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天下地名汇聚三峡 “对口支援”促进发展

央视国际 (2002年10月14日 15:51)

  新华网10月14日电:四川巫山新县城建在一个山坡上,城里最宽的大道叫广东路。巫山人为什么把城市主干道用了一个遥远省份的名字命名?县委书记王爱祖告诉记者,是为了感谢在移民搬迁中给予巫山大力支援的广东省。

  从四川涪陵到湖北宜昌,记者一路看到,以库区以外的省市地名命名的街道远不止巫山的广东路,万州有上海大道,奉节有辽宁大道,秭归有武汉大道……,以地名命名的学校、广场、公益性大楼则比比皆是,从北到南,包括了十几个省、市。

  库区人民舍小家为大家,为三峡建设做出了贡献,全国人民、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为库区提供了无私的援助。

  10年来,中国各地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资金已达到103亿元,接近同期移民投入资金的一半。广东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资金物资折合人民币累计到位近4亿元。三峡库区的一大批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在全国的支持下,顺利实现了搬迁。

  巫峡北岸的七星移民新村,一座新学校成了周围最好的房子。这所学校是珠海市捐赠20万元援建的。落成之日,这里开了一个村民大会,集体决议把学校命名为“珠海七星希望小学”。

  库区教育是改革开放先富起来的东部人最关注的对象。在三峡库区,以支援地命名的学校最多。广东无偿援助库区新建希望小学18所,迁建中小学22所,资助搬迁3个教育机构,扶助3400名失学儿童重返学校。深圳市宝安区青年无偿捐款670万元,帮助巫山县兴建希望学校10所,扶持2500名失学儿童重返课堂。上海在三峡对口地区先后援建了希望小学28所。云阳县有100所学校受淹,江苏等对口支援的省市援助资金1000万元,促进了库区的学校搬迁。到目前为止,全库区受援建希望学校有553所次。

  对口支援的10年间,各地探索出了一条市场经济形势下,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支援与合作的新路子。到目前为止,各地经济合作项目已达2064个,支援方合作资金已到位91.61亿元。

  与此同时,白猫集团、娃哈哈、维维、森达、格力、常柴、汇源等多家中国发达地区的著名企业相继进入库区,三峡库区一时成为名牌汇集之地。

  对口支援企业有力地支持了库区经济。到去年为止,重庆万州区对口支援企业已达119家,其中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09亿,占全区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34.2%,安置上岗5000多人。湖北秭归县近年来先后有森达、维维、AB集团、华扬太阳能到这里办厂,实际到位资金已达1.9亿元。这些知名企业进入这个峡江小县,重构了这个农业县的经济结构。(刘刚 令伟家 陈敏)

责编:张敏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关于CCTV | CCTV.com介绍 | 央视人力资源储备库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岳成律师事务所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35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4
网页设计:中视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