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时空连线]两会特别报道:科学发展观

央视国际 (2004年03月15日 15:35)


  主持人:每年两会之后的总理记者招待会总是各个媒体关注的焦点,总结今年的记者招待会发现大家关心的问题集中在外交、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反腐败和台湾问题,接下来我们连线我们的前方记者王跃军。跃军你好。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王跃军:泉灵,你好。

  主持人:这应该是温家宝总理第二次出现在两会之后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你感觉这次的招待会和上次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王跃军: 我现在就在温家宝总理刚刚会见中外记者的现场。从记者招待会的情况来看,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的提问和去年在两会期间回答记者的提问有着一定的不同。去年温家宝总理刚刚初任总理,所以说很多问题是自我介绍,包括对一些未来设想的一种展望,这次的记者招待会很多谈了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特别是面临的一些困难。比如像银行业的改革,温家宝总理提到这是背水一战,是输不起的改革,而且提到像经济平稳发展,要做好,这也是一个重大的考验,甚至不轻于非典等等。

  主持人:其实记者招待会也进行了现场直播,不过你在现场的话,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王跃军:我觉得在今天的记者招待会当中,涉及到的问题当中,首先突出了一点,还是以人为本,或者说以民为本,在提到未来面对的一些困难的时候,温家宝总理是这样回答的,最困难的是三农的问题,这里涉及到农民的问题,最关心的是群众利益,另外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还提到,在他的头脑当中既有群众欢乐的笑容,也有忧愁的要求,而且提到对于群众问题要制度化,要政策化,要法律化,所有这些都体现出了未来政府在行动的过程中要强调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另一方面,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的提问当中,还体现出一个政府在工作中所要做的一些工作,他提出决策要进一步科学化,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政府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也看出政府的自身建设上的一种方向。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演播室请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第一研究室主任张立群研究员,非常欢迎您加入我们的节目当中。


  主持人:温家宝总理在回答第一个记者提问的时候,我们现在要安不忘危,治不忘乱,我们要清醒认识目前的困难,说经济产业一些过热的问题,要用宏观手段降降温,哪些产业是需要治理的?

  张立群:从我们国家的经济运行来看,我个人从这些年一直关注,98年之后我们国家一个经济突出的问题是偏了,当时的市场需求过旺,国内的投资消费都是偏了,影响了企业产品销售困难,很多企业出现了很多职工下岗,整个经济增长率也是不高,在那个时期主要还是通过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扩大需求,带动经济加快增长。通过98年以后,大概四五年之前的努力,我们国家的经济开始出现明显的转变,这种偏冷的格局基本结束了。2002年我们国家GDP增长率达到了8%,那么03年达到9.1%,应该说我们已经摆脱了在7%到8%反复徘徊的状态,开始在8%以上持续地上升。现在值得关注的领域,主要是像房地产、汽车、纺织、电解铝,还有像钢铁等等这样一些产业。

  主持人:这些产业现在大家的感受是第一需求非常旺,有市场,第二,价值在逐步往上升,自然各个地方都想上这些项目,谁不想赚钱呢?


  张立群:这样一种发展的势头是非常可贵的,是需要我们去保护和珍惜它的,因为和前些年的偏冷比较起来,现在的势头是来之不易的,是这么多年扩大内需的一个成果。但是另一方面,要注意到这当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说这样一些发展,对资源、环境不利的影响,比如说这样一些发展,潜伏的一些风险,就是说在现在市场需求扩张很快的时候,他显得非常必要,但是假如今后市场需求、扩张的势头开始平缓的时候,也有可能出现一些新的过剩,由于制度、规则、机制不完善,有一些投资活动和财产责任联系不是非常紧密的,不是完全出于项目的效益,出于投资的效益来考虑的,这方面带来的风险更大。

  主持人:这是真正中央政府担心的大起大落,存在的风险?

  张立群:对,如果说过快的势头持续膨胀下去的话,今后一旦这个需求有所收缩的话,那再一次的通货紧缩应该说比98年更严重。

  主持人: 我们注意到在记者招待会上有这样一个细节,就是当时总理回答是一个美国记者的问题,但是他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说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他说如果再给我们20年,中国会有一个大的发展,他把20年定为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您怎么理解20年时间的概念?

  张立群:作为一个研究人员,我对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来的,我总的感觉,中国改革开放发展了,经历了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之后,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新的阶段,这个新的时期新的阶段是中国现代化奠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全面推进工业化,依靠工业化带动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市场化和国际化,这是整个中国,一个从经济制度,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立的一个过程,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它是国家现代的生产力的一种格局全面奠基的一个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就是13亿中国人的生活质量会有一个大的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会有一个大的提高。

  主持人:我们今天也注意到温家宝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的时候,谈到了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就是国有的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改革的问题,他说我们目前的改革是背水一战,是不得已但是必须做,他担心的是什么呢?

  张立群:他担心的就是说当前这一轮经济增长,应该说来之不易,非常可贵,要把这一个增长势头健康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完善它的内在机制,而内在机制当中,我个人也是这样看的,最关键的一个方面就是投融资的体制。

  主持人:如果投融资体制按照现行的方式不改变的话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

  张立群:现在的投融资体制很多方面已经按照市场在运作,但是有些方面,像金融领域,这是我们改革最后要攻坚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国有银行还是占着主要的地位,起着一个主导性的作用。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它现在的风险还是由政府、由国家来承担,所以它的很多贷款融资行为都是紧跟各级政府行为的。 我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资源配置应该更多的用市场的方式进行,它的效率应该是更高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如果使这一轮的增长变得更健康,就要完善资源的配置机制,把更多的资金和资源通过市场的方式配置,要把投融资体制的基本规则加以调整。

  主持人:我们今天谈到的几个点,表面看起来好像没有多大的关系,比如有部分产业的存在经济过热的风险,谈到投资方式,可以不考虑投资的效益,然后我们谈到商业银行,但是这其实是一条线串起来的,我们从商业银行的改革谈到由于有一些地方政府会有不正确的政绩观,所以才会做无效益的投资,追求目前短期的这样一些繁荣的表象,这是不是也是这次非常鲜明的提出了一个科学发展观的理由?

  张立群:对,我觉得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它强调的是一种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当然这个科学发展观基本的前提还是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但是这个发展是要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所以把对于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这对于现在在很多问题上统一思想非常重要。

  主持人:您能举一个例子吗?

  张立群:比如现在03年的非典,这个时候我们医疗、防疫,很多传染病的救治机构不完善,一旦面对这样大规模的传染病发作的话,老百姓的生活、生命安全、健康是会受到很大的威胁,所以仅仅经济发展是不够的。所以现在科学发展观也提出来,经济社会要全面发展,要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把社会各项事业同步发展起来,这样老百姓才能得到最大的实惠。

  主持人:一切最后的效果要看老百姓的生活是不是变得更加幸福,而不是纸面上的数字是不是更好看?

  张立群:科学的发展观最本质的就是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什么,从基本来说是为了改善全体中国人生活的水平,生存的环境,生活的包括社会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所以这里面涉及到方面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就是以人为主体的发展目标。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创新与改革这些词语已经成了今年两会的关键词,也会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政府来制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的基本思路,其实这背后蕴含了一个非常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究竟是为了什么,为的是人民的利益,老百姓的幸福。

责编:陶柯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关于CCTV | CCTV.com介绍 | 央视人力资源储备库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岳成律师事务所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35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4
网页设计:中视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