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稿: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快速平稳发展
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28日 06:41)
专题:2005年两会
人民日报消息:编者的话: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即将召开,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过去的一年,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宏观调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正确认识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助于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夺取新的胜利,也有助于把“两会”开成民主、求实、团结、鼓劲的大会。为此,本报从今天起刊出一组反映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成就的“两会特稿”,献给广大读者。
神州芳草绿,盛世春又来。
当2004年踏着欢快的鼓点走过,人们难忘中国经济留下的浓墨重彩。这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抑制了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使中国经济这艘巨轮经受住一次重大考验,保持了平稳较快前行。
又好又快:宏观调控显威力
对于河北省涿州市马坊村的梁启刚一家来说,2004年是他们过得最舒心的一年,仅种粮的纯收入就近万元,比上年多挣了近3700元。梁启刚喜笑颜开地说:“这是天帮忙,人勤快,但最要紧的是政策好!”
全国亿万农民都和梁启刚一样高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三农”最先受益。去年,国家推出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举措,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其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是多年来少有的。“两减免”、“三补贴”,农民们负担轻了,心气足了。全年农业生产呈现可喜转机,粮食大丰收,年增产388亿公斤,增幅9%,扭转了1999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局面;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政府出面为农民工清欠工资325亿元;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也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农业稳,天下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说,去年初,我国面临粮食大幅减产、投资急剧膨胀的严峻形势,这种“双碰头”,很可能导致经济逆转。中央见之于未萌、防之于未然,把支农放在加强调控的首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极大地激发了农村经济的活力,这对稳定国民经济全局至关重要。
有保也有压。随着宏观调控加力,“看好土地,管紧信贷”,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过快的增势得到遏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回落,全国4150个项目被清理,4813个开发区被核减,近2.5万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被压缩,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被叫停。
许多来自企业的代表、委员忘不了缺电之痛,最严重时只得“停五开二”甚至全线停产。2004年,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各地千方百计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新增煤炭生产能力1.2亿吨,新增投产电力装机容量近5000万千瓦,刷新了世界纪录。巨大的投入,灵活的手段,基本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生产需要。
在加强宏观调控中,中央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农村税费、粮食流通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等改革得到深化,投资体制、农信社改革以及中行、建行股改取得进展,财税、证券、保险改革紧锣密鼓。
盘点过去一年,一连串标志性数字令人感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5%;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近12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7%,城乡收入增幅差距多年来第一次缩小,贫困人口减少数量为5年来之最;城镇新增就业者980万人,比预期目标多增80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控制在4%以下。同时,外贸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首次突破600亿美元,外汇储备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5万亿元……这些,正是宏观调控成果的具体表现。
事实证明,中央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是及时正确有效的。果断的决策,得力的举措,熨平了经济波动,避免了大起大落,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意味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又跨出坚实的一步。
宝贵经验:有抑有扬增活力
去年的“铁本”事件,给各级政府敲响警钟,在全国上下引起反思。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市委书记季建业说,这些年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但也付出了较大代价。以江苏为例,在较早步入工业化中期的同时,全省陷入了“成长的烦恼”:人均耕地不足1亩,有的市县几乎无地可用,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的煤炭、石油消耗量高得惊人,资源供给压力日趋加大,“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仅是中央政策的要求,更是我们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代表、委员们眼里,这一次的考验,绝不亚于2003年非典的考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经济体改研究会副会长乌杰说,与以往不同的是,此轮宏观调控针对的不是全面过热,而是局部过热;不是已经出现严重通货膨胀,而是物价上升苗头开始显现。一言以蔽之,是见事早、动手快、未雨绸缪的主动调控。
着眼大局,有抑有扬,适时适度,标本兼治,是这次宏观调控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也是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关键所在。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苏泊尔集团公司董事长苏增福深有感触地说,加强宏观调控是“点刹车”而非“急刹车”,是“切一刀”而非“一刀切”。他旗下的苏泊尔炊具股份有限公司去年8月在中小企业板成功上市,募集资金近4亿元,跃上了新的发展平台。一年来的实践表明,调控不是简单压缩,不是全面紧缩,消除了“调控是打压民企”的疑虑,给广大民营企业以深刻启迪: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民营企业才能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西部省区的部分代表坦言,这次调控,不是砍了西部的“头”,而是为相对欠发达地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西部地区要形成后发优势,更须调整思路,注重质量和效益。去年中央加大对薄弱环节的投入,重点向中西部倾斜,批准了总投资额800亿元的西部开发十大工程,东部项目纷纷“西进”,外商投资踊跃流入,使西部经济更具活力、快速增升。
去年10月29日,央行宣布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我国9年来首次加息,全社会关注,老百姓开心。动用利率杠杆,表明这次宏观调控更多地采取经济手段,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再次调整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行业建设项目资本金比例,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推行峰谷电价、差别电价,强化重要商品物资储备和进出口调节,依法开展开发区和土地市场清理整顿……正是综合运用信贷、投资、价格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打出的“组合拳”虎虎生风,确保了调控有力有效,以较小成本赢得了较大收益。
“立足于快,服从于好”,“调控绝非应急之策,而是长久之计”。宏观调控的实效,深化了各地各部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了我们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领。较之看得见的成绩,这种认识上的提升、思想上的统一,收获更为珍贵,影响更为深远。
关键一年:科学发展不动摇
2005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一年,也是衔接“十五”和“十一五”的重要一年。尽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较突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投资反弹和扩张的冲动很强烈,物价上涨的压力加大,煤电油运仍然紧张,资源约束瓶颈仍旧存在,同时,我们还面临一些长期性难题,如就业压力巨大,产业结构不合理,消费率偏低,城乡、地区、部分社会成员之间差距过大,还有5000万人口在贫困线以下,等等,特别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远未消弭。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陈佳贵说,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已是刻不容缓,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也说明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动摇、不放松。目前的矛盾和问题,反映出调控的成果并不稳固,如果掉以轻心,稍加懈怠,就可能出现反复乃至前功尽弃,那将耗费更长的时间,付出更大的代价。
去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5年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并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合理调控总量,着力调整结构。今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把支持“三农”作为主题,已经实行的政策不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减,并且从各方面加强支农措施。
“两会”前夕,从有关部门传来的信息温暖人心:年内新增900万个就业岗位,5年内取消农业税可望提前实现……代表、委员们认为,说千道万,最根本的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全力以赴地干,凡是不符合的就毫不犹豫地改。
机遇中存在挑战,挑战中蕴藏机遇。我们相信,2005年,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中国经济一定会破浪向前,再创辉煌!(本报记者 龚雯 许志峰)
责编:刘雅虹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