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连线]“12.1”:让关怀战胜爱滋
央视国际 (2003年12月01日 16:55)
CCTV.com消息(时空连线):
主持人:面对着艾滋病的问题,政府新近出台了五项非常具体的措施,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要向那些经济比较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免费提供药物,那么这种所提供的药物范围究竟有多大,从什么时候开始,方式是什么,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吗?接下来我们连线两位嘉宾。第一位是卫生部疾控司二处处长郝阳。欢迎您,郝处长。另一位是河南上蔡县艾滋病防治救助办公室主任冯世鹏,欢迎您冯主任。
主持人:冯主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上蔡县这么多艾滋病患者,他们每年用于医疗方面的,特别是用于医药方面的费用,每个人大致能有多少?
冯:大体在三千块钱到一万块钱左右。
主持人:当地一般每年的收入,人均能有多少?
冯:像这地方人均收入在600元以下。
主持人:冯主任,像上蔡县艾滋病患者,他们每年用于药物方面的支出费用,以前来看来源于哪个方面,完全靠个人吗?
冯:政府救助一部分,现在大概在30%左右。
主持人:郝处长,前不久卫生部的高部长提出,中国政府承诺要对一些经济比较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免费提供艾滋病治疗方面的药物。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可能会涉及多大的金额?
郝:目前我们国家一共有84万病毒感染者,其中有8万病人。这8万病人,按照国际通行的推算办法,最多能够发现30%到50%的比例。如果按这样的话,可能是一亿到两亿人民币。
冯:我们担心病人数量比较多,面比较大,需要资金的用量比较大。担心资金量大,国家能不能保证供应。
郝:从中央财政来讲,我们可以承诺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这是中央的承诺。同时包括一些疾抗机会性感染,包括一些检测费用,当然是由地方出。因为整个这项工作不仅仅是中央政府的责任,应该是各级政府的责任。
主持人:郝处长,中国政府承诺对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免费提供治疗药物,在城市当中是对于那些低收入者。低收入者你怎么界定?
冯:各个城市都有一个低收入者的标准,享受国家低保的标准,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参照这个标准。
主持人:北京、上海是300多元,或者300元左右都把它定为低收入者。但是我们还看到400元、500元的收入,对于购买艾滋病药物来讲也是杯水车薪的,对于这部分人怎么办?
郝:因为这个政策刚刚出台,相应的细则还正在制定,也准备做一些调查研究,相应的政策陆续会相继出台。
主持人:郝处长,免费提供药物,但是大家都知道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价位不一样,根据疗效,我们每年给这些人所提供的药物属于哪一个档次呢?
郝:国内的只能生产四种抗病毒药物,这四种药物可以组成两个鸡尾酒疗法的配方,在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将使用这样两个配方,作为免费药物的方案。
主持人:冯主任,您在最基层接触了很多很多的艾滋病患者,针对政府这次免费给部分艾滋病患者提供药物这一点,您能不能做一个评价,或者提出最大的希望?
冯:某个村艾滋病人在没有服用抗病毒药物之前就是危重病人,服用抗病毒药物两三个月以后他就可以正常的生活自理了。政府做出这项承诺,是对我们工作很大的支持,也对艾滋病人来说,增强了生活的信心,生存的希望。
郝:药物生产明年要达到一万人份,同时我们对医务人员的培训这两年也在加紧进行,今年已经培养了二、三百名医务人员,明年和后年我们把培训的力度要加大到五、六百名,甚至上千名。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再来联线两位嘉宾。第一位是刚刚联线的卫生部疾控司二处的郝阳处长。第二位是著名演员濮存昕,濮老师也是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员,欢迎您,濮老师。作为宣传员,您接触过很多艾滋病患者,感觉他们的生存状况怎么样?
濮:应该说大多数艾滋病感染者,他们是低收入者或者贫困地区的人口,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朋友,非法采血造成感染的农民朋友,他们的生活情况不容乐观,我接触过一个感染者,是在佑安医院,他们两口子都被感染了,是因为采供血原因造成的,由于家庭很贫困,妇女把钱省下来,让丈夫去接受治疗,而自己不服用药物。
主持人:为什么这样做呢?
濮:她的丈夫是家里的支柱,她觉得应该把仅有的一点钱交给她丈夫去治疗。
郝: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这八万病人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在农村,都是在贫困地区,基本上是70%-80%。
主持人:濮老师,最近政府出台的五项新的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免费为一些低收入的人提供药物,您对于这五项措施,包括免费提供药物怎么评价的?
濮:我们特别受到鼓舞,特别重要的是我们出台的政策是怎样一个保障系统能够真正让它实行起来的。我实事求是的说一句话,我的一些艾滋病感染者朋友,他们打电话说在农村,在他们的地区还没有真正的落实。我觉得在系统上还存在问题,因为我们的估计人数是近百万人,而在医院里,现在累计的检测人数只有四万多人。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的系统,您觉得政府这项系统还应该怎么完善?
濮:我可以提出一个比喻,比如我们成功解决了中国的SARS问题,显示了有效的工作作风。在艾滋病的问题上,我们是不是能够有这种爆发力,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系统来保证这件事情能够落实。
主持人:郝处长,您刚才听到濮老师所提到的要建立这样的系统,而且是一竿子插到底的系统,对于这样的系统建设,您个人怎么看?
郝:对于艾滋病的这套系统,随着我们有效的控制SARS这项工作以后,国家对疾病控制系统和疾病监测能力高度重视。按照国家财政的计划,今后一两年将投入近百亿元加强疾病控制系统的建设。但是刚才濮先生介绍的非常透彻,艾滋病的防治问题不单单是技术问题,还存在社会的因素,比如歧视等等这方面的因素。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尽管我们的监测系统很完善,很多艾滋病人不以真实的姓名到我们的监测系统检测,这样我们的数字也很难完全全面的掌握。
濮:这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卫生部门自己的事情,很多艾滋病感染者他们隐姓埋名接受检测。我们的检测系统虽然知道来了一个检测人,他是HIV病毒的携带者,可是他找不到了。
主持人:濮老师,您觉得实际上对于这些艾滋病患者包括家属的帮助,都有哪些方面,包括子女的问题?
濮:他们需要生产自救,我一再跟他们讲,我见到很多艾滋病感染者,他们必须有能力能够自食其力。在这方面我特别想呼吁全社会,艾滋病感染者的失业情况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千万不能让他们失业,失去生活的、生存的权力,要让他们有工作。这方面如果不去帮助他们的话,药费再降低,再免费给他们提供药物,他们仍旧存在着非常艰难的生活情况。艾滋病在中原省份出现了很多艾滋病孤儿,这些孤儿的教育也是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主持人:郝处长,您觉得在这些方面,政府部门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工作?具体的。
郝:这五项承诺基本体现了政府的责任和应该要做的事。作为艾滋病的控制工作,我想不单单是卫生的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包括民政、教育、公安等等一系列的有关部门要全面参与。
主持人:我想节目快要结束的时候,濮老师您能不能说出现在艾滋病患者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郝:就是相互关爱,他不只是健康人群和社会对于艾滋病感染者人群的关爱,同时艾滋病感染者本人,他们也有责任对于社会承担起艾滋病不再继续蔓延的一个承诺和责任,同时他们也要关爱健康人群。同时艾滋病感染者应该树立信心,今天你们一定要能够治疗,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检测,你们要像守上甘岭一样守住自己身体的阵地,等待着不久的将来,艾滋病的治愈一定能够实现,一定前途是有希望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二位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艾滋病可以说是人类的公敌。与它的对抗就相当于一场战争,不仅仅需要战略、战术上的安排,同时也需要物质、资金以及整个体系上的保障,它不仅仅需要作为百姓,作为政府的一种信心和决心,同样还需要一种务实的作风和态度。
责编: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