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通讯:访班达亚齐华人灾后救济中心

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05日 08:37)

    专题:东南亚南亚海啸

  新华社班达亚齐(印尼)2月5日电 印度洋海啸灾后第二次从雅加达进入班达亚齐灾区当天,记者来到了位于市区华人商业区贝纳约临近的潘格利马波勒姆大街70号,慕名拜访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天益庙。这里过去是华社活动中心,而如今实际上已经成为当地华人华裔灾后的救援中心。

  走到近处就感受到了华人文化和传统的气息。一座两层楼高的建筑,正门上方是二龙戏珠的造型,门厅前四盏大红灯笼高高悬挂,两座狮子门前蹲卧。当地华人组织天益社的负责人赖福源介绍说,它名为天益庙,实际上是以祖籍为福建人后裔为主的天益社和广东客家人后裔为主的佛教组织活动场所,大堂里供奉着观音佛祖、玉皇上帝和福德正神三大神像,香火终年不断。而如今,少了昔日庙堂的安逸与宁静,多了几分人间的生活气息和嘈杂。据介绍,班达亚齐地区华人不到一万人,当地没有如同雅加达和棉兰那样众多的华人组织,只有以天益庙、观音庙、海南庙和一座连当地华人也不甚清楚的寺庙为中心进行社交活动。此次世纪性大灾难中亚齐地区大约有1000人丧生,更多的人逃离家园,到棉兰或雅加达等地投亲靠友。无家可归者由北苏门答腊省会棉兰华社赈灾委员会设立的华人救援中心所收留。在班达亚齐,天益庙成为落难者的温暖港湾。

  前一天,来自棉兰华社赈灾委员会和美德村华人华裔救援中心的第五批救援物资由一辆大型货运卡车刚刚运到,天益社组织了二、三十人卸货,忙乎了一个多小时。这些都是棉兰和其他地区华人华社捐献给灾区的救济物品,体现出了他乡故人亲,患难见真情的互助真爱。此次从棉兰经过12个小时陆路运输运到的物品中有饮料、食品、床垫、凉席和衣物等,一时间庙前人流穿梭,热闹非凡,出现了少有的朗朗笑语。

  时隔一天,笔者从下榻的华人棉兰旅馆出发,穿过污水尚未清理干净的街道,步行到天益庙,人们在庙前正在以帆布搭架一座临时帐篷,以接待从棉兰回归越来越多的落难人。棉兰运来的救济物品越来越多,许多东西堆积在庙内和后面库房内,华社开始进行需求登记。一位看上去年纪在40岁左右正在进行登记的女士用华语表示,她的家里已失去了5位亲人,她现在已经无家可归了,只好寻求华社的帮助。

  在征得主人同意后,笔者按照当地规矩,脱鞋上了天益庙的二楼。上面很宽敞,也很亮堂。除了堆砌着许多救援物品外,基本上成为无家可归者的住宿地。以一块床垫或一张凉席为铺,分两排做睡床。

  一位年龄在50开外的廖先生告诉记者,他原先在班达亚齐繁华区开了一家文具店,已经在海啸中被彻底摧毁,好在家里没有人伤亡。海啸后不久跑到棉兰避难,前几天回到班达亚齐。截止目前的统计,已经有700多华人华裔在流落他乡后回到了这一故土,有的在清理后重操旧业,有的还在等待别的机会。天益庙组织了一些人整天忙于接待从外地逃难回来的华人。每天准备70多人就餐和50多人就宿。这多亏有棉兰华社和美德村伸手帮助,班达亚齐华社也从中学会了自救。(记者翟景升 詹杰锋)

责编:陈卓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