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商家大摆“迷魂阵” 情人节成“情人劫”?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2月14日 15:17 来源:

2月13日,一家糖果公司的促销人员在为顾客包装“对吻熊巧克力”。情人节来临之际,沪上众多商家纷纷推出相关商品并辅以各种促销手段,让情侣们为“浪漫”掏钱“埋单”。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经济参考报消息:情人节前,商家推出的情人节礼物广告已不再局限于“某某巧克力,只给最爱的人”,钻石、腕表、手机、酒店套餐等也被贴上“情侣”标签,张开血盆大口吞噬着情人们的钞票。情人节,成了“情人劫”。

  商家布下“迷魂阵” 价格向“9”靠拢

  在一些高校的BBS论坛中,记者看到“巧克力”“玫瑰”仍然是大家公认的情人节礼物。但现实中,商家似乎已再不满足将玫瑰花价格涨10倍的赚钱手段,今年商家推出的情人节礼物更加令人眼花缭乱。

  “赚情人的钱比赚女人的钱更容易。”在重庆女人广场担任职业经理人的赵先生告诉记者,普通商品只要将形状、颜色、包装稍加改变,价格向“9”靠拢,即可炒作为“情人节礼物”。此外,商家抓住情人节消费男士买单居多的特点,将商品价格提高以获取更高利润。

  人均192元 情人节经济年年攀高

  “情人节的礼物越来越贵了。”中国联通重庆分公司的小傅告诉记者,从3枝玫瑰、一盒超市购买的巧克力,到刻有女友名字的铂金戒指、某国际品牌香水,恋爱3年的小傅情人节过得一年比一年奢侈,也一年比一年让他心疼。他无奈地告诉记者,商场推出的情人节礼物越来越多,女友情人节的期望也因此越来越高。他自嘲地说:“为情人节花了3年钱,到现在连情人节起源于哪国都不知道,就当烧钱买浪漫吧。”

  有调查显示,在我国情人节消费群体中,38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据了60%,而55岁以上的人群也意外地占到了7%至8%的份额。另据一项快速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庆祝情人节的花销方面,目前中国人已达到人均192元,与美国人人均消费25美元趋同。

  应理性看待情人节经济

  心理学专家认为,与中国传统节日出现的消费热不同,情人节经济是商家、媒体及他人行为等环境因素对年轻人不断影响的结果。情人节经济的繁荣表明,人们的精神需求正在提高,但也要理性看待情人节经济。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张庆林说,“情人节经济的过度膨胀应引起警觉”,情人节经济对两个人的感情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他说:“把爱情建立在金钱基础上,这种所谓的爱是很脆弱、很不稳定的。”(茆琛 江志高)

责编:刘彦妤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