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焦点访谈 > 焦点故事

《焦点访谈》:喜人的数字


    过去我们老百姓见面常常问候一句,“你吃了没有”?不过,近些年,这样的问话越来越少了,因为在生活中吃的问题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了。有一个比较专业的名词叫做恩格尔系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呢?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一般国际通行是消费中间,用于吃的比重叫做恩格尔系数,这个指标来衡量。国际上一般说,在70%以上那是绝对的贫困,60%左右是相对贫困,50%—60%是基本的温饱。我们在改革之初的时候,1978年的时候中国民众在农村70%左右都是用于吃的,城市里面60%用于吃的,所以比较高,一大半以上用于吃。到90年代初期,80年代末期的时候,农村居民吃的比重还占60%以上,城市民吃的比重也在50%以上。而到去年年底,农村吃的比重已经降到了47.7%,城市居民吃的比重降到37.9%,都是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如果说短短13年中间,有一个巨大的跨越,我想就是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贫困向相对宽裕实现这样一个重大跨越。
    十多年来,在我们百姓的消费支出里,用于吃饭的比例之所以越来越小,并不是人们吃的差,相反看看我们的餐桌就会发现,人们在吃得饱以后,现在追求的是吃的好和吃的精,对于人们餐桌上的消费比例也有一个统计数字。
    邱晓华:一般的主食就是粮食大米、面粉消费数量是明显减少,用于副食,比如肉、禽、蛋、菜、水果的开支明显增加。如果用数字表示就是,那个时候主食比重一般都在40%—50%,50%—60%,而现在反过来了,大头是在副食方面,就是60%以上是副食了。
    有关数字表明,近五年来,人们食品消费中的动物性食品消费增加明显。那么,在人们吃的越来越好的同时,恩格尔系数为什么会大副降低呢?从统计数字上我们能看到的是,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我国食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另一方面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明显增加。
    邱晓华:有这样几个数字,1989年的时候,农村居民的收入每个人才刚刚到601块钱,年收入。去年已经达到了2366块钱,如果扣除物价的话,平均总的增长幅度是62%。像1989年的时候,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才刚刚过1000块钱,达到了1376块钱,而到去年年底已经达到了6860块钱。名义上增长了4倍,扣掉了物价,实际上收入增长2倍多,因此确实感觉到,老百姓的钱袋子在鼓起来。到去年年底,中国民众的金融资产,包括的储蓄、包括手上拥有的现金,包括拥有各种各样的债券,包括拥有各种各样的股票,加在一起到去年年底达到了11.2万亿人民币,其中储蓄是7万3千多亿人民币,到现在城乡居民的储蓄已经超过了8万亿,又比年初增加了9千5百多亿,确实民众开始变得富有了。
    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大副下降的背后,又表明了什么呢?它显示着,我们过去以吃饱为标志的温饱型生活正在向以享受和发展为标志的小康型生活转变。这种变化在我们每个人身边都可以看到。人们常说,衣食住行,在丰衣足食后,人们常想改变的就是住房了。我们在采访中看到,近年来,人们住房的变化尤其显著。广东南海东二村10年前的房子,是他们去年落成的农民公寓。今昔对比,落入农民公寓的村民感慨万分。
    广东省南海市桂城区东二村村民唐杭九:想都想不到呀,这个地方真是,谁都想不到,变化这么大。
    其实我们走到各地去看,这种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包括生活条件的改善都非常巨大。
    邱晓华:确实统计数字也表明,在13年前,城市居民的人均住宅面积才6.7平方米,农民才17.8平方米,到现在城市居民已经超过10平方米,农村居民超过25平方米,确实比较显著的改善。
    近年来,与居民住房同时变化的还有交通和通讯。过去人们常说的出行难,近年来随着公路、铁路和航空的发展,得到了改善。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中,显示出的食品比重的降低,使得了人们有更多的闲钱去投向其它地方。过去,轿车、手机这类被视为奢侈的消费品,在近几年中都以成倍的速度增长着,这些都是在迅速提高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邱晓华:高速公路在过去的四、五年中间,由于实施积极产产业政策,国家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就在过去的四、五年中,我们的高速公路到去年年底达到了一万九千四百多公里。
    主持人:这在实际上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
    邱晓华:现在我们在世界上已经排名仅次于美国,总长度是第二的。像电话到目的为止,固定电话的用户已经超过了两亿户,移动电话已经超过了一亿八千万户,我们都在世界上面排第一位。
    今天的生活好了,人们就会更多的想到明天,希望明天更好。教育便是明天的希望。调查显示,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人们对教育的投入在不断提高。这里包括对孩子的教育和成人的再教育。在很多家庭里,教育投入已经成为最大的一笔开支。由于近年来国家和个人都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使我国的教育状况迅速改观。
    邱晓华:这几年国家高等学校扩招,短短几年中间,我们大学生的人数明显增加,入学率在十年前,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也就是10个左右,现在超过了30个,说明这明显不一样。现在在校的高等学校的学生人数超过600万,相比过去的一、二百万明显增加。
    :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农村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进一步充实。我们在农村采访时看到,不但农民的物质生活和文体活动日益丰富,而且富起来的农民的精神世界也日益更新。在城乡居民中,走出家门,甚至走出国门去旅游已经成为今天的一种生活时尚。
    邱晓华:人们外出旅游的多起来,像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全国民众在国内旅游的人次,也就是2亿多人次,现在是7亿多人次;在出国旅游的人次只有二、三百万人次,的去年超过1000多万人次,这种变化就是反映了人民生活丰富多彩,确实在向全面提高自己,改善自己的方面发展。
    可以说,通过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不仅让我们明显感受到了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足,而且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繁荣。
    主持人:恩格尔艺在这几年大大下降下来了,这个数字和世界上发达国家或者是比较发达国家相比,这个比较怎么样?
    邱晓华:我们来把眼光看向世界,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像美国、日本这些最发达国家,人均收入过3万美元的国家,一般吃的比重在20%以上,还要更低一些。一般来说中等发达国家在30%左右。现在看我们的城市居民,基本上接近中等偏下的水平,农村居民当然说,与发达国家的比较差距还大一点。我想十几年,由百分之五十几到四十几,由五十几到三十几,这种大幅度下降意味着这十几年,确实中国民众的消费水平、质量有了一个质的改变。
    主持人:这一组数字可以看出,我们生活水平不但是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质量也得到一个很大的提高。
    邱晓华:我们回顾十几年的变化,可以说我们中国人的生活质量上了一个历史性的大台阶,我们告别了这种比较贫穷的时代,进入了一个基本达到小康。而且城市居民已经向相对比较宽裕的阶段迈进,应该说上这样一个台阶,而且从整个国家的情况来看,我们开始进入了一个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在享受今天生活美好的同时,人们满怀信心的迎接美好明天。
    邱晓华:我们完全可以理由相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将进一步、全方位提高,我想这是我们完全有理由来预期的。从眼下来看,我们老百姓对自己的生活、未来也是充满着信心的,比如我们有一个指标,叫做消费者的信心指数,它对未来、对国家宏观经济的前景综合起来看的,从目前看,从近几年来,都是比较高的水平。今年来来消费者信心指数一直在比较高的97,这样一个高位上面小幅度、平稳上升。不仅是我们自己调查,一些国际组织,比如说万事达,它也对亚洲地区做调查,根据他们的调查,在目前中国的消费者信息指数在亚太地方也是居于最高的水平。在这上面,信心支撑了今天的中国,信心也将继续支撑未来的中国。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