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连线]12.23开县井喷 毒气肆虐
央视国际 (2003年12月26日 16:09)
CCTV.com消息(时空连线):重庆市开县境内一处天然气气矿矿井发生井喷事故,截至25日18点40分,事故已经造成191人死亡,根据当事人回忆,当井喷发生的时候,附带有剧毒的硫化氢、二氧化碳的天然气喷至30米的高度,喷发的非常猛烈。第一批的中毒者很快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救治,到了24日5点左右,就有8人不治身亡。在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的同时,逐步将受井喷影响的4个乡镇28个村数万当地群众疏散到几公里以外的安全地带,在抢险救人的同时,中毒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就来电话连线我们前方记者李小妹,你好,能告诉一下你的位置吗?
李:我现在就在井喷事故现场不远处,大概有不到一千米的位置。
主持人:你在现场感受到什么样的状况?
李:现场我能看到的就是井喷燃烧的天然气燃烧得非常高,中间可以听到非常巨大的轰响,就是因为下面有很大的压力冲上来,点燃天然气是为了降低空气中有害的硫化氢的,稀释硫化氢的浓度。
主持人:搜救小组的工作是怎么展开的?
李:搜救小组的工作是今天上午8点钟由消防、公安还有武警,还有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各方面,卫生等等这些部门,他们一块进入这个现场,搜救由消防部门派专门的人员进行检测,包括用一些仪器探测现场含有的有害气体的浓度,达到对人体没有害的情况下才到现场进行搜救,包括公安、武警挨家挨户找人,包括山上去找,整个展开在数平方公里之内的山上找人。
主持人:据说这个事故是突然发生的,搜救人员有没有告诉你他们找到遇难者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状况?
李:专家讲的时候,每平方厘米一克硫化氢,吸一口,人就会在数秒钟中毒身亡,井喷事故发生以后很快顺风向浓度很高的地方发现人死亡的比较多,这些人吸了以后很快就死亡了,死亡以后可能他们的状态还是死前的状态。
主持人:你现在距离井喷的井口这么近距离,能闻到臭鸡蛋的气味吗?
李:现在已经没有了,我刚来的时候闻到一点二氧化硫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一些废气的味道。
主持人:现在你有没有看到现场的工作人员在做一些什么样的工作?
李:现场是消防车还有公安指挥车,压井的压浆车,还有各种需要的物资车都已经就绪了,我来路上发现一辆公安通讯车也在赶来,我来的时候还看到有一些被救下来的人是从山上救下来,坐着车来拉下山,今天救出了70—80名的生还人员。
主持人:你现在有没有发现如果这么多的有毒气体泄漏现在又在燃烧,有没有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些改变?
李:这个不应该说是泄露,井喷事故是属于井下有压力,现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包括天空中可能是燃烧过程中产生废气,形成了一种红颜色的雾状,据说当时点火现场有200米的地方有一些树可能会被烤焦。
主持人:我听说为了点火,事实上已经在镇里把高压线、通讯切断了,这件事情对于进一步搜救有没有带来一些麻烦?
李:因为没有灯光照明的情况下肯定搜救会有一些困难,但是如果不切断电源可能会有更大的危险,火星可能会引爆一些空气中的甲烷这种气体,所以切断电源是必须的。
主持人:据我们了解,出事地点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山区,我们平时想象方圆五公里范围还不大,山区五公里搜救是不是很困难?
李:是的,因为这个山高低错落,是丘陵地带的,而且山上有一些树、河流,搜救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主持人:从开县县城到事发地点,这一段路好走吗,可能关系到很多物资运送的方便?
李:这段路非常难走,不断绕弯,而且在很崎岖的山路上,有的时候两个车并行是非常困难的,都是一些土路,很颠簸。
主持人:非常感谢小妹带回的报道。谢谢。这个事故最引人关注的一点就是它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截止到25号下午18:40分,已经是191人遇难,并且我们发现这个死亡数字变化也非常快,大概是在25号中午以前大概所有的公开的报道是死亡人数差不多是八人,到下午的时候这个数字急剧增长,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变化,接下来我们来连线重庆市开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端平,王县长欢迎您加入我们节目当中,我想问一下您现在位置在什么地方?
王:我现在就在气田的现场,在重庆市高桥镇。
主持人:您最早知道这个矿井发生事故是在什么时候?
王: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是在23号晚上的23:30分左右。
主持人:您当时听到出事故的消息之后采取了一些什么措施?
王:我们在接到报告之后,20分钟之内,集结了30多名公安干警,12名医生和我们县里边七个部门的负责人赶赴了现场。我们在现场也成立了临时的指挥部。现场有关的技术人员带着检测器发出了警报声,
主持人:我们看到这个事故发生的时候是在23号晚上22点,但是截止到25号上午以前,好像死亡人数一直说是八个人,但到下午这个数字变化就非常快了,截止到18:40的时候已经是191人遇难,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状况?
王:这个数字是这样的,由于当时在喷气的时候,附近的浓度很高,救援人员没有进入现场去搜救,由于最后工程队采取了措施,把气关住了,点上了火,把浓度降低了,我们重庆市组织了100名公安干警在今天上午八点钟到达现场,在附近进行了搜索,找出来这么多尸体。在25号的上午之前,也就是在24号这个时候,我们获得的数据是我们已经见到的尸体的数字。
主持人:是否意味着191人这个数字还会发生变化?
王:因为已经天黑了,太晚了,而且离井口比较远的地方,山路不好走,所以搜索工作很困难,停止下来,到现在为止没有变化。
主持人:那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搜救还没有全部完成?
王:没有完全结束,现在正在对两公里、三公里之外的山地进行搜索。
主持人:像您说的,其实您花了几个小时赶到现场的时候,其实当时最核心的老百姓都已经转移出去了,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还会有191人遇难?
王:主要是三个原因,第一,这个时间发生在深夜,许多老百姓都已经熟睡了。第二,天然气,井喷,天然气里面含有大量的硫化氢有毒气体,它的浓度非常大,由于天然气这个井压非常大,迅速扩散,吸上一口两口,人马上就要昏倒,是这样一个问题。第三,就是它周围人口非常密集,来不及,我们油田的工人,因为当时也没有基本的救援设备,所以群众无法在很短的时间撤离现场,在井口直径一公里的范围内,都是非常危险的,它们浓度已经达到150左右,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有这么多人死亡。
主持人:当时这个状况既然是在夜间,而且又是一个突发事故,没有什么抢险的这些设备,你们怎么帮助这些老百姓转移出去的呢?
王:是这样的,第一是我们政府接到报告之后,马上给附近乡镇下达指令,乡镇组织干部,通过电话,到附近的村干部家去进行群众疏散,第二,人是一步一步地向前推,我们转移就转移了三次,第一次转移出来是11000多人,到第二个点是14000多人。
我们现场的公安开动喇叭,沿途地招呼,发动大家转移,对个别有困难的,比如说老年人,我们公安干警和当地的干部把他们背出来、抬出来,同时召集了附近所有的运输车辆来运输。
主持人:王县长,我们看到报道说,现在是在出事地点方圆五公里之内已经没有老百姓居住了,是不是这样?
王:目前都没有了。
主持人:他们转移出去之后的情况怎么样?
王:主要是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办法,分散就是投亲靠友,集中就是政府集中组织安置到五公里以外乡村的学校,乡镇机关的会堂和居民家中。现在我们已经疏散的是31000人。
主持人:像死亡的这191个人,他们主要是井场上的工人还是附近的老百姓?
王:主要是附近的老百姓,一个是熟睡了,干部或者其他村民叫没有叫醒的,这是一个部分。第二个部分就是最靠近井口的,来不及疏散的,主要集中在两个村。
主持人:好,感谢王县长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我们知道在这次事故当中造成人员伤亡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硫化氢中毒,因为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相关的情况我们也搜集了一些背景材料。像这样一个天然气井喷事故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多人员的伤亡,接下来我们将从技术的角度请教一位专家,原地矿部石油局的总工程师王建安,您好,我听说过您处理过很多类似的井喷事故,一般井喷是不是发生的时候没有什么先兆,是突然会发生的?
王:一般地说,如果是探井会有征兆,如果是生产井,可能井口装置出现破裂、漏缝或者是什么其他的因素,就可能突发。
主持人:可能我们普通观众也会产生一些疑问,说因为你喷发,毕竟外头不是一个密闭空间,就是一个自然环境,怎么会扩散如此大的半径,包括现在要把周围方圆五公里的老百姓都转移出去,并且宣布方圆五公里之内都是危险区域,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范围?
王:因为人一般在夜里的时候,不会在外边,在房间里,有毒气体进入到房间里之后,很难再扩散出来,这样造成死亡的机遇就比较高。
主持人:现在现场可能除了有毒气体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火,当时为了抢救要点火,这是为什么?
王:因为如果不点火的话,天然气里面含的甲烷扩散面积再大的话,随时有大面积可燃或者是爆炸的可能。
主持人:点了火之后,是不是就不再有有害气体了?硫化氢还存在吗?
王:点了火之后爆炸的危险没有了,硫化氢应该说依然存在,按硫化氢的气体性质来讲,一般地说燃点相当高,在290多度它才可燃,如果说天然气不燃烧,硫化氢依然存在,如果天然气燃烧起来,硫化氢的毒害相对小一点。
主持人:据说在发生事故之后,在距离事发井口两公里的地方,当时有人听到喷出来的气体的声音,就像家里的高压锅一样,有这么大的威力吗?
王:这是很自然的,喷发力量相当大的,我记得好像在46年前,也是四川,那时离重庆70多公里,那个井喷发的时候,不是两公里,10公里、20公里之外都能听得见。
主持人:如果在喷发的井周围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王:地是振动的,气柱一般地,它这个是30多米,我们那个时候喷发的气柱有80、90,火柱多少公里之外都能看得见。
主持人:我们现在看到他们处理这个事故,抢险现场,说要进行压井,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压井是怎么回事?
王:压井就是把一定量的液体通过一种特殊的装备,把它打到喷发的气井里去,来控制井喷。达到控制井喷的目的。
王:如果有足够量的,足够密度的泥浆打到井里去的话,如果能够进行正常循环,那么在一定的时间之内,一般地三到四个小时,就可以完全控制住。
主持人:您以前碰到过最危险的井喷事故是什么样子的?
王:大概也就是80年代,广东佛山专区山水县有一个二氧化碳气井生产以后,把二氧化碳气井周围竖了一个围墙,人住在厂里也是安全的,但是突然发生井口泄露天然气,当晚在现场的工人就被二氧化碳窒息了,死了好几位,这也是突然事故,也是发生在夜里。如果是硫化氢,比二氧化碳还厉害,因为它的比重,密度比空气都大,它不往上走,它下来。
主持人:我听说您的耳朵就是井喷的时候给震坏的是吗?
王:那就是46、47年前,我前面说的重庆綦江县的八九井井喷,那个井喷应该说是有预兆的,但是井口装置失灵,没有办法,把装杆600多米全部喷到空中,把井架子拉倒,因为它一出来以后一条龙式的就甩到对面的山上去了,那个事故是相当大的,突然天然气就爆发了,突然就着了火了。
主持人:像这样的井喷事故常见吗?
王:这个和我们的技术装备,我们的技术水平,我们的技术预测和措施有很多关系,50年代的时候,我们用的防喷器,不像后来的防喷器,它是自动化的程度比较低,所以平时在紧急状态下要想关闭防喷器也不是那么太容易的事情。
主持人:现在这种,比如说像这种天然气井喷的事故还常常发生吗,因为我们平时经常会听说比如一个煤矿发生事故,好像很少听到,但实际操作过程当中这样的事故常有吗?
王:近年来井喷事故很少,像这种二氧化碳气井,像这种硫化氢加上二氧化碳,它是两种气体都存在的这种气井,突发这种事件是很少见的,在我们这个国家的石油工业钻井史上和开发史上,恐怕是空前的。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根据我们前方记者了解到的情况,其实今天对于整个抢险工作的开展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天,因为现场有200多个专家在共同努力,他们已经确定了一个控制井喷的技术方案,是否能够完全压井成功,关键就要看今天了,此外在今天天亮之后对于中毒和遇难人员的搜救工作也会进一步展开,也就是说伤亡的数字有可能还会被改写。此外还有200多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此外还有3万多位群众也被迫转移,他们的情况会怎么样呢,我们《时空连线》也将进一步关注这个事态的发展,稍候也请您关注《东方时空》其他节目。
责编: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