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焦点访谈》:铲除“垃圾猪”——加大整治力度 规范市场秩序(十九) |
|
 |
|
主持人(方静):为了让城乡居民长期吃上放心菜、放心肉,从去年的4月份开始,农业部启动了一项《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计划用5到8年的时间,计划菜篮子解决餐桌污染的问题,全国各地也制定并采取了各种相应的措施,对于农产品实施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质量安全检查监控。老百姓菜篮子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最近记者在沈阳市采访时发现,一些养猪户和屠宰厂却变着花样养起了垃圾猪。 一段时期以来,为了降低养猪的成本,一些地方出现了用垃圾养猪的情况,人们把这种猪称为垃圾猪。由于这种猪会给人的食用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国家明文规定,禁止用垃圾做饲料。在沈阳市有关部门就加大了清理整治拉圾猪的工作力度,用垃圾养猪的状况得到了改善。 但是,近日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一些养猪户却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养起了垃圾猪。这里就是沈阳市阳世乡的大坡村,记者在采访中看见,家家户户用来养猪的就是这样一些东西。 养猪户:这是昨天下午取回来的,今天喂。也有取饭店的,也有工地的,还有学校、单位食堂的,还有他们个人捡回来的。 记者:还有捡的呀,到哪儿去捡呢? 养猪户:就到市里边去捡。 记者:垃圾站呀? 养猪户:不是,就是市里面。 记者:垃圾箱里? 养猪户:嗯。你像这饭,都是从工地里取回来的,你看,喂饲料咱也没喂过,没总结过。 这个养猪户告诉记者,他们用来养猪的有泔水,也有从垃圾箱里捡来的食物,但即使这样,他们也不认为自己养的是垃圾猪。 养猪户:去年就说,垃圾猪,它就不属于垃圾猪,它是正经饭店剩下来的饭。以前养猪,哪个单位养猪,不都是食堂下来的剩饭剩菜。 其实,记者采访中看见,就泔水来说,饭店倒入泔水桶的也不光是剩饭剩菜,还有从地下扫来的垃圾以及洗菜洗肉的生水,这样的泔水混合垃圾放上一夜再来喂猪,其实已经是有害的。为了能使这样花不了多少本钱的猪养下去,养猪户和政府有关部门兜起了圈子,白天查得严就晚上拉,夜幕下的沈阳城,记者就看到了这样的一些车。 据了解,在沈阳养垃圾猪的地方除了阳世乡外,还有一个叫八棵树的地方,有个大型的垃圾场,那里的养猪户依托这个垃圾场也养起了猪。前不久,沈阳市有关部门清缴垃圾猪时,全部取缔了那里的黑猪窝。现在那么的情况又如何呢?记者决定去探查一番。 初来乍到,看不出这个封闭的垃圾场里有什么异常现象,但是,翻过这个高高的垃圾场,再往里走,发现背后竟然有成群结队的人在垃圾堆里翻捡着什么。见有生人来访,两个头头模样的人便始终跟着记者。 记者:这能捡啥? 垃圾场管理人员:这里头破瓶子、破纸壳子、破塑料袋。 然而,记者看到,他们捡的却大多数是残羹剩饭、烂菜瓜皮。 记者:捡这玩艺干啥? 捡垃圾者:捡那玩艺还能干啥,喂鸭子、鹅。 记者:喂鸭子、鹅,鹅吃那玩艺儿? 捡垃圾者:能不吃吗? 记者:猪吃不吃? 捡垃圾者:猪不吃。 记者:猪为咋不吃? 捡垃圾者:那我不知道。 国家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明文目前规定,垃圾是不允许做饲养的,也许是知道自己的行为违法,加上当地有关又重点整治过,他们对外很警觉,不仅捡垃圾的地方隐蔽了,对捡来的垃圾也绝不说是喂猪的。但这个谎言很快被周围的居民揭穿了。 记者:他们捡这个垃圾全都是喂猪的呀? 垃圾场周边居民:是。 记者:这一片养猪的多吗? 居民:哎呀,老多了,那外地来的全都是养猪的。 当地居民:东边有一个,西边有一个,都喂垃圾。 记者:哪的垃圾? 居民:就是八棵树的垃圾。 跟着一辆垃圾车,记者走入一户养猪的人院子,这个院子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垃圾场,捡来的垃圾倒进锅里便成了饲养。 养猪户:喂泔水。那你不相信就不可能。 记者:这里面还有那个啥呢? 养猪户:塑料袋。 那么用这样的泔水和垃圾养猪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业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克斌博士:我们讲垃圾堆里边的东西,有些是从饭店出去的,有些是死亡的动物,有些还可能污染了人的排泄物。如果猪吃了这些东西,垃圾里面有些有毒有害的物质,通过猪体的富集,最后通过人的消费进入人的身体,那么,会影响人的健康。 由于用垃圾和泔水养的猪可能会给人的健康带来隐患,近年来,许多地方都加大了对垃圾猪的监督检查和整治力度。但是,在泔水和垃圾养猪本小利大,甚至根本不用花本钱的利益驱动下,一些人还是想方设法逃避检查,偷偷摸摸养起了垃圾猪。那么,这些垃圾猪会通过什么渠道送入市场呢? 记者:那你喂的猪往哪儿卖呢? 养猪户:有收的,就是有些收猪的,收完猪送往屠宰场去宰。 据知情者透露,阳世乡大坡村和八棵树一带,有几个专门的收猪人,这一带猪通过他们收去屠宰后,再批发到市场上去。 为了进一步摸清内幕,记者以生意人的身份找到了一个叫苏玉清的人,这个人就是在阳世乡大坡村和八棵树一带长期从事收猪和批发猪肉的人。当记者提出要去他屠宰生猪的地方看一看,他把记者带到这家屠宰场。这家屠宰场的门槛上赫然写着:沈阳市于洪区万嘉生猪屠宰场。那么,这家屠宰场能把住检疫关吗?收猪人苏玉清和这家屠宰场的管理人员向记者的一番表白,让记者的心悬了起来。 收猪人:死猪到这儿也能屠,垃圾猪也能宰。啥也不用说了,知道不?我大姐在这儿呢。 屠宰厂管理人员:话别点透,兄弟什么话别说,因为是朋友,这个关系已经建立在这里了,人都是以诚相待。 施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是国家为保障群众吃上放心肉的重要手段,作为屠宰厂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检疫人员应严格行使检疫和监督的权力。那么,这个屠宰厂的管理人员说的“以诚相待”是什么意思呢?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事情究竟会怎么样? 屠宰员:准备开始了,准备开始了,拿电把它电死了,电死以后,拿开水一烫。这是打毛机。 记者:打毛机,那很正规呀。 屠宰员:一天宰两百头猪。 宰猪的过程很快就完成了,接下来该是检疫了。 检疫员:受什么呢?受于洪区动物检疫所的委托,它这个猪肉合不合格都你说得算。 按照国家规定的检疫检验标准,生猪要宰前检疫宰后检验,其中包括检验头部、颌下淋巴结,及口鼻蹄、皮肤、长毛淋巴结,还要进行肉检悬毛虫,显微镜检悬毛虫,肉体初检、肉体复检,屠宰加工、质量检验,最后再盖其合格章时,还要进行再检验,但是在这里,我们却迟迟没有看见这些检验程度。对此,这个检疫员却说了这样一套理论。 检疫员:这个猪它感染上病,是个别的,不是普遍的。你看这猪一来就没有什么毛病,哪儿宰都一样,他要抓病猪,它就是有病的,他要不抓病猪,它就是没病,就这么个道理。 记者:这个是已经好了,这个猪就可以盖戳了。 检疫员:对,这个猪现在就可以盖戳了。这个猪检疫合格了。这是肉检,这是编号,一至三至四至五。 记者:这个是定点猪。它是哪个厂子宰的,这个就可以畅通无阻了。 生猪检疫检验应执行的标准在这里一项没做,就给猪盖上了验体合格证,所以我们无法确认,刚屠宰的这一批猪是否就是垃圾猪,但放松的轻微无疑会为病猪混入市场提供可疑。面对记者的不解,这个屠宰厂的承包人把记者叫到屋外说了这样一番话。 屠宰厂管理人员:他(检疫员)都归咱们开支。 据了解,这个屠宰厂每宰一头生猪要收取7元左右的费用,为了争取猪源,他们不惜放松为生猪的检疫,对有关部门的检查,他们每次也能设法逃避过去。 记者:这个地方没人来检查。 屠宰厂职工:来查过都没赶上。 记者:都没赶上。有没有出过事? 屠宰厂职工:没有。 主持人(方静):虽然我们刚才在节目中看到一系列令人不安的内容,但是你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这几年随着国家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和对肉类各个环节的生产整治力度的加大,肉制品整体的质量是在不断地提高的,但是,个别地方的垃圾猪的生产却没有彻底根除。这些不顾人的身体健康,喂养垃圾猪的人员固然令人气愤,但是更令人气愤的是个别屠宰厂玩忽职守,检疫人员为了私利放弃原则,为病猪流入市场打开了大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