杆,就是现在国旗那个地位。真是叫解放区的天,明朗的天。25号那天,天晴的哎呀,心情舒畅!”说起那一天,姚老仍旧禁不住心潮澎湃。
百年国耻 一朝洗雪
5月27日,人民解放军长长的马队踏过了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上海宣告解放。
5月30日,上海市军管会代表接管江海关,在海关大楼召开接管大会。这个日子,成为上海江海关近百年历史中最有意义的转折点。姚寿山深情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没有新海关。这个洋员、洋总税务司这个职务,从此连根拔掉。经过一百多年,我们大门的钥匙被洋人拿在手里边。现在,这个钥匙还到我们人民手里边了。大家都是很开心,海关我们要真正地把守国家的大门,真正是做一个国门卫士,心里很高兴!”
1950年2月16日,江海关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1949年6月到1950年底,上海海关共查获走私案件3795件。
如今,在上海海关大楼401房间,这个当年洋税务司的办公室里,办公的是新中国的第九任上海海关关长。
中国人民扬眉吐气
50年代的中国,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扬眉吐气”。海关和租界的收回;治外法权的废除;一个真正独立的主权国家建立了起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1971年10月25日,中国经过了20多年的不懈斗争,终于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终于又坐在了联合国大会的代表席上。
……
1972年9月29日,中日建交;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
……
迄今为止,中国已经与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主权独立,国力强大,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的社会主义强国。(文/王同业 杨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