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时评:关于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若干问题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2月14日 07:16 来源:
    专题:十六届五中全会

  人民日报消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明确指出“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重视和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对于把握21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15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党中央提出企业是创新主体的重大意义

  中央关于企业是创新主体的决策,明确了建设创新国家的倚重对象,有利于调动经济界的财力、物力资源,使科技发展更加切合国家现代化事业的实际需要。考察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可以发现,一个新兴产业的兴起,一个国家的强盛,起着关键作用的是一批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突破运用和商业化。

  在企业创新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有:通讯领域的通用公司贝尔实验室,汽车领域和发明流水线生产的福特汽车公司,飞机领域的美国波音和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化工领域的杜邦和拜耳,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美孚、壳牌公司,计算机领域的IBM、英特尔、微软公司等等。同样的情况,中国的海尔、海信、联想、华为、北大方正、中芯国际等企业,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历史已经证明,正是这些大企业在技术领域的创新和领军作用,开创了工业化的新时代,为他们的国家创造了巨大财富,创造了世界范围内的现代物质文明,推动了人类进步。

  二、全面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三个主体作用

  胡锦涛强调,企业要在创新活动中发挥投入、创新活动和成果转化三个方面的主体作用,是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三项要求,有很强的针对性,是体现主体作用的关键问题。

  一是要像筹措发展资金那样用心用力,加大力度,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投入是企业创新的物质基础,必需的资金投入和智力条件相结合,才能推进科技创新,取得创新成果。越是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技术,投入越大。鞍钢是前苏联援建的,名义上是20世纪50年代的技术,实际上是二战前的美国技术。工艺、设备都比较老旧,冷轧板等重要板材、管材不能生产。近十年来,鞍钢从主要工艺、装备到产品都进行了持续的创新改造,现在面貌一新,与当代世界钢铁工业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已相当接近。鞍钢的技术创新和改造,有国家的支持,但主要是鞍钢自身的投入。

  美国的产品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拥有最具优势的专利技术,得益于美国企业和政府长期、持续地投入。2006年美国政府的研发预算为1320亿美元,其中直接给企业的预算超过1/3,中国政府的科技拨款90%以上给了科研院所和大学。美国私人企业的研发预算高达2000多亿美元,比政府的预算投入高出四五倍。美国企业的高投入,保证了他们在全球的技术领先地位,维护了美国产品,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优势。2005年我国的研发投入占GDP的1.32%,历史上最高年份是1960年的2.32%,那时我国财政收入只有572亿元。现在全国的财政收入已超过3万亿元。为什么财政收入多了,投入比例反而下降呢?这一方面是认识问题,是各级政府对科技研发投入同国家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认识不清,位置摆得不妥当;另一方面也是体制问题,是投入主体的单一性和拨款渠道的固定化,除了国家投入不足外,多数企业不重视研发投入。据调查,在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有373家企业提供了研发数据,他们的投入都小于销售收入的1%,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大中型企业,一般都达到3%左右。这种状况完全不符合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客观实际,不能适应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合作与竞争的需要。

  中央确定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这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是主体的地位完全一致的。深化改革,投资领域的多元化,应当突出引入企业资金投向技术创新,把“科教兴国”的战略落实到“科技立企”。2005年中央国有企业销售收入66000亿元、实现利润6000亿元,利润约占销售收入的9%,以这样大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承担投入主体是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要像筹措发展资金那样,多方筹措研发资金,技术进步迅速的产业和有条件的企业,应当进入资本市场、加快折旧、直接将研发投入摊入成本,以保证研发工作的实际需要。中央企业都是大企业,是国家的经济骨干,它们的投入必将对全国企业产生广泛而巨大的带动作用。

  二是扩大内外合作,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普查资料,2004年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只有11.9%的企业开展科技活动,也就是说十个企业中才有一个企业开展科技活动。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已经多年,在企业里只落实到这种程度,实在发人深省。现在企业里普遍存在两个大问题,一个是管理放松,一个是技术放松。前者越来越多地暴露当前的问题,如安全事故,能耗、物耗上升,质量下降,环境污染等;后者则将集中表现为对企业的长期影响,如缺乏创新能力,竞争力减弱,应对市场的能力不断下降等,最终影响到国家的综合国力。

  企业开展创新活动,表现在企业内部,是积极推进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是多层次的技术培训,广泛的小改小革和创造发明,鼓励试验,允许失败,把科技活动的氛围搞得浓浓的,以激发广大职工的创造性。在企业的外部,主要是企业与科研单位和大学之间的关系。我国科研体制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科研和生产严重脱节。科研单位有科研成果,企业不知道或者不适用;企业需要的技术和发明,科研单位不了解或者是不能提供。科研机构和大学与市场毕竟隔了一层,而企业跟市场则联系密切,休戚与共,让企业在“产学研”里面发挥主体作用,就是抓住了联动链上的启动环节,就能激发企业的需求,推动合作各方面向实际,走向市场。

  三是依靠新技术发展生产,使企业成为创新成果的应用主体。科研单位有好的成果,企业不用,成果就不能转化为社会产品,不能得到最终实现。企业了解市场信息,知道社会需求,拥有生产和推销物质产品的手段。只有企业才能把发明、创新的成果变成物质产品和服务项目。没有企业的应用、生产和推销,科研成果就不能转化,就会继续停留在研究、试验阶段。国内外的发展历史证明,特别是近半个世纪的科技进步史证明,凡是发明、创新成果转化快的技术,相关的科研领域和产业都必定发展迅猛,并迅速处于领先地位,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就是最好的证明。我国化纤工业已是世界第一大国,它近5年的快速发展,也是得益于国内开发的新技术、新设备,它们的投资仅相当于从国外引进的1/15—1/10。研究开发成果的先进性,同生产建设单位的比较效益,推动了“产学研”合作,促成了成果快速转化,产业迅速发展。

  三、多方创造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企业文化

  创新需要良好的环境,活跃的氛围。没有氛围,没有环境,没有必要的刺激、引导作用,人的积极性是不可能焕发出来的。国内外的所有技术领先的企业,内部都具有浓厚的创新氛围,都长期注重建设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

  新中国成立已经近60年,前30年我国处在计划经济和供应短缺的大环境下,企业没有需求压力,没有创新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大企业忙于引进技术,引进设备,除了少数像宝钢那样的大企业,重视引进、消化和再创新外,一般都是偏重生产技术型的引进,缺乏深度的技术合作,特别是原创型的研发合作。至于大量的中小企业,则忙于来料加工,贴牌生产,没有创新的合作内容。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企业逐渐形成惰性,失去创新的欲望和创新的冲动,自主创新没有成长的土壤,创新人才更不可能脱颖而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要是没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观念,没有广大职工对创新的追求,就不可能生存发展,更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后来居上。中国拥有悠久历史的众多老牌企业和名牌商品,现在仍然发展良好的已是凤毛麟角,多数被淘汰,原因就是经营思想因循守旧,没有创新,缺乏那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企业文化。

  我国企业需要坚决抛弃僵化和保守的观念,推崇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创新文化,在创新中寻求和把握发展机遇,在创新中使员工体验到工作的乐趣和意义。企业领导更要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顺应潮流,敢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对风险和失败保持正确的态度,努力创造“鼓励成功、宽容失败”、尊重创新愿望、发挥创新才能、肯定创新成果的良好企业文化和氛围。

  四、重视市场在创新中的导向作用

  先进的技术不等于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则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创新最终成功与否,都要经受市场的考验,最终在市场上体现创新的价值和效益。世界著名管理专家詹姆斯·莫尔斯说得好,“可持续竞争的唯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

  重视市场的导向作用,要求企业努力协调研发、生产和市场的关系,实现创新成果和产业链的有机结合。企业一定要重视市场信息,关注市场变化,以市场需求引领创新、驱动创新,实现企业创新链向市场、向社会需求延伸,向创新要市场、要效益、要发展。

  在创新活动中,企业要高度重视专利工作。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90%以上的中小企业从来没有申请过专利,70%—80%的大型企业同样从不申请专利。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管理知识产权的机构,这与国外企业相比,完全是背道而驰。企业应当建立一种机制,即在进行科研开发、产业化、市场开拓立项之前,进行知识产权调查,到市场上寻找知识产权受到保护的创新成果。我国企业正面临着纷繁复杂的知识产权纠纷,必须抓紧建立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重视专利工作,建立专利信息中心,对与本企业产品相关的专利进行分类管理。要教育员工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全面推动企业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五、善于利用国内国外的社会资源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并不是什么事都要自己从头做起。我国企业创新资源普遍不足,实施借“外脑”开发、合作开发,是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加快科技创新速度、提高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弥补企业研究开发能力不足的一种有效举措。我国企业必须学会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大胆聘用外国专家、设计师和工程师。奇瑞汽车集团几年前还名不见经传,在中国汽车产业目录里“榜上无名”。现在它的发动机、离合器、整车都是自己的技术。他们只用了几年时间就走完了一些大汽车公司几十年的道路。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没有包袱,充分利用开放机遇和有利条件,敢于使用全球优质资源,与世界最优秀的研发机构合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联合开发。

  充分利用各自社会资源,主要是两条途径。一是重视国内的“产学研”合作,二是积极利用国际资源。海信本着共同发展、长期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与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实现了合作。中兴公司为了增强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实施全球化研发战略,分别在美国新泽西、达拉斯、圣地亚哥、韩国和瑞典设立了研究所,跟踪世界范围内的最新技术成果,在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吸引当地高端人才、实现技术资源共享等方面,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六、重视对创新人才的激励和研究机构的建设

  重视人才队伍和研究机构,是企业创新的组织保障。企业没有优秀的人才、必需的研究机构,一切都无从谈起。

  在这次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技术”,突破了化学工业80多年来的传统催化剂材料,并有可能成为开辟新能源的核心技术。这是近3年来我国唯一的技术发明一等奖。这个研究院的重要经验,就是重视培养和使用学科带头人,用各种条件使人才队伍保持稳定。石化科学研究院几十年一直保持稳定发展。坚持在任何情况下做到“人心不散,队伍不乱,骨干不走,特色不丢”。人才、队伍、机构的稳定,保持了重大课题持续研究开发,使创新活动能够连绵发展。

  人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是创新的决定性因素。企业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良好风尚,就必须“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用好政策,建立激励措施,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原则,从改革分配制度入手,按创新贡献的质和量,给予科技人员公正的回报,提高他们的物质待遇,为他们提供学习深造和施展才华的机会。

  建立健全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的组织机构,是企业实施科技自主创新的可靠组织保障。我国的大型企业都应建立健全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也要设置精干的研发机构,一时不具条件的小企业也要有专人负责创新工作。要形成激励创新、促进成果转化、专利申请、合理分配研发成果收益等创新机制,使企业技术中心真正成为开展科技自主创新活动的指挥部。

  七、落实企业主体作用的关键是企业家

  创新是与企业家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企业家在企业自主创新的活动中起着核心作用。企业创新,说到底要靠企业的决策者。决策者有创新的理念,有创新的精神,就会动员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创新活动,并带领企业积极与外部合作。所有成功企业的经验都证明,自主创新的关键是有个好的班子,而班子里最关键的就是带头人。在所有创新有成的企业背后都有决策人的巨大身影。

  海尔的成功,张瑞敏发挥了核心作用。他领导海尔从一个街道小厂成为世界著名企业,坚持用创新精神创业,20多年如一日,用一代人的时间完成了从国内品牌到全球化品牌的过程,实现了技术、管理、销售全面创新。海尔的创新理念不仅重视技术,更重视人的需要,重视节能和环境,关注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理念的实践,使海尔创造了全新的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

  在当代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一体化趋势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瞬息万变,每个企业和企业家都应当认识到自主创新不是企业发展的权宜之计,而是企业的发展战略。谁拥有这个认识,谁就拥有未来。中国有作为的企业家,应当认清形势,勇敢地挑起创新主体的历史重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陈锦华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

责编:复苏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