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军事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美军核潜艇军舰相撞事故暴露非战时潜艇杀手

 

CCTV.com  2009年03月28日 10:42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青年报  

美军哈特福德号核潜艇指挥塔底部被撞裂开

  3月20日,隶属美海军第五舰队的“哈特福德”号核潜艇与“新奥尔良”号两栖船坞运输舰在霍尔木兹海峡水域相撞,事故致使核潜艇上15名船员受轻伤、运输舰柴油泄漏。幸运的是,潜艇的核推进装置没有受损,事故也未对霍尔木兹海峡水域的航运造成大的影响。

  新鲜,核潜艇撞上自家运输舰

  一般情况下,不同国家的军舰、商船发生碰撞事件的概率比较高。但像这种自家海军内部相撞的事情还是头一遭,更何况发生在世界上最强大、也是最老练的美国海军身上,更让外界疑惑不解。

  尽管美国海军没有说明事发时的具体情况,但第五舰队发言人表示,相撞的潜艇和军舰都是按照既定部署在该区域执行安全任务的,两艘相撞的舰艇当时都在执行“海上安全作业”。

  “哈特福德”号属于“洛杉矶”级核潜艇,是美国海军第五代攻击型核潜艇,也是世界上建造批量最多的一级核潜艇。该艇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主要承担反潜、反舰、对陆攻击等任务。而“新奥尔良号”两栖船坞运输舰则是“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的第二艘,该舰能够运载360名船员和700名海军陆战队员。

  面对这不可思议的碰撞,美国民众极为震惊,许多网民甚至认为美国海军的实力正在减退。有的还调侃道:“现在美国海域的鲸鱼要小心了。”并借此将矛头指向奥巴马“缩减国防开支”的意愿。

  是偶然事件,还是人为因素

  有意思的是,这已经是今年第二起核潜艇碰撞事故了。今年早些时候,英法核潜艇曾在大西洋“亲密接触”。而就在同一海域,2007年美军的核潜艇就曾与一艘日本船只相撞。

  事件发生后,尽管军方在极力淡化事件的影响,但外界对于相撞原因还是进行了广泛猜测。截至目前,虽然有所谓的探测盲区说、上浮违规说及复杂海域说等等。但事实上,指挥失当仍是此类事故的最根本原因。

  一般情况下,每类潜艇事故都带有本身特有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艇体结构和技术上的原因。结构和技术上的原因是在潜艇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如设计水平低就往往会使潜艇的平稳性、机动性和结构强度不够,或抗爆和防火性能差。造艇中不合要求,材料、工艺等不过关,都会留下后患,导致严重事故。

  另一种是在航行条件和紧急情况下出现的原因。航行条件下发生事故,多是艇员对潜艇的性能掌握得不够,或对航区的水文气象和水道测量的条件不甚了解等。这种事故多系艇上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如不善于使用探测手段、不精通操艇技能或缺乏操艇经验。

  这其中,责任过失最为可怕。出现这种事故往往与艇员责任心差、玩忽职守、麻痹大意,甚至违章操作有关。

  2001年2月,美国“格林维尔”号攻击核潜艇将日本“爱媛”号渔业实习船撞沉,就是上浮前没有按规定执行海面观察造成的。针对这次碰撞事件,美国列克星敦研究所军事研究员罗兰·托马斯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类事件太不同寻常了,“你不得不认为其中一艘舰艇的船长可能要承担主要责任。”

  潜艇非战时事故“杀手”多

  潜艇是海军的主要兵种之一,具有强大的突击力,能长期隐蔽地战斗在海上,对敌海上交通线和岸上重要战略设施造成很大威胁。但潜艇也有致命的弱点,主要是储备浮力小、抗沉能力弱、构造复杂,操纵难度大。加之潜艇主要活动在水下,生存环境十分险恶。

  潜艇作为一种武器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但潜艇自出现伊始就命运多舛,其发展历史一直为悲剧性事故和灾难所充斥。

  潜艇事故的性质和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火灾与爆炸、海上碰撞、进水、搁浅、触礁和遭遇风暴。

  潜艇上发生火灾与爆炸的事故最多,损失也往往非常严重。据不完全统计,近30年来,核潜艇发生各类大事故136起,其中火灾爆炸事故就达37起,而导致沉没的就有6艘,占核潜艇沉没总数的一半。

  对潜艇来说,碰撞事故也具有致命性。战后潜艇在海上由于相互碰撞造成的悲剧也相当多,在潜艇沉没事故中,碰撞沉没事故占20%以上。这其中有与水面战舰之间的相撞,也有潜艇之间的相撞。原因有的是艇员的责任过失,有的为自然条件所致。

  在所有潜艇事故中,进水事故比较常见,主要是指海水从各舱口、通气管和鱼雷发射管灌水以及各种阀门、接头泄露等。而且不管是爆炸还是碰撞,最终结果都会导致进水。

  此外,由于搁浅、触底和遭遇风暴而造成破损与沉没的事故也常有发生。

  核潜艇非战时事故不可小觑

  非战时潜艇事故往往给人一种错觉,以为它的后果没有战争带来的后果严重,但事实并作如此。

  半个世纪以来,许多国家在技术进步的前提下,纷纷开始研究潜艇作为攻击武器的可能性。但这个过程始终充满危险与失误。早期的潜艇面临着许多潜在危险。潜艇电池的气体和酸性物质泄漏,鱼雷爆炸和意外碰撞夺去了世界上几千名水兵的生命。

  世界大战期间,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建造规模更大、性能更好、杀伤力更强的潜艇。许多力图扩展自己舰队的国家不停地进行各种类型的潜艇试验,结果却造成更多的潜艇事故。

  战后,潜艇的发展因核时代的到来而受到巨大推动。核能让潜艇充满无限活动的可能,核潜艇可以在大洋的深处神秘地任意穿梭。但任何核潜艇的沉没都是灾难性的事故,因为它们所产生的核辐射污染可能会给海底生物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害。

  从目前收集的资料来看,虽然此类事故发生率不高,但其危害相当严重。

  1961年6月,苏联“K-19”号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反应堆冷却系统管路爆损,艇员全力抢修,造成两人患急性放射病死亡。1985年8月,苏联“K-431”号巡航导弹核潜艇在船坞内排除故障时误操作引起反应堆爆炸,造成10余人死亡,环境受到污染,艇体严重损坏。

  目前,世界上共有6艘核潜艇静静地躺在大洋深处。其中一部分神秘失踪在大洋的深水区域,其核反应堆和导弹也随之永远与水草为伴。尽管一些科学家声称沉没潜艇不会对环境构成威胁,因为大部分的失事潜艇都“躺”在大洋深处5000米以下。但仍有人认为,随着海底核反应堆和核导弹的数量增多,污染世界大洋的可能性在不断升高。

  总的来说,今年发生的这两起核潜艇碰撞事故的危害并不严重。但问题在于,我们不是每次都能如此幸运。特别是当潜艇发生事故时,官兵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训练水平才是能否规避风险的决定性因素。

  从这个角度看,积极预防是根本,保证潜艇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是前提,而潜艇长指挥能力和自救训练则是化险为夷的“关键”。

责编:李永超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