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想的旅程——大师达利互动展》让来自国外的观展者费解,达利的展览在西方许多国家都是成年人看,只有中国例外——
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狂想的旅程——大师达利互动展》最热情的呼应者是孩子。尤其到了周末,身背画板的小画家、听着语音导览的小观众、玩着互动设备的可爱孩子是展览最“壮观”的景象。说到人多的程度呢,上个周六11时左右,世纪坛工作人员考虑到席地而坐临摹的孩子太多,及时通知售票处:不要再售票了。
因为有孩子的热烈参与,大师达利的展览少了我们想象中的艺术展览的高雅氛围,而多了嘈杂和热闹。地上装着饮料的塑料袋和到处跑动的孩子构成了现场的独特一景。这一景象让来自国外的观展者十分费解,来自荷兰的旅行家文森特先生说,他走过西方许多国家,也曾看过达利的展览,但那些地方都是成年人看达利,只有在中国例外。
孩子看达利很“辛苦”
实际上,看达利展览对许多孩子而言,一点也不轻松。马姗姗今年10岁,为了全力培养马姗姗,妈妈没上班,一直在家负责马姗姗的学习和生活。早上8时30分马姗姗就和妈妈到了达利展现场,特别好玩儿的互动设备连碰也没碰,姗姗就拿出画夹开始临摹达利的一幅版画作品,12时到了,姗姗还在静静地完成自己的作品,坐在一旁的妈妈说,下午两时她们才能吃上饭。尽管妈妈一再说,这一趟出来是让孩子放松,临摹大师作品也并不是指望孩子将来成个什么画家,但妈妈还是指着一幅大师作品说:“让孩子画画这线条,对将来学几何非常有好处。”
不到6岁的董佳裕还在上学前班,但班里的竞争氛围却让小姑娘感到了压力。妈妈也总是对她说:“画画是让你掌握另一方面的技能,为以后的成长发展做一些铺垫,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小姑娘似乎把妈妈的话牢记在心,尽管时不时要在展场跑一会儿才继续画,但她同样也没有玩互动设备。
尴尬随时发生
谈到孩子看达利大展,家长们的回答惊人相似:开阔视野、增长课本和学校学不到的知识。但同时家长们在孩子面前的境遇竟然也是惊人相似,面对达利的作品,大人们更多的是将困惑和模糊传达给了自己的孩子。
5岁半的青子平最幸福了,爸爸妈妈全都陪着他一个人,可是青子平遇到了难题,在雕塑《独角兽》前,青子平太纳闷了,他不停地问妈妈,这是什么意思,做医生的妈妈看过说明其实看懂了,独角兽的角穿越了有心形豁口的墙,一滴血正慢慢落下,在它的蹄下躺着裸体的女人,这件作品意味男性彻底征服女性,可妈妈无法向幼小的儿子解释这一切。尴尬随时在发生,儿子更多的疑问连连向爸爸妈妈袭来,妈妈无奈地说,别说孩子看不懂,我们有许多也看不懂。
业界的担忧
美术圈内人乔鲁强先生认为,让孩子们看达利有太大的困难,因为他们实在是太小了。乔先生认为,比临摹大师作品更重要的是,望子成龙的家长要教会孩子在美术馆不是逛自由市场,不是随便吃喝、不是随便摸作品,而是要有进美术馆的正确心态,从小培养良好的意识比临摹几件作品更重要。
对于孩子临摹大师作品,美术评论家彭德更多的是担心。彭德认为,临摹作品是以抑制孩子的创造性作为代价,越是有名的画家就越不能临摹,否则孩子们会有更多的从众心理,其独立意识和自主品格将在临摹中丧失。家长应该教会孩子以旁观者的态度去观察、去追问,而绝不是模仿。(路艳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