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陈国花是四川省一家企业的退休职工,三年前她搬到了深圳的女儿家。她刚搬去的时候,还不知道电脑究竟是做什么用的,而现在在女儿和女婿的熏陶下,她很快便与电脑结了缘,电脑已经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您觉得电脑在您的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吗? 陈国花:用处可大了,你比方说,现在都兴炒股票,有时间我爱去看看股票,在电视上也有,但是看不着不方便,在电脑上只用一敲就行了,看着很方便。还有就是在上面可以看到很多小电影,可以和我们这样的老年人聊聊天。 记者:就是和其他的老人在网络上聊天吗? 陈国花:对。可以聊聊天,我觉得这个很方便。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去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543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60元。2001年,深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43400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544元,全国率先进入了小康社会。与13年前相比,深圳市的信息化建设发展得尤为迅速。 李郑祥(深圳市信息化办公室):13年前,深圳可以说是一个新兴的城市,不要说电脑了,大家连电话装得都比较少。据我们了解,过去的时候差不多4个家庭才拥有一部电话,而且装起电话非常困难,大家都要申请,要排队,而且初装费要6000多。那个时候我们根本想不到13年以后,现在大家变化这么大。根据我们的计算是每100户家庭有250部左右的电话。而深圳的手机拥有量,我想应该是在国际上最高的,是每100人有90部电话。据我们统计,到去年底,深圳是每100户家庭就有71部电脑,而且有大多数都上了互联网,而其中20%实行了宽带的接入。 领先全国进入小康之后,深圳市确定了这样一个目标,就是用信息化来推动实现现代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深圳市的老百姓正越来越多地享受到由此带来的便利。 深圳市民:我觉得传媒发生了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 深圳市民:特别是计算网络这方面的媒体发展是特别快。 深圳市民:一张银行卡绝对可以走遍深圳了。 深圳市商场工作人员:我们在1997年底,网上购物的销售额仅仅只有50万,这几年一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到了去年底已经达到了700万。 在深圳市的许多公共场所,随处可以看到一种新兴的便利服务社区,“议程”便利站。人们只需轻轻点击它的界面栏目,便可以得到相应的服务。 记者:您这是正在查询信息是吧? 深圳市民:对。我在查询一些招聘工作信息。 记者:找工作的。 深圳市民:对,对,对。先看一看最近的行情,然后找一找,我是做经营管理的,想在这上面查询一些信息。 记者:找到有用的信息了吗? 深圳市民:对。查到了很多公司,感觉非常方便,有联系人,有联系电话,你可以记下来,然后我准备回去就跟他们联系。 记者:请问小姐,能不能告诉我,你在查询什么信息啊? 深圳市民:我是查询房屋信息的。 记者:求租房子。 深圳市民:对,是。因为在这附近想找个房子。 记者:离单位近一些的? 深圳市民:是。因为我们公司搬到这边来了,在这附近找个房子方便一点。 记者:找到合适的了吗? 深圳市民:现在我刚刚查了一下上面的信息,不是很合适。我想把我的信息发布上去。 记者:也可以把你的信息发布到这上面去? 深圳市民:是。 记者:您在这台设备上买的是什么票啊? 深圳市民:我刚才买的是一个钓虾场的票,休闲娱乐。 记者:钓虾。 深圳市民:我们这儿这两年兴钓虾场,周末就跟几个朋友去玩,买好票就不用去排队了,特别方便。而且这个票价也稍有优惠。 肖友良(深圳市亿城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这个便利站)不仅有信息查询的功能,而且可以进行信息交换,包括数据的上传和下传。在这个便利站上,可以办各种各样的事情。还可以实现交易,老百姓用中国银联的银行卡就可以在这里实现支付,而且现在可以取得各种各样的票券,转帐、买票、购物、炒股,这些事情都可以办。 如今,深圳市的高速宽带骨干网已基本建成,信息化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覆盖率,以及每千人拥有报纸的数量,都是衡量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信息化进一步展开,这些传媒正在越来越紧密地和高新技术结合在一起。 杨庆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司长):随着经济社会各方面信化的高速发展,我国传统的传媒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媒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我们了解到,全国一万多家媒体,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家上了互联网。 信息化进程的突飞猛进,深圳市的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的规模日趋扩大,内容更加丰富,深圳市民的小康生活也由此变得丰富多彩。 李丽(深圳市文化局广播电视处):13年前深圳只有一座电视台,只有一套自办电视节目,每天的播出时间只有14个小时。现在我们有两座电视台,虽然电视台增加的数量不多,但是我们有10套电视节目,这10套节目,每天的播出时间已经达到了140多个小时。 1989年,深圳广播只有两套自办节目,每天播出13个小时,现在深圳广播则有四套节目,每天播出78个小时。那么在信息化的推动下,不久的未来人们的生活又将是怎么的呢? 深圳市民:现在实现了电脑化,人们在很远的地方都可以聊天,都可以打招呼。不知道以后的媒体可不可以做到传递感觉,如果人们之间互相关心的话,鼠标就能把这种关心真实地传递出来。 深圳市民:比方说在回家的路上,通过一种口令上网,就可以选择一个菜单,然后点击我所需要的一种菜式,回到家里,我就可以享受一顿美味的美餐。 记者:不用你自己再做饭了。 深圳市民:是的,这样就会更加便利。 曾剑秋(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未来信息化的发展,肯定会要依托于“三网”的融合:一个就是广电网,广播电视网络;第二个就是计算机网;第三个就是通信网络,从技术方面来看,这三个网络未来要融合在一起。 信息化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把目光投向广大的西部地区。毕竟没有西部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全中国的现代化。 杨庆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司长):沿海发达地区和广大中西部地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有力的措施,这几年通过实施西新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扩大了西部西省的广播电视的覆盖。同时中西部地区实现了10万多个农村村村已经通电视,使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加强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了农村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十五”期间,深圳的信息化建设锁定了新的目标,就是努力把信息化推进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把深圳建设成为用信息化加速实现现代化的示范城市。达到这个目标,深圳还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呢? 朱建国(深圳市信息化办公室):我们信息化水平虽然在全国的指标是第一的,但在资源整合上,推广应用上同发达国家还是存在一些差距的。因此我们最近在大力推进信息化过程中,主要是做推进企业的信息化,推进社会各个领域的信息化。我们目前老百姓基本上都用上了互联网络,但我们还想在这方面有更大的开发,特别是“一站式”的服务,使老百姓能够更多地享受这个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实惠和方便,在这方面做一些文章。 今天我们在深圳可以看到,互联网络、媒体信息遍布深圳的车站、机场、商厦等公共场所,随时为市民提供网上交易、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等各种服务,同时全市80%的政府机关已经建立了对社会开放的网站,发布信息、公开办事,把信息服务送进了千家万户。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国家信息化的整体发展,势必给我们的小康赋予更多的丰富多彩的新内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