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推进农业信息化 促进解决三农问题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09日 10:44)
专题:2005年两会
信息贫困是当前“三农”问题中的大问题。在我国信息化进程中,广大农民是最迫切需要得到信息支持的弱势群体。为此,农工党中央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推进农业信息化,促进解决‘三农’问题”的提案。提案指出,各级政府应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统筹城乡发展,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农业信息化是必须着力解决的一大关键问题。
农工党中央的提案认为,过去几十年信息技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倍增效应。但我国在信息时代,还有一些地区、一部分人,因为缺乏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而思维贫乏,生活在相对封闭、贫穷的信息死角。农民“信息贫困”造成的城乡数字鸿沟,是造成城乡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社会协调进步的重大政治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市信息化进展较快,但农村信息化步伐却明显滞后。例如:北京市民上网率已超过28%,而全国农民上网率还不到0.3%;全国城市电话普及率近40%,而农村普及率不到11%,目前全国还有近7万个行政村没有通电话。河北省某县共有34万人、2053个自然村,各类微机仅有3000多台,其中包括各级部门和单位捐助贫困地区的二手机,型号陈旧。这些微机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和学校,党政机关477台,各类学校2500多台,绝大多数村连一台微机都没有;全县共有互联网用户1600户,其中县城1300户,主要是党政部门,其余300余户分布在乡镇机关。全县几乎没有农民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
当前,我国大多数地区还没有找到适合农村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农业信息化解决办法,绝大多数农民仍然不能大量的、廉价的获取农业信息和知识。农业信息化工作严重滞后,造成城乡信息严重不对称。这一问题应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为农民传播农业科技和市场需求等信息,消除数字鸿沟,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
一、农业信息化要坚持“一高、一低、一突出”
1、高度认识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近年来有关部门为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陆续安排和启动了一些农业信息化工程,但这些工程还不能从根本上大面积地解决农业信息化问题。社会各界对农业信息化热情不够高,企业界在农业信息化方面投资较少,也鲜有外资对投资农业信息化有足够的兴趣。积极参与者寥寥无几,农业信息化被边缘化了。
农业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的问题,要将农业信息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适合本地实际的农业信息化方略,制定适合本地农村实际的农业信息化规划,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农业信息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2、农业信息化要因地制宜、走低成本之路。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因此农业信息化必须走低成本之路,不能照搬国外经验--走发达国家大投入、高成本建设信息网络的道路。我国农村要达到国外农村网络水平,至少还需要10-15年时间,贫困地区恐怕会更长,所以,简易实用、贴近我国农村实际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必须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以最低的成本和农民愿意接受的方式传播农业信息。在现实情况下,农业信息化完全依靠信息网络铺设延伸到村、到户是不现实的。各地要利用一些成熟的途径,如:广播、电视、农技电话、科技明白纸以及各种培训班等,为农民传播农业信息知识。河北省某县级市政府采用10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传播农业信息,比如在县电视台开办农业信息专栏、与农技电话相结合发布信息、利用互联网络为农民提供服务、与城市退役的寻呼机网相结合发布信息、与科技进村服务站相结合发布信息、与报刊相结合发布信息、与乡村大集相结合发布信息、自办刊物与简报发布信息、与中介组织相结合发布信息、与乡村板报和小喇叭广播相结合发布信息等。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发现,这些方式容易被农民接受,是农民获取信息的有效方式。
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贫困落后地区,农业信息化的关键问题不在于花钱购买高级设备,而在于有没有信息化意识和具体措施,是否根据本地农村实际,使用切实可行的多种手段整合信息资源,让更多农民及时获得所需信息。各地各部门必须最大限度地汇集整合各层次信息资源,采用农民愿意接受的方式,多手段、多层次传递给农民,才能有效地推进本地农业信息化。
3、突出"农民增收"是农业信息化的主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多数农民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开始寻求致富发展之路,但是,农村分散的千家万户与农产品市场连接不紧密,影响了农民增收。一方面,是因为中国通常意义上的市场是一个个孤立的区域性小市场,市场与市场之间没有不间断的信息传递;另一方面,农民的交易圈小、信息不灵,与大市场无法沟通,所以单个的农户生产经不起大市场风浪的冲击,无法抵御市场风险。当前农产品市场不断扩大,农民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就无法在市场经济中立足,因此,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已成为广大农民增收的必然需求。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一定要抓住农民增收这一主线,重点解决农副产品销售信息不畅的难题。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农产品市场信息传播系统,农业部门在全国共建立信息采集渠道33条,采集点8000多个,建设了一批全国性和区域性数据库。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系统和市场信息,为农民传播信息。农业信息服务只有和农民的切身利益相挂钩,与农民的需要相结合,农民才能及时从获取的信息中得到实惠,把农产品卖上好价钱。这样的农业信息服务,才是深受农民欢迎的、效果最佳的信息服务。河北省某县级市采用多种方式传播农业信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们的做法是,将信息体系建设与基层农经站、农技推广站结合起来,不仅充分利用了原有农技推广体系的资产和人力资源,节约了信息体系的建设成本,还能促使传统农技推广体系转变职能、更新力量、焕发活力,实现了信息工作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紧密结合。
二、政府要在农业信息化中发挥主导作用
1、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支持农业信息体系建设。近年来,各级政府为实现农业信息化做了大量工作,但利用信息技术为"三农"服务还只是刚刚起步,距离农民的实际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一方面,各地农村受地理位置、人文和自然环境等条件的制约,经济状况差别很大,基础设施建设很不平衡;另一方面,还有一些涉农部门对农业信息化认识不到位,工作力度还不够大。虽然目前农村信息服务网站猛增,网站信息种类繁多,但很多内容缺乏行业特点和本地特色,信息源不明确,信息的真实性、可信度无法确认。信息网络建设缺乏规范管理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因此,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加强政府在农业与农村信息化中的主导作用,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农业和农村宏观调控、用信息引导生产的轨道上来。
我们建议,进一步增加投入,加速建设省市县乡四级信息网络,逐步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同时拓宽农业信息采集渠道,加强农业数据库建设;加强农业信息资源整合,逐步实现涉农数据的共享和利用。政府主管部门还要协调有关部门,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网络资源,例如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广电光纤网、电信光纤网等,多途径、多方式地为“三农”提供信息服务。
2、以农业信息化为中心,开展网络融合试点。当前广大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主要媒体是电视、电话、广播电台,其次是寻呼台、互联网等。虽然多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信息基础设施,但是各部门、各网络之间信息相互封锁,严重影响了投资效能。例如广播电视网络不能传送互联网信息、互联网不能传送电话信息、电话网络不能传送电视信号等,这种分裂、分割局面,主要是人为因素而非技术原因,造成了国家大量资源的浪费。中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走“多、快、好、省”的建设之路。
推行农业信息化,为不同网络信息的汇集、传播,提供了合作契机。近几年,在国家尚未明确制定政策的情况下,部分省市已经开展了各种媒体间的信息互传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更好地推进各省的农业信息化,建议总结成功的经验,选择一些基层部门,集中在农业信息化领域开展多种网络信息互传试点,使农民利用现有网络最大限度地获取农业信息。选择基层部门进行试点,优点是基层部门操控能力强,协调关系比较简单,对全局影响较小,各部门不会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做,也符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能够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
3、开办省级农业电视频道。河北省总人口6769万,农民就占了将近5300万。一份对农民的调查材料显示:当问及被访者“了解外面发生的事情”主要通过哪种途径时,87.5%的被访者选择“电视”,表明电视是当前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显然,为广大农民传播农业信息,最有效的途径是办好中央台和地方台的农业频道。
建议各省开办农业专业电视频道,这样可在短时间内建成覆盖全省的“三农”问题主流宣传平台。各市也要根据条件开播农村电视频道,县级电视台播出内容也应作适当调整,重点结合农民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加强对本地农业信息的发布。农业信息通过农业电视频道迅速传播到千家万户,可以缩小农民与主流社会的距离。由于农业频道需要播出大量结合农时、农事的深度报道,政策性、时效性强,对农业生产实际指导意义大,建议除频道管理权、节目审查和播出权仍由主管部门负责外,播出内容的制作主要由省农业厅、农林科学院等涉农部门承担。农业部门负责农业节目的制作,可更好地发挥政府对农业的宏观指导作用,权威性高,政策性强,联系实际,方向准确。地方农业频道联系基层实际更为紧密,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当地农民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可以更有力地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办好地方农业电视频道,必将对推进农业信息化起到显著作用,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有力的工具。
责编:柳博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