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焦点访谈 > 焦点故事

《焦点访谈》:黄山上的放绳工,我是中国公民


    主持人:说起公民道德修养,很多时候是通过一些微小、具体的事情体现出来的。比如说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物、礼让座位、尊老爱幼等等。明理是人民的习惯,是素养的流露,而文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功德意识,往往有着很强的感染力。记得98年的夏天,有两位上海的大学生写信给黄山管委会,讲述了他们在五一节游黄山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他们两个人在天都峰休息的时候,随手就把矿泉水瓶子扔下了悬崖,过了一会儿他们看见一位黄山的清洁工默默系好了安全带,从悬崖峭壁上沿绳而下,当他终于悬在半空中,颤微微的捡起那矿泉水瓶子的时候,两个大学生震惊了,他们表示了真诚的歉意,表示要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同学听,要来和黄山旅游的大学生们一起投身到文明创建活动中。所有目睹此情此景的游客们都在感慨,这一幕胜过千万张罚款单和告示牌,我们在黄山看到了最美的风景,更看到了风景中最美的人。
    游客们都觉得很好奇。
    游客:在那儿捡啥?
    游客:捡垃圾?
    记者在采访黄山清洁工黄大成。
    黄大成:好奇得很,这个好玩,他说在搞什么,有他说放绳是在搞什么,有的人讲是在攀岩,黄山搞什么呢?
    记者:都问你。
    黄大成:我们跟他们讲,我们这是下去捡垃圾,他说什么,还跑下去捡垃圾。
    
    原来这两位并不是攀岩爱好者,他们是黄山的清洁工。黄大成和胡敏是黄山北海环卫所的工人,是一对老搭档。他们的工作就是把悬崖下的垃圾捡上来,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他们是放绳工。
    记者采访黄山清洁工胡敏。
    胡敏:特地从国家登山队,聘请了两个教练,对我们整个黄山搞外围工作的,进行单独培训。我们作为环卫工人,随时看见垃圾,不管是任何地方,包括山脚下的,都必须捡起来。
    这天,黄大成和胡敏看到“史信峰”的峭壁上有一个胶卷包装盒,像平时一样,他们要放绳下山。
    黄大成:他是专门放下去捡,我在上面给他监护。实际我在上面监护,比他还担心,我比他还担心。每次他下去,我在上面都要打他招呼,跟他讲一讲,叫他慢一点。
    胡敏:危险是危险,肯定有点危险性,都是在悬崖下。每天都要跑,跑多少趟,都已经习惯了。
    记者:要是在旺季的时候,大概每天要下去多少次?
    黄大成:这个我们就说不好了,讲不好的,这个我们同样的一个地方,那就是我们随时有(垃圾),我们都要把垃圾捡起来。但是有时候,我们前头放过(绳)了,后面马上会扔,我们前面上来了,后面游客又把垃圾扔下来,我们跟回去,又要下去,重新来捆绳子重新一次下去,这个我们都有,经常遇到的。
    胡敏:同样一个地方,有时候放三四次,四五次都有,不一定。
    记者:那你印象中的,你最多的一次,就是一天下多少次?
    胡敏:一天大概有二三十次。
    对于像黄大成和胡敏这样的放绳工来说,到悬崖下清捡垃圾已是家常便饭,但是如此冒险去捡垃圾,还是大大超出了一些游客的想象。
    黄大成:有的游客他说那个垃圾在山底下,又看不到,何必要捡上来干什么呢?
    胡敏:我们跑下去捡的时候,好多客人说那个垃圾看不见,不用去捡,冒着生命危险去捡,不值得,好多客人都这么说。对于我们来说,就必须要去把它捡掉。
    黄大成:但是我们就跟他说了,我讲这么好的山,如果我们要有一点垃圾不捡,就是讲要一点两点不捡,这个垃圾就积存越来越多,这么好的山就被污染,破坏了,我们干这一行,就一定要保护黄山,也要爱护黄山。
    大约20分钟后,胡敏完成了此处的垃圾清捡,返回山顶。
    记者:你这下去一趟,都捡到什么垃圾?
    胡敏:都捡的到,矿泉水瓶呀,瓶子、垃圾都有,胶卷盒都有,在这里。
    记者:现在你这一趟,手臂什么感觉?
    胡敏:已经习惯了,没感觉,都已经习惯了。
    游客:我觉得挺惊险的,挺危险的,但是他们也为了这个景区做了挺大的工作,保护这个景区的风景和卫生。我起初第一印象感觉到小题大作,我感觉到人比卫生要重要一些。但是后来一想,如果今天积一点,明天积一点,积得更多的话,那我们这个美丽的黄山景区就不再存在了。
    游客:他们这种精神我觉得是很值得赞扬的,因为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却为了保持这个黄山的风景优美,让游客看到最好的一面,所以我觉得他们这种精神还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黄山上的清洁工共有120多人,在黄山景区内,每一个路段都有专人负责。黄山上的每一个游客在欣赏山色的同时,都会发现,这些身穿黄色工作服的清洁工,随时都会出现在他们的身边。
    黄大成:路段的保洁,我们有工作要求很严格。第一,我们要保证一切路段上,上班的时间,三样工具要带齐,第一是垃圾袋、篓、扫把、火钳,这三样工具是绝对要带齐,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在路段上要来回巡查。
    胡敏:具体在路段上不允许有任何垃圾,包括路段,还有两边草丛,都必须捡得干干净净,让客人看不见垃圾。
    记者:特别是旺季的时候,到处是游客,你怎么能保证你这个路段,包括路两边都没有看得见的垃圾?
    胡敏:那你必须要勤快,必须要快,首先要勤快,必须要轮流来回不停地走。
    清洁工们默默地用自己的双手维护着黄山的优美环境,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游人都能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胡敏:像有些客人他吃瓜子,瓜子壳又小又很薄,我们环卫工人去捡都非常费劲,但是我们都首先去很有礼貌地告诉他,同志,对不起,请您垃圾不要乱扔,沿途都有垃圾池,当然有的客人不太理解,就是说我买了门票,我进来,要扔垃圾,你又怎么样。还有些客人说得更好笑,我不扔垃圾,你就没有工作做,就失业了,下岗了,你倒过来,你还非常感谢我扔垃圾,给你一次机会。像这种情况我们遇到很多,风言风语很多。
    黄大成:瓜子壳边吃边丢在地上,说他,他又不理睬我,他自己照甩,我们只有跟在他后头只有捡啦,捡到他自己感动了,哎呀,真不好意思,他回头捡到现在还在捡,我不丢了。
    黄山的清洁工们,以他们的实际行动感化着游客,使游客也自觉地维护着黄山的环境,特别是放绳工历尽艰辛清理悬崖峭壁上垃圾的情景,更使很多游客大为感动。
    游客:我是挺感动的,所以走到这里就是让我们广大游客注意一下环保问题。
    游客:他们用亲身教育游客应该要保护环境,因为他们已经很危险地在工作,我们如果不扔的话,他们也不用去危险的下去捡垃圾。
    游客:我们在换胶卷的时候,那个套我们都是往垃圾池里扔,把它集中放置,就是不要破坏了他们的劳动成果。
    每天,120多名清洁工都像黄大成、胡敏一样,在黄山各个景点来来回回地清捡垃圾,使黄山有了一个清洁的环境。
    游客:一路上来,跟其它的旅游风景区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它这里的风景区比较干净,特别干净。我们以前去的好多其它的景点,旅游风景区都没有这么干净。
    游客:黄山优美的景色,雄壮的景色,也是他们给保持下来的。如果不是他们的话,我想到处都是垃圾的话,可能保持不了黄山现在这样的景色了。
    胡敏:只要我们付出自己每个人所应有的责任,应有的努力,能为黄山增一点光,就是我们最大的满足。
    黄大成:对于国内游客来说,我是黄山的一个环卫工。对国外游客来说吧,我是中国一个公民,我应该用我的辛勤劳动,为黄山增光添彩。
    黄山上的放绳工用自己在悬崖上的行动提醒人们:黄山之旅,应当是与美丽风景相谐的文明之旅。黄山上如今多了一些自愿加入拣垃圾队伍的游客。
    不仅仅在黄山,在金山岭长城下、在黄金海岸边、在张家界山脚下……都活跃着维护景区清洁、提醒文明言行的志愿者。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