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连线]热炒房产 政府何为
央视国际 (2004年04月15日 11:31)
CCTV.com消息(时空连线):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记者:接下来我们就来连线
南京市房产管理局的副局长郭宏定先生,郭局长您好。
郭:主持人好。
记者:你们新出的政策一开始就说到,目前南京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能不能给我们具体解释一下什么叫做不规范?
郭:我们想不规范的行为有这么一些表现,一方面是我们房地产公司,包括销售公司在销售行为过程当中,商品房预售过程当中有一些不是很规范的行为,你比方说人为地造成紧张空气,人为地把房子,实际上并没有卖出去,谎称卖出去是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有一部分人出于投机的目的,人为地炒作期房。从去年的全国的情况来看,全国商品房市场的涨幅是在5%,40个大中城市的涨幅大概是9%这么一个状况,我们觉得像南京这么一个房地产市场,跟兄弟城市相比10%上下还是可以接受,超过10%或者是更高的涨幅,我们觉得这个可能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记者:在细则当中媒体关注最多的就是实名制,就是我来买房子必须用本人的身份证,但是这在一般人想来,如果真要炒房子,不是多借一个身份证就可以了吗?
郭:我们觉得房产不是一个小的资产,是一个比较大笔的资产,作为老百姓来说,我假如想买这个房产,我想肯定是你的真实意愿的表示,为什么不可以用你的真实姓名呢,当然你愿意,你出钱买这个房子,但是这个房产证或者销售的合同里面写的是别人的话,那是你的事情了,就是你自己愿意出钱为别人买房子,我们觉得可能没有这样傻的人去干这样的事情。
记者:在细则当中还对退房进行了一定的限制。您怎么来区分谁是真的退房,谁是炒房?
郭:没问题呀,我们只是要求这个退出的房源必须经过公开的场合,再拿出来销售,而不是说我退出这个房源之后,我指定某某人来得这个房子,我们觉得你只要是公开的、公平的销售就行,也可以退,退了之后必须公平、公正,拿出来销售。
记者:但是您看目前市场上不规范行为很多,都是房地产开发商和买房子的人两厢情愿,您查得到吗?
郭:我们觉得有两个方面可以管住这个事,一个方面是开发商要自律,第二个,我们觉得也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包括我们全市市民的配合,包括我们媒体的配合。
记者:您也提到,其实很多是需要开发商的自律行为。从根本上政府出台这样一个禁炒令的目的是什么?
郭:我们南京出台这样一个禁炒令,我们称之为是房地产市场的禁炒令,我们认为是政府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手段之一,当然不是惟一的手段,同时我们觉得也不是每一种手段都能解决房地产市场所有问题的,一方面我们要求开发商自律,另外我们也想通过方方面面,包括老百姓也好,包括媒体,大家一起关注这个事,我们想是会收到效果的。
记者:很多地方政府都出台了这样的政策,当然是出于好意,但是这些政策管不管用呢,恐怕还得接受市场的检验,接下来我们先来听听有经验的买房人和专家的看法。连线两位嘉宾。第一位嘉宾是温州晚报房产工作室的负责人李海彦,曾经组团多次去外地买房置业。第二位嘉宾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于鸿君教授。非常欢迎两位。
记者:首先问一下李海彦,你们组团到外地买房子,你感觉当地政府对你们是保持警惕的眼光,还是欢迎?
李:我们去的地方多数政府是欢迎的,但是我也看到南京房地局做一个关于规范房地产健康发展一个决定吧,内容已经被公布出来了。实际真正买房者该买还是买,真正想炒的,想钻空子,也可以钻这个空子。
记者:接下来我想问一下于教授,比如说外地的投资者到我们城市来买房子,或者炒房子,您觉得现在各地政府到底是什么态度?
于:这个问题,地方政府从中能够受益,受益在什么地方?第一个,房地产从原来低迷状态转入高温运行,能够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比如像钢材、水泥、钢筋、平板玻璃、建筑、装修,包括家电、家具,还有帮别人搬家的蹬三轮车的工人,可能他也会赚一些钱。另外一个由此带来的土地增值,能够使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适度的增加。大概就是从两个方面看,可能能够对地方政府有利。但是不利,一个本地区、本城市的老百姓,从中可能受到的损害比较大,因为过去买房价格没上来的时候,价格比较强,他可以挪出一些钱做其他的用途。现在房地产价格上来以后,可能就要减少其他消费方面的支出,这同样对一个城市的经济是不利的。第二是把房地产价格上来以后,包括地皮的价格跟着上扬,这对于招商引资,对于吸引其他一些外商投资,很可能从长远来看,形成一些负面影响。
记者:我想问一下李海彦,根据你们的实际经验来说,比如像南京,说你买房子必须用你真实的身份证登记,期房不许炒,在这种情况下,会阻止你们去买房子吗?
李:应该不会。想买的话,我亲戚很多,每个人一个身份证。比方说一个人只能买一套,那我家里的亲人,七大姑、八大姨每人买一套,这些都是我的,也可以这样做。
记者:但是你愿不愿意,你花你的钱,但是最后房子的名字是你七大姑八大姨的你愿意吗?
李:真想炒还是有办法的。
于:因为他买的就是为了卖,如果说真是卖了想卖的话,这是没有关系的。永远都是这样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记者:比如杭州收你们20%的税,你们就不卖了,或者卖的没有收益了?
李:20%只是差价的20%,毕竟80%还是有赚的。
于:从中的利益如果做成的话,太大了,扣除20%也无所谓。另外这20%还有可能转价到其他方面去。
记者:想问一下于教授,您觉得作为一个地方政府来讲,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他就应该插手干预?
于:关于这个问题上,我个人感觉到地方政府它的作为是非常有限的,因为你很难区分他买房是为了卖房,还是买房是为了住房,南京搞实名制,大概我估计它是不是要控制,同样一个人只能买几套房。那么杭州在两年之内,如果再卖房的话,要增收20%的税收。这就说像杭州这样的情况,可能产生比较大的负面影响,那就说这个城市的房地产二级市场恐怕会受到很大的打击,本来正常的交易,二级市场的交易,也可能因为这么高的税收可能就此罢休。所以这种做法实际在纠正一种问题的同时,可能带来相应的比较严重的一些负面影响。
记者:可是政府来说,其实都一个最大的担心,他们就是担心说,出现前几年香港的楼市突然暴跌这种情况,现在各地政府有一种印象,如果你把事情搞的这么坏,你再出手就晚了。
于:我反复讲政府要正确引导市民,首先政府不要考虑自己这点利益,比如说我为了搞活房地产市场,为了让房地产市场热起来,于是助长这种行为,或者在媒体上推波助澜,导致房地产价格暴涨,带来我刚才说的经济方面一些暂时的受益,这些我觉得这种想法是不应该有的,这种行为不应该有。
记者:我们刚才说了,如果温州人到我这个城市来买房子,我这个当地政府应该怎么办,我们再换个角度,我想问一下海彦,现在温州市政府对于大量的温州人到外面买房子是什么态度?
李:我们温州市委书记李强也讲过这样一个观点,他说从中长期发展来讲,对温州是有利的,有个数目可以来看一下,2003年年底外地回到温州的汇款,年底十天,有一百个亿,去年年底春节之前的十天外地回到温州的汇款有三百个亿,李书记说这是返哺的作用,他认为从中长期看是有利温州的发展的。
于: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因为现在温州资本过剩,资本总是要寻求剩余价值高的地方去赚取剩余价值,那么哪儿有利润,它就往哪儿走,现在房地产市场根据一些城市的情况来看,是有投资的空缺,现在涌向房地产市场。这种资本过剩短时期可能表现出流出,从温州流出来了,流出来以后,会对温州的经济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一定有进有出,而且通过温州的资本走出来,再回去的时候,恐怕他就要带着他的剩余价值回去了。我放出一个鸽子,回来的时候,领回一群鸽子,这是有可能的。从长远来讲,对温州的经济也不是太大的损害。何况短期内流到城市里边,短期内对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也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记者:非常感谢两位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有经验的买房人告诉我们,其实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恐怕难以起到实际的效果,更多的似乎是在表明一种态度,那就是政府会紧密关注可能出现风险的房地产市场。专家也说,地方政府现在能做的恐怕最重要的就是要清清楚楚告诉老百姓不要盲目,与此同时中央政府也可以通过金融、财政、土地等一系列政策化解房地产行业因为投机而出现的风险。
→→点击进入《时空连线》栏目
责编:刘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