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视频特刊
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进入[央视论坛]>>
CCTV.com消息(央视论坛):
策划:朵生春
编辑:马媛 孙硕
主持人:观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您收看今天《央视论坛》的特别节目――热点碰撞。
在两会特别节目当中,我们将继续就两会普遍所关注的热点、难点交流信息、碰撞思考。首先还是介绍演播室的四位嘉宾,中央电视台记者王小节欢迎您,《劳动和社会保障》报法治部主任韩智力先生,欢迎您,河南信阳市委书记刘怀廉先生欢迎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先生欢迎您。今天我们是要把目光投入到我们的农民工身上。我们来看一个短片。
短片1
20多年以前,中国农村的改革使压抑以久的劳村剩余劳动力解放出来,而沿海城市的开放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出现了。
10多年以前,随着粮票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消失,农民跨省区、跨县市的地域性转移更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这股潮流被称为民工潮。
5年前,到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群体由80年代初的数百万人已经发展到8840万人;
2年前,这个人数已经是1.14亿人,而同时期,在城镇单位就业在岗职工人数为1.0492亿人。也就是说,从此时开始,农民工的人数已经超过城镇单位的就业人数,而且上升势头不减。
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进入城市,给人们带来惊喜、不安,乃至困惑,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农民工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的讨论的热点问题,比如由此带来的城市容量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等。然而在长久的讨论中,对农民工而言最关键的工资问题却无意间被遮蔽了。
2003年10月27日,温家宝总理帮农民工讨工钱的事,让早已存在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第一次被全社会关注,随后各种媒体披露了大量的欠薪讨薪事件,根据建设部后来公布的调查结果,全国共有124059个竣工项目存在拖欠问题。在后来展开的大规模的清欠活动中,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有效地解决了2003年以前峻工工程的拖欠问题。到去年年底,全国已偿还拖欠工程款1620亿元,占2003年以前竣工工程拖欠款的87%;其中政府投资工程款拖欠已解决了91%。
尽管如此,在建筑领域中前清后欠,边清边欠的问题依然存在,非建筑领域的欠薪事件也不断发生,近年以来,每到年终岁末,农民工讨薪就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主持人:今天我们关注的是农民工工资的问题。那么跟前几期的特别节目一样,我们今天要进行假设的虚拟身份进行讨论,那么首先王小节和韩主任,将虚拟为来自于一个海滨市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那么刘书记是虚拟为海滨市这座城市的市长,苏所长是虚拟为海滨市劳动保障局的局长。那么为什么采取这样一个虚拟身份呢?我们希望这样的身份界定能够带来不同信息的交流,虽然身份是虚拟的,但是我们信息是真实的,思考是真实的。我们首先来看一个,来自于海滨市的个例。
短片2
(场景:一堆农民工围住小包工头)
农民工:多少给点吧,已经拖不起了?
包工头:再等等吧。
(场景:一堆包工头围住二包头)
包工头:多少给点吧,快顶不住了;
二包头:再顶一顶吧。
(场景:几个二包头围住大包头)
二包头:多少给点吧,快扛不住了。
大包头:再扛一扛吧。
(场景:两个大包头找到建筑集团老总)
大包头:多少给点吧,都忍不住了。
老 总:再忍忍吧,忍字上面一把刀,不是吗?
(场景:老总找到工程建设单位)
老 总:这是我们建的政府办公楼呀。
建设单位:政府手头上实在紧呀。
主持人:我不知道两位置虚拟的代表会员,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这方面的信息?
王:我在看刚才的短片,说到现在国家高清欠率,那么我觉得确实政府做了很多,包括政府讨薪,给农民工带来的希望,但是我想还有很多的农民工,可能跟我想的问题是一样的,就是说,为什么很多人还是拿不到钱,这个问题政府怎么样监管呢?
苏:这种拖欠工资的情况,可能是两种情况都有,一种就是发包方把工程款给了承包方,承包方面了分包方,分包方也把钱给了劳务分包方,而劳务分包方,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老板想资金周转,或者想沾点农民工的便宜,还有就是总包方的款没有发下去,我们劳动保证部门来说,侧重的是,就是对第一种情况,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只要农民工举报的,我们马上就去查,而且责令他限期就要支付这个拖欠的工资,预期不清欠的还要给予处罚。但是对于工程款没有到位,或者工程款在一层层转移过程中没到位这种情况,还确实受到一定的清欠的困难。
刘:这个问题是一个多方面的原因,有政府的依法行政的问题,有农民素质上的法律观念自身素质的问题,还有我们的执法监察力度的问题,等等好多的问题,你比如说农民工怎么保护自己,它事前不知道法律上的知识,政策上的规定。
主持人:也没有劳动合同。
刘:也没签合同,然后就造成这些问题。
王:你刚才说农民工不懂得给自己维权,但是呢,其实像这个农民工劳务市场这个框架来讲,本就是农民工人数多,承包的建筑单位的少,所以供大于求的市场,你签订合同的权利是在企业手里头,农民工懂得权利,大是他要想得到这份工作的话,那他也没有办法。
刘: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我们对农民工的素质培训的问题,农民工不培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些知识都不知道,它已经造成事实了,开始他还没有签,按照《合同劳动法》签合同,最后工资拖欠了,工资发的低了,这个问题才暴露,这个时候政府解决起来就比较难了。
韩:说农民工不懂,农民工不懂法律所以拿不到年薪,我觉得政府是不是要考虑,在这里边,政府的监管软了一点?
刘:我们有好多事情要做,这方面的制度,一个是没有,第二个就是太粗,操作起来以后,可行性比较差。
主持人:在操作上哪些觉得不够细致?
刘:你比方说我们就没有一个完善的保证金的制度,也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监督制度,也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诚信守法的这样一个制度,都有,不是那么完善。
韩:我觉得是不是要换一下思考方式,制度,其实刚才刘市长讲的都有,但是制度谁来执行,制度是不会自己去执行的。可能这一点也是必须要对政府反映的问题。
苏:应该说这几年在中央国务院的布置和推动下,这方面的制度建设还是比以前长足地迈进了一步,现在我们劳动保障部门,督促企业首先建立工资支付制度,有些建筑群连正常的工资支付制度都没有,到底发没工资,发了多少?欠了多少,这个底账都没有,所以这个制度要建起来,再就是工资支付监控制度,这个呢,今年刚刚上个月,国务院的5号文件又强调了这个,这套制度正在建立当中,就是劳动保障部门去监督企业,你到底发没发,发了多少?欠没欠,欠了多少?随时了解情况。第三个就是工资保证金制度,这也是国务院5号文件里面强调的,现在也正在建,全国已经有19个省市建了。
王:我也采访过一些建筑的或者搞装修的老板,他们也承认,就是说自己也有拖欠农民工的现象,但是他们这种垫资兴建的事情,让他们的压力非常大,因为为了争一个项目,你不垫资,还有成千上万的公司去垫资,他就拿不到这个,所以垫进去这么多的钱,他向他的上级方或者是政府部门讨要到这些钱的时候,他也就没有办法去发给农民工,因为每一级包工头,至少要赚20%的利润,即使很好地乙方建筑单位或者是建设单位,他也只会最多给你90%的钱,还是要扣10%,这个问题有每年办法来改善吗?
苏:已经做这么一种规定了,凡属政府的工程,没有预算,没有资金,不开工。如果从源头把这个截住,至少这个欠薪链条就要不存在了。
主持人:现在全国都是这么一种做法吗?
刘:不办建筑许可证,企业给你降低以后,信誉每年做一个评算,就是你这个企业有不发工资,先警告,降低你的信誉,然后你揽不到活。
苏:严重的就直接吊销营业执照。
刘:吊销营业执照。
苏:你说的垫资的这个问题,下一步恐怕还是进一步在政府的整顿市场的这个方面,整顿建筑市场方面要形成一个规矩,不允许出现这种垫资才能揽到活才施工,要把这个扭转过来,恐怕这也是一个源头,解决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韩:比如说老板欠薪了,我们要追究老板的责任,政府部门违反规定发包了,没有给人家工程款,是不是也要追究责任?
苏:劳动保障部门,如果明明知道那儿有举报了,你不去查,又承担什么责任,这个现在都有了。劳动保障条例也明确有一些要求,问题就是刚才我们两位委员和代表提出来的,制度、法规倒是基本上还是有了,就是落没落实,这倒是一个问题。
刘:国务院最近下发了5号文件,5号文件对政府怎么做?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苏:现在我作为局长就很有压力,到的两会期间,要到人大会上去述职,如果人大代表说,我们海滨市还有多少农民工欠薪,那么我的投票恐怕就不及格了,我可能就要被刘市长拿掉乌纱帽。
主持人:其实这几年来讲,农民工被欠薪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那么一些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的一些措施,我们来看一看。
短片3
农民工:又是一年新春到,打工来到海滨市
(场景:建筑工地:经XXXX建筑工程公司)
农民工:这不是因为欠薪被北京赶出来了吗?怎么又跑到海滨市啦?
(场景:海滨市招聘会)
企业:急聘员工500人,待遇从优。
农民工1:你这个企业名字好熟。
企业:当然啦。
农民工2:是去年被曝过光的。
企业:唉,三天了,没招到一个工人,怎么办呢?(打出横幅:本公司承诺,不拖欠工资)
企业主:再招不到人,我可就破产了。
(场景:企业老板家里)
老板:你另开一个账户,我要转钱过来;
老板妻: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老板:头发长,见识短,不怕万一,就怕“恶意”。
老板妻:我不怕恶意,就怕万一……
老板妻暗想:万一你闹离婚,钱不给你了。
主持人:其实这个漫画它要传递的信息,是把一些政府所采取的清欠的措施集中体现一下,几个措施我们从报道上看到,第一个比如说公开曝光对一些欠薪企业,第二,对一些欠薪企业降级,还有一个很重的就是前一段深圳市做的一个办法,就是对几名恶意欠薪的发包商的老板进行了拘留。像这样的方法,从长远来看,对解决农民工欠薪的问题,效果会怎么样?
王:这个公司在一个地方欠薪,然后他恶名昭著,他可以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那实在被媒体曝了光了,不能生存,他可以换一个名字,那这个中间是不是还存在漏洞?
苏:就是要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诚信制度,比如说这个企业在北京出了问题,它的这个黑点应该记在他的身上,他跑到我们海滨市来,我们先看看他有没有黑点,有黑点的,在这儿也没有你的事,也没有你进市场的,要建成全国一盘棋的这样一个联网的企业诚信制度,这样堵这样一个漏洞。
韩:我在这个城市是黑名单,没有全国联网,我就跑到另外一个城市,用这个企业名字我是黑名单,我换个名字,企业换个名字,这叫防不胜防,所以这些制度在短时间之内,对清理欠薪肯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能不能长效,能不能从制度上、根本上就遏制住这个包工头,遏制住这个小老板,它不敢欠薪,我看可能值得我们继续思考。
王:我接着韩委员的话说,就是说我想,一个员工拿了公司一万块钱,可能都被判刑,但是这个老板,他侵吞了十几万,几十万,员工的血汗钱,为什么没有办法制裁他?
韩:他只要不是恶意,还可以继续开工。
苏:现在我们劳动保障条例处罚的力度是,发生了欠薪,是责令它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就是把欠的钱还回去以后,这个就家发50%到一倍的罚款,这个力度就是我们韩委员说的,力度太小。
王:无关痛痒。
苏:累计欠薪老板达到多少万,该抓的抓,该判的判,得有这样的力度。现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历史上有这样的情况,而且现在这些国家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这也是作为重大的经济案件来处理的。我们下一步是希望法律部门在这方面,再修改完善我们的法律,加大处罚力度。
王:如果说万一这个农民工还是被拖欠了,大家就说他维护,用自己的法律权利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农民工打不起这个官司,你说,年底剩个几十块钱,他打什么官司,就是说,经过我这个了解数据表现,他讨薪要打官司,他将付出三倍以上的成倍,他根本承担不起,而且到哪个部门他不知道,好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这个问题呢?
苏:这个应该在制度上没问题了,国务院5号文件讲得很清楚,发生这样的劳动争议,我们劳动部门是免费的,或者是从快地来处理,这个在制度上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了。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把这些劳动法律法规的要求,要求企业在施工现场再搞一个公示牌,在公示牌上公示,让公民工能够看到,它这样的话,也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韩:但是现实我们发现很多这种情况,就是制度都有,老板不执行,农民工,我们到城里来,谁也不认识,到了老板这儿来打工,吃住都在老板家里,都在老板的工地上,你给我公示也好,你给我签了合同也好,签或不签,我是没有权利说话的。这个时候谁来帮农民工,所以这块仍然有很大的问题,为什么农民工拖欠问题,年年清,年年欠,制度一年比一年丰富,欠薪的问题迟迟得不到根治,所以我觉得不仅仅是说,我们仅仅靠制度,因为制度本身是不能执行的,谁来执行这个制度,谁来帮农民工把这个制度变成现实,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苏:你这个事,使我这当局长的压力责任重大,又很有压力,刚才他说的这个情况,我们叫做日常巡视监察,到企业去走,专门去走,第二项就是专项监察,发现这一段建筑企业有哪些企业出问题?就重点去监察,我们这个工作正在做,但是我们也有两个难点,一个就是人手不够,第二个就是经费也有点紧张,所以该做的事没有做到位,刘市长给我们很大支持。下一步给我们增加几个编制,让我们这个事更好做了。
王:说到这个监察的问题,确实是我也了解到,因为监察人员劳动法里规定了,说主管部门可以派监察人员到用人单位去查这些不规范的现象,可是监察人员一少,就使这些规定条例形同虚设了,您看,只能在年底集中力量进行一次大巡查,但是这个时候,几乎拖欠的已经成为定居了,我了解到的数据比如深圳这种地区,它的监察人员和劳动的比例是1:2万,比如在武汉的一个红山区,三万多家的企业,可是这个检察和劳动仲裁争议的编制才一个人,这种情况,确实想问问市长,有没有考虑怎么解决?
刘:目前监察力量,执法力量不够,是我们海滨市的问题,也是全国性的问题,这个问题要解决起来,按说把发展搞上去了,这个问题就解决好了,但是现在解决还有一个程序,各级的编制,都需要靠上级来层层核定的问题,这要有一个过程,现在我们正在解决一个执法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我们正在探索用其它的办法来进行弥补,采取多渠道的综合治理。
主持人:什么办法?
刘:比方说我们形成一个合力,就是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能够形成农民工、企业、政府这几家,那么形成合力,定期来协调这个思想,这是一个办法。再一个办法就是,我们就是给它钥匙,培训农民工,当你工资不能得到保障的时候,你怎么维护,利用我们政府的政策,来保护自己的利益。给它送钥匙,就是抓培训,再一个就是给它一副拐杖,我们在农民工集中的地区,包括我们就地转移的,给它一个法律的武器,把我们政府的司法部门的人员,组织起来帮助他打官司,进行法律援助,这就叫送拐杖。
苏:我们海滨市就是这样的。工会即使向我们反映情况,哪儿出现了欠薪,还有法律部门提供的这种无偿的援助,有时候发现情况,也告诉我们那处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能集中去查处这些欠薪问题比较突出的这样的企业,这个就是刚才刘市长讲的形成一个合力。此外我们劳动部门也公布了一个1233的电话,农民工在公示牌上,发现问题,也可以主动给我们打电话,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及时解决比较突出的问题
刘:然后送靠山,我们政府党委抓外界党支部的建设,就是在农民工集中的地区,给它建立党的组织,工会组织,妇联组织,共青团组织,抓党建促工建,它以后有什么工资问题,得不到解决,在组织的优秀的领导下协调,劳工方方面面的一些问题。收到了比较好的收益。
王:还有一个比较尴尬一点的问题,其实很多的建筑单位,尤其大型的这样的,它都是当地的纳税大户,政府会不会去得罪它,即使它有了这种污点,就一定把它清除出去吗?
刘:我们加快发展,要改革开放,我们就把企业家这些人,当成我们的宝贝,当成我们的座上宾,我们提出要亲商,要富商,要建商,这些都是对的,但是这些纳税大户欠发农民工的问题,政府绝对不会手软的,因为他欠农民工的工资,把这个责任转移给了政府,这个帐,政府算起来是不合算的,政府一定会按照政策,按照法律规定,对他们进行严惩。
主持人:从2003年,温总理替农民工讨薪这样一个标志性事件之后,各地政府都加大了清欠这样一个力度,而且从这些年来看,也取得不少好的效果,但确实,现在每到岁末年终的时候,还有很多的农民工拿不到他们一年的辛苦钱,这是他们的心头病,今天我们采用了这样一个虚拟的身份进行交流和讨论,实际是希望我们能有所启发,将来建立一个预防机制,建立一个长效机制,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这样一个和谐的社会关系。那么在节目的最后,我们还是有请四位嘉宾再回到自己真实的身份,再自我介绍一下。
王:我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王小节;
韩:我是中国劳动保障报社,法治部的主任韩志力;
刘:我是河南信阳市委书记,我叫刘怀廉。
苏:我是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
主持人:好,谢谢四位嘉宾的参与,也谢谢观众朋友的收看,那么在节目最后,我们还是来听一听,这一届两会的代表和委员,关于农民工工资清欠问题的声音。
责编: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