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网友原创] 北国何日不飞沙?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4月20日 16:28 来源:
    专题:沙尘阴霾几时休

  每年的春季,沙尘天气就成了中国北方的常客。漫天的沙尘漂来,天空是一派的灰黄,仿佛着了战事的遍地烽火。本来是应当享受一番春天来临的气息,可那千军万马似的风沙,却让人不敢出门。经济发展了,环境恶化了,长此以往,真不知道将来会怎样。许多人都在这样思考。

  今年,由于中国北方降水稀少,地表干燥,一场场的大陆性季风目前已经给我们送来了十次较强沙尘天气。每一次的风沙来临,各种各样的空气浮着物便跟着“起哄”,使人们的出行、工作与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更重要的是,风沙天气还导致许多人患上呼吸道疾病,直接损害了人们的健康。昨天气象台报告说,未来10天里,中国北方还将遭受两度“飞沙”,恐怕连“五一黄金周”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源于中国和蒙古国的沙尘灾害,还漂洋过海直接影响到朝鲜半岛和日本,担心中国片面发展经济而忽视环境保护的声音,也在国际上泛起。

  中国到底怎么了,能不能根除风沙灾害?多年前,面对一次次来势汹汹的风沙天气,不少人提出了植树种草治理风沙的建议。可几天前,媒体报道有关专家说,中国可以尽量减少风尘灾害,但不可能将其彻底根治。这似乎让人感到有些失望,但细细想来,恐怕确实有些道理。

  在中国北方,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到蒙古国东南部有大片的黄土分布区,据中外科学家多年研究,这一地区不仅地质疏松,还有很多地方地表裸露。更重要的是,该地区的大片黄土,很可能就是古老的沙尘天气经过多年侵蚀聚累而成。整个黄土高原,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事实上,作为北方风沙策源地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左右,我们于二十多年前开始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也想通过植树造林等形式防风固沙,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该地区的环境状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许多国人梦想在那里建起大片林海草地,彻底改善那里的地质地表,但美好的愿望与现实总有一些距离,我们应当更多地了解和认识当地的自然信息。

  为什么如今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难以成长大片郁郁葱葱的森林?这是与其地质条件紧密关联的。在那里,更适合的高原植被是草和灌木,而不是什么参天大树。而草原、草地是非常脆弱的,极易受到破坏。当地传统的农牧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自然草原生态所能承受的载荷极限。我们可以通过禁放、限放等形式,缓解农牧业对当地植被的破坏,也可以通过人工栽植的方式,恢复和重建地表植被。但要想把那里变成第二个大兴安岭,几乎没有可能。

  认识到草原生态的极度脆弱性,就必须采取“两手抓”的方式,尽量建立或保持它那种“娇嫩”的平衡。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对草原的破坏,最大限度地培育新的草原植被。我们没有能力阻止大自然施予的大陆季风,但可以在认识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做一些把风沙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的事。大自然是所有地球生命的家园,大自然恩赐我们影响或改造她的智慧,人类应当学会与之和谐共处。(李映洁) (作者: 三七二十一)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浏览原帖全文 发表不群高见

  →→进入"网评天下",发现更多话题!

责编:张会玲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