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网友原创] “我也是农民工的孩子”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0日 12:31 来源:
    专题:网友评两会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3月9日做客人民网。在回答“请问您是农民出身吗?如果不是,您如何了解农民?”的网友提问时,动情地说:“中国人口的主体是农民,所以很多中国人的祖宗都是农民。我也不例外,我的父亲年轻的时候是浙江绍兴的一个农民,是种水稻的,也就是说他本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按现在的观念来说,我也是一个农民工家庭的孩子”。殷殷数语,道出了一位农业大省省委书记对农民的深切关爱,生动地展现了一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美好情怀,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受到了群众赞扬。

  毋庸否认,在我们社会中,还严重存在着歧视农民的社会丑恶现象。这些现象大量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制度安排中。比如,某些城里人把“农民”当作骂人的话,农民到城市打工被处处限制,招考公务员农民身份不能报考,等等,不胜枚举。从根本来说广大农民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公民待遇,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于我们还没有破解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歧视农民是一个社会文明不发达的表现,反映了某些所谓的“城里人”低下的素质和卑劣的心理。实际上,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在世界和中国文明进步历史中,城市是从农村演变而来。每一个城里人向前查三辈都是农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歧视农民就是歧视自己,也是歧视自己的老祖宗。行笔至此,笔者猛然想起罗中立先生的油画《父亲》,一位满脸皱纹、开裂的嘴唇、粗糙的双手的老农民形象,震颤了多少人的心灵,荡涤了多少人的灵魂。凝视《父亲》,你会听到他那粗粗的喘息声,会感觉到血液在奔流,一定会觉得他就是我们大家的父亲。看他那身后的麦堆,他手里捧着那只粗瓷大碗,不知道是用多少血汗换来的丰收,而他自己却依然清贫甚至到死连现代文明的生活是啥样都不知道。每想到这些我都不由得热泪盈眶。我们城里人今天的好生活不就是像“父亲”这样的父老乡亲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摔八瓣的辛勤劳苦换来的吗?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某些“城里人”又有什么资格去歧视他们哪?

  农民被歧视的根本原因还是一个“穷”字。一位外国人士来访后这样评说中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欧洲+非洲就是中国。说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整体上要远远落后于城市。具体表现在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2005年,相对差距是3.22:1。另一个方面,就是农民享受到的政府提供的公共品和城市差距非常大,甚至这方面的差距超过了在收入方面的差距。城乡间落差源于制度性扭曲。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业始终扮演着“献血”的角色。计划经济时代每年高达上万亿元的价格“剪刀差”让农业和农民长期处于被掠夺地位,农村成为一个提供积累资金的重要方面。所以可以这么说,中国如今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有一批比较漂亮也比较现代化的城市,城里人能享受现代文明生活,它是和中国广大农民做出的巨大贡献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城里人非但没有资格歧视农民,还要感谢中国农民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目前,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和民心工程。我们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使之成为城里人和农民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整个社会,特别是城市各个方面,城市的企业也好,城市的普通居民也好,都要满怀热情地、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农民富裕起来,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农村发展做出一些贡献,让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惟有此,我们才能构建和谐社会,才能建成全面的小康社会。(作者:晨曦wt)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点击原帖 发表高见>>

  进入论坛 建言立论>>

责编:王茜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