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东方时空·时空连线》年画:活化石的突围

央视国际 (2004年01月28日 10:02)

  CCTV.com消息:武强曾经是“家家能印染人人会丹青”,但记者现在看到的却是年画像化石一样被放进博物馆,博物馆又是靠政府财政投入才能生存。武强年画的现状,是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呢?我们连线武强年画博物馆的副馆长马西清,他也是武强年画的传人之一;以及另一个年画之乡潍坊寒庭区的宣传部副部长马国强,潍坊是我国另一个重要的传统年画之乡,两地画乡的人在一起交流。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主持人:马馆长,首先我想先问您,为什么在武强大家现在不贴年画了?是觉得不好看了?

  马西清:现在胶印年画基本上取代了。

  主持人:马部长,在你们那儿怎么样?

  马国强:我们杨家铺的年画应该说当地的老百姓还是非常喜欢的,它的销售量也是比较大的。现在200多万张一年的销售量。

  主持人:马馆长,年画卖不出去放进了博物馆,看的人多吗?

  马西清:不是很多。

  主持人:这样的话,你把年画留到博物馆里,有多大的意义呢?

  马西清:可以出去办展览。去年春节搞了一次展览,大部分是年岁比较大的人特别喜欢,但是他不太想买。

  主持人:没有市场,没有人来买年画,那为什么拯救年画呢?

  马西清:觉得我们建立博物馆,也是为了保留传统的文化,向我们后一代交流我们传统文化。

  主持人:马部长,你看武强的年画就卖不出去,您觉得这是为什么?

  马国强:可能这与地区差异有关系,因为我们的民俗,过年贴年画从历史上流传的是比较流行,我们这个年画从明代创成以来就是木板的手工的印刷方式,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化。像我们现在本来一张年画是几块钱,现在做成装一个非常精美的画框,这些销往城市,扩大销售领域。

  主持人:在城市里这种高档的年画,像您说的精工的,镶上金框的更加好卖?

  马国强:对,这个年画放在城市的房间里感觉非常美,因为民俗的东西和城市的东西差别比较大,更应该受到欢迎。

  主持人:像那样一张年画可以卖多少钱?

  马国强:像那样一张年画现在能卖到一百多点,五十多、一百多。

  主持人:大量的卖到农村去的可能一张卖多少钱?

  马国强:白光纸印刷的一两块钱一张,“扇子”印刷的可能是三五块钱一张。

  主持人:马馆长,你们有没有想过重新开发这个市场呢?

  马西清:想过,但是这个市场能不能维持我们的正常生活,还没有把握。

  主持人:如果,有一天,政府不给你们博物馆投资了,这个博物馆还能够生存吗?

  马西清:这个博物馆的生存,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不可能有现在博物馆的状况。

  主持人:马部长,现在年画是杨家铺的支柱产业吗?

  马国强:杨家铺是这样,杨家铺的人到了冬天,开始印制年画,到了春天就开始扎风筝,这个风筝和年画的收入应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主持人:马馆长,您是否担心有一天年画这个手艺面临失传?

  马西清:武强来说,木版年画的历史已经将近800年了,不强调文化遗产,可能在几年之间就会消失。

  年画在潍坊销得很好,看来传统的年画还是能在现代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关键在于怎么做。不过传统文化在抢占市场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文化价值的认同。接下来我们连线长期致力于非物质文化抢救工作的著名作家冯骥才。

  记者:现在,全国到底有多少个年画之乡?

  冯骥才:按我们现在计算,大概是有将近20个。

  主持人:这其中有多少像潍坊杨家铺那样兴旺,又有多少像武强那样年画正在消失?

  冯骥才:我觉得现在杨家铺作为活态的年画,销售得很好,现在也急于转型。现在武强实际上也在考虑转型,所谓转型就是它的包装形势方面的改变,武强现在也做了一些努力。我们还要做一个工作,就是要讨论一些,要交流一下,或者是我们要研讨一下,我们古老的这种民间的文化,这种地域的文化跟市场的关系,跟旅游的关系,跟现代人生活的关系。

  记者:可是武强年画应该怎么办?是不是可以通过开发市场有点作为?您给提点切实的建议?

  冯骥才:我觉得市场对它的选择也是很自然的,市场要淘汰,有的时候很无情。但是还有一种方式,把它作为一种很精美的一种艺术品,把它装裱起来放到镜框里,它也适合于现在的家居,我觉得博物馆也是一种方式,不能说进入博物馆都变成死的了,博物馆也是我们温习历史,我们寻找这种根的情感;还有一种就是说民间文化可以用另外的载体存在,比如说我们在过年的时候,现在我发现了很多贺年片都印上了杨柳青年画里面的年年有余,一个胖娃娃抱金鱼的画面,也印了很多民间年画的一些门神的画面,这也可以使我们原来传统的审美,可以使它泛化。

  记者:冯老师,我们也看到两地政府在年画上也花费了不少精力,但效果却明显不一样,您认为政府做什么事情更合适?建一个博物馆,搞一些教育,还是说帮助农户开拓一下市场,您觉得哪个办法更管用?

  冯:我觉得哪个方面都可以,您刚才几个主意都是好主意,我觉得年画目前还是应该接受市场的检验,接受市场检验有一个好处,就是让人们更适应市场,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民间艺术同样不能够离开市场,不能够完全靠政府养起来。

  记者:非常感谢冯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现代化的浪潮有时会淹没一些传统东西,但其他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总有一天我们会回过头来光顾这些传统的文化,这些根的文化。如果那时候我们发现所有好的东西都不见了,我们也一定回后悔,会遗憾。

责编:张丽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閸忓厖绨珻CTV | CCTV.com娴犲绮� | 婢额喛顫嬫禍鍝勫鐠у嫭绨崒銊ヮ槵鎼达拷 | 閻楀牊娼堟竟鐗堟 | 濞夋洖绶ユい楣冩6閿涙艾娓ら幋鎰伐鐢牅绨ㄩ崝鈩冨 |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 | 楠炲灝鎲¢張宥呭 | 閸欏鍎忛柧鐐复
 娑擃厼娴楁稉顓炪亷閻絻顫嬮崣锟� 閻楀牊娼堥幍鈧張锟�
娴滅悂CP鐠囷拷060535閸欙拷  缂冩垳绗傛导鐘虫尡鐟欏棗鎯夐懞鍌滄窗鐠佺ǹ褰茬拠浣稿娇 0102004
缂冩垿銆夌拋鎹愵吀閿涳拷娑擃叀顫嬪▽鍐叉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