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8日 17:36 来源:
| |
2005年6月20日,结束留学的16位中国警官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出席学位授予仪式。他们是北京市公安局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而派送澳大利亚留学的首批警官。(李景卫 摄) |
环球时报消息:
编者按:在英国成功申办2012年奥运会的第二天,伦敦发生了恐怖袭击,因此人们对奥运会的安全工作更加关心。为了确保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全顺利举行,提高打击国际恐怖活动、跨国犯罪的综合能力,中国警方向德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派出了培训团。那么,这些培训团在国外受到了什么样的培训?国外对他们的评价如何呢?请看本报驻上述三国记者发回的报道。
德国:学习几大“安保利器”
在德国首都柏林接受培训的共有16名北京警官,主要任务就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接受安保培训。柏林警察局的弗里德里希先生负责北京警官培训项目,他向记者介绍说,北京警官被安排到柏林警察局几乎所有的业务部门实习,包括一些机密部门。学习的重点是了解柏林警方的一系列公共安全保卫措施,掌握制定和实施这些措施的技巧。
龙亮是接受德方培训的一名北京警官。他说在德国学到了许多安保方面的经验,特别是针对大型活动的安保经验。在一场大型比赛前,德国警方一般先估算观赛人数,并制订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安排警察让体育迷尽快离开交通狭窄区;开赛前,组织运动场管理员陪同体育迷依次进入运动场,掌握动态;赛事开始后,警方现场指挥部与体育场馆保安人员建立“动态联系”,必要时调遣增援人员;赛事结束后,警方还会在体育迷聚会场所附近增加巡逻。
德国警方在安保方面特别注意“心理战”。例如,为对付球迷骚乱,柏林警方一改过去全副武装严阵以待的做法,让警员换上便装,以友好的态度与参加游行的青年聊天,缓解他们对警察的敌意。
对付恐怖分子是重大体育赛事中最艰巨的任务,这也是北京警察在德国接受培训的重点内容。柏林警察局的反恐专家林格尔博士告诉记者,最好的反恐措施就是防患于未然,柏林的经验是做好有关恐怖分子活动的信息搜集工作。为此,柏林警方在警察总部专门设立了一个“反恐信息指挥中心”。该中心每天搜集世界各地有关恐怖活动的信息,分析恐怖分子的动态,寻找恐怖袭击即将来临的迹象,并制定有效的遏制措施。
一旦恐怖袭击真的发生,柏林警察总局指挥中心会马上调出事先制定好的“灾难救助预案”。龙亮表示,德国的“灾难救助预案”非常细,对中国非常有启发。在制作“灾难救助预案”前,柏林警察局首先会对恐怖袭击高发区的各个重要场所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绘制出有建筑内部构造的示意图以及安全撤离的路线,并估算好不同灾难情形下的被困人数,以及会对附近建筑物造成多大影响、有无安全隐患等等,并把这些方案保存好,以便到灾难真正发生之后能立刻派上用场。
英国:提问难倒伦敦奥申委安保总管
北京市公安局赴英培训团现有12名成员。记者见到这些“奥运警察”时,他们正在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学习国际联络与交流的硕士课程。目前,他们的专业课考试已经全部结束,正在认真地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
培训团团长刘庆东告诉记者,他们来英国培训,主要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际警务合作做准备。在奥运会上,国际警务合作与信息交流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从去年9月一到伦敦,中国“奥运警察”没有一天闲着。除了学校紧张的课程外,培训团成员还积极争取机会与英国当地的警察进行交流。英国没有全国性的警察总署,而是各个地方自成体系,全国各地协同工作。因此,培训团到北爱尔兰的警署去了解当地对“足球流氓”控制的问题,到伦敦的警察培训基地了解伦敦的警员培训。他们还特地联系了伦敦奥申委安保部总管阿麦里先生,一起交流关于奥运期间的安保措施以及国际警务合作等方面的经验。中国“奥运警察”对于奥运会有关安保的各方面工作研究非常深入,在伦敦奥申委总部与英方交流时,他们提出的一些安保方面的问题让阿麦里都疾首蹙额,连连表示“目前不好解决”,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 培训团成员来自北京市公安局的各个部门,每个学员的研究方向不尽相同:来自后勤部门的关心英国警察的装备情况,而来自交管局的比较喜欢了解伦敦的交通管理。为了对付奥运会中可能到来的“足球流氓”,培训团专门去朴次茅斯看英超足球比赛,一名英国老警察带他们进入球场里,现场介绍如何作好球场安保的工作。
警官周千里来伦敦前在北京市公安局信息通讯部门工作。不久前,英国举办全英警察装备技术展览,他特地赶到曼彻斯特看了3天,研究警察工作中的IT与通信技术问题。他说,自己所在的部门是打击跨区域犯罪信息整合和信息共享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国内正在研究奥运会期间有关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展览会上,他看到英国已经出现了相关的技术和具体计划,很有参考价值,他要把这个资料带回国内去。在参观展览的3天中,各种生活费及交通费加起来要上百英镑,这些都是小周自己掏腰包,而他一个月的生活费还不到200英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小周说:“我觉得一辈子都会做这方面的工作,能有机会了解海外的先进技术就行。”在总结这次培训时,刘庆东说:“出来和没出来就是不一样,语言能力提高倒在其次,关键是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大量专业知识和经验,这对我们将来的工作太有用了。”
从周一到周五,培训团每天都有7个小时的课。由于伦敦餐饮价格昂贵,团员们每天晚上回家必须做出当晚和第二天的饭,以便带到学校解决午餐问题。全团12个人每天起早摸黑,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学校和住处,以及学校的各个校区之间。有的团员体重一下子掉了10公斤。女警官鲍晓燕因为比较会做饭,常常给大家当厨艺老师,有时候干脆帮男同事做饭。尽管如此,培训团成员上课从不迟到早退,至于旷课更是闻所未闻。鲍晓燕说:“我们非常珍惜这个机会。
必修课就不用说了,就连学校在中午开的公共讲座都没有人放弃。”
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去英国警察局参观交流,当地人对北京“奥运警察”都表示好奇。每当英国人问起中国警察的工作生活是什么样子,培训团成员回答得非常认真。他们说:“我们要用自己的行为和声音给英国人留下一个中国警察的正面形象。”对于这群学生,英国老师的评价是:“你们已经办到了。”
澳大利亚:奥运安保不能搞人海战术
6月20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的一个大厅里,来自北京市公安局的16名年轻警官都戴上了硕士帽。
这16名警官是1年前由北京市公安局选送到堪培拉大学学习的。除了完成学校的课程外,他们到首都地区警察局和新南威尔士州的部分警察局参观、学习、座谈,了解澳大利亚警务工作的管理和运作机制。不久前,这16名警官已经回国。记者在他们动身返回祖国之前,采访了部分警官。
领队警官张娜说,奥运会需要大量的涉外安全保卫服务。在提供涉外安全保卫服务时,不但要在语言上沟通,而且能从对方的文化背景考虑,提供合适的警务服务。这次学习以及与澳大利亚警方的直接交流,既对我们今后的警务服务工作提供帮助,也便于我们与国外同行沟通与合作。
澳大利亚在举办悉尼奥运会过程中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中国同行学习。悉尼奥运专家麦尔斯先生说,悉尼奥运期间,奥运村所有进出口的工作人员最长工作时间不超过20分钟,每过20分钟,就会换一批新人上岗,“人的注意力只有20分钟。可稍有疏忽,X光就有可能扫不出爆炸物”。所有人进入奥运村都要过“入场券与身份核对、人身安检”等10道关卡。观众被分成几块,每一批观众进场时间、次序都由指挥监控中心全程控制。奥运村内到处都是监控设备,与指挥中心相连,只要有突发事件,系统可在30秒钟内做出反应。
来自北京市公安局防爆安检处的张姝婕在接受采访时说,西方国家的警务系统在大型活动举办之前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等级配备警力,不是任何活动都采取人海战术。她认为,这个理念非常科学。合理科学地使用警力,既能使活动的安全得到保障,又不浪费警力,从而可以保证日常警务工作的正常进行。(本报驻德国、英国特约记者 青木 徐春昕 本报驻澳大利亚特派记者 李景卫)
责编: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