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焦点访谈 > 焦点故事

《焦点访谈》:税费改革 德政之举


    几年前,一位在甘肃省的农民辛勤耕耘一年,等卖完粮食扣去生产成本后,所得的收入本来就不多了。但在这个时候,还有各种必须要上缴的税费,更加使他不堪重负,可以说农民负担过重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的一个焦点问题,它也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从2000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在安徽全省和其它省份的一些地区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这项工作目前已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的成果。
    背着沉重的税费上路,农民们举步维艰
    在甘肃省泾川县荔铺镇的牙窑村有一位农民叫张生明。几年前,张生明一家6口种了6亩多地,当时家里还没有什么副业。张生明告诉记者,他们一年只种一季粮食,当地小麦亩产大约500斤,价格在250块钱左右。但这并不是张生明的纯收入,他说:“在250块钱里面刨去种植、农药、化肥等投入下来后得190块钱,结余是60块钱。就这60块钱也不是真正的纯收入,这个60块钱里面还没算上缴税费呢,这上缴各种税费下来以后,一亩地还剩将近70多块钱到80块钱。那么农民一年种地下来以后,就是把这力气刨过,啥都不算,到头来以后还得亏二三十块钱。”
    辛苦了一年没什么收获,收费的项目却还在增加。在1998年,张生明和村民们就负担过重的问题向上进行了反映。而甘肃省泾川县荔堡镇党委书记左明芳认为当时农民负担沉重的主要原因是平摊农业特产税。
    据了解,当时泾川县农民负担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和“三提五统”。“三提”是指公积金,公益金,村级管理费,“五统”是指九年制业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和村级道路建设。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上的公益事业,比如修建学校、道路、水利等方面的集资,同时部分乡镇在收费方面也不太规范。背着众多税赋与收费的农民在前进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税费改革,让农民轻装前行
    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了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作为试点省份的甘肃省把泾川县列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之一。这项改革的主要内容便是取消“三提五统”以及屠宰税等多个收费项目,农民只需交纳农业税及其附加。从此张生明和乡亲们的负担减轻了,干群关系也变得融洽了。
    张生明说:“2000年在我们这里搞了税费改革试点,只缴农业税及其附加。1999年我们家负担人均76块钱,通过税费改革以后,2000年我们负担45块5毛钱,2001年也负担45块5毛钱,那么今年已经到了2002年了,发下来的通知单看了以后,还是45块5毛钱。”
    据统计,税费改革之后,泾川县农民人均负担已经从改革前的98元减到了60元,随着泾川的试点工作取得成功,从今年开始,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已在甘肃省内全面展开。甘肃省副省长吴碧莲说:“甘肃作为西部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由于自然、历史、经济这些原因,长期以来农业基础脆弱的问题,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我们非常珍惜农村税费改革这个契机。”
    甘肃省财政厅厅长苏志希:“我们在经过精心测算、周密地安排以后,确定的全省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方案中,整个减轻农民负担的总水平在30%左右。那么在我们这之前,我们5个县进行了先行试点,那么试点县的减轻农民负担的幅度达到32%以上,所以农村税费改革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和欢迎。”
    如今泾川县农民张生明又承包了1000多亩荒山,并和乡亲们办起了养牛场,他对前途充满了信心。而在今年刚刚开始税费改革的甘肃省秦安县蔚林村,记者见到了一位果农。谈到税费改革,他高兴地说了一段快板:税费改革到我家,蔚林社员感激党,家家生活过得美,电灯电话自来水,一日三餐不缺菜,洋芋茄子加肉菜。真是好吃啊。!
    最大的愿望:减负不要反弹
    农村税费改革直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融洽了干群关系,而在负担降下来之后,人们最大的愿望莫过于负担不再反弹。
    在河南省记者了解到,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中共河南省纪委、省监察厅向全省公布了《违反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加重农民负担行为党纪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还明确规定了“五不准”。
    这“五不准”为:
    一、不准擅自丈量土地和扩大计税面积
    二、不准在税费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擅自提高常年产量
    三、不准规反规定向农民集资摊派。
    四、不准把“一时一益”和农业税同时增收,以防止搭车收费
    五、不准变换名目提前使用义务工,尤其不准以资代劳

    除此之外,河南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还通过设立热线电话,明察暗访等方式直接倾听群众的意见。
    贴在墙上的退款单
    在河南省郾城县城关镇古城村,记者向一位农户了解今年的负担情况,而这位农户却让家人拿出了一张退款条。农户看着退款条念道:“税费改革有关政策,以现金形式全部退还于你,大写人民币壹佰伍拾元,望签收,收款人罗自申。”
    这张退款条是从何而来呢?原来在今年2月,当地为了修路曾要求农户捐款,对于群众来说,修路是好事儿,可捐款又的确是一个负担。河南省郾城县城关镇村民胡新国说:“为了修这条路,我们捐资四个人200块钱。这给我们经济上也造成了一定的负担,虽然数额量不多,但是我们现在如果挣的话也相当困难。”
    一些群众就此反映,既然今年全省搞了税费改革,为什么还要捐资修路呢?省领导闻讯后立即批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把收得的款项如数退还,绝不准再给农民增加负担。
    河南省郾城县常务副县长周其芳说:“这个弯扭着也是非常痛苦的,有些基层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扭不过来这个弯,我们就给底下讲,从减轻农民负担这个大局出发,所有向农民直接收取的集资,必须如数退还。”结果在今年6月30号之前,收取的费用全部退到了农户的手中。
    胡新国说:“过去每年都有这个惯例,缴了的钱就不退,退不回来。不久前,我们村上把这个钱就主动退回来,还开了那个退款单。我们从内心里确实感到这次是动真格的了,确确实实给农民减轻负担了。”
    而河南省郾城县城关镇村民陈顺兴因为高兴,还把退款单贴到了墙上。陈顺兴说:“以前俺们这儿光见过收钱,就没有退过钱。这一回呢,税费改革了,减轻农民负担了,这个钱给俺退回来了,我心里也高兴,也感谢党,感谢政府减轻农民负担了,我这一高兴就给它贴墙上了。”
    那么钱退了之后,路还修不修呢?郾城县委、县政府决定,调整县乡财政支出结构,紧缩非生产性开支,管住会、费、人、车、嘴,挤出1000多万用于各乡镇的公路建设,使群众既减轻了负担又得到了实惠。通过税费改革,广大农民真切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他们把收费改革称作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河南省省长李克强说:“河南今年在全省范围内推进了农村税费改革。根据我们测算,改革以后农民的负担比改革前要减轻37.7%。那么下一步呢,我们还要加强检查、督察,包括严肃纪律,凡属违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侵害农民利益的,我们要严肃查处,绝不手软,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使农村税费改革稳定、长期地坚持下去,使我们农民的负担不会再引起新的反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应该看到,农民负担沉重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而更新税制,规范征收便成为了当务之急。我们从甘肃省和河南省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的情况看,推行农村税费改革的确是解决了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有效办法,也成为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之举。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