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神州风采     百姓生活     时代楷模     合作单位         



一个人的海岛(辽宁电视台)


  [题记]:

  小岛是大海中的孤舟,

  孤舟上的人是寂寞的英雄,

  有这样一座海岛,终年只有一个人在那里,

  三十几年过去了,岛上已经换到了第五代人……

  在渤海湾有一个少为人知的小岛——小海山岛,岛的面积仅有1.4平方公里。很久以前,岛上曾有一座道观、几个道士,后来道士们走了,小岛成了真正的无人岛。70年代后,附近的驻军把这里辟为靶场,从此,小海山岛又有了新的主人……

  穿过海面上弥漫的雾霭,阳光把巴掌大的小岛带进了新的一天,在海浪单调的节奏中,小海山岛的驻军历史已经进入了到第32个年头。

  谢胜才是小岛现任的“岛主”,尽管岛上只有他一个人,小谢还是按照军人的条例,每天起床后就把被子叠成标准的“豆腐块”,小小的营房里总是整洁干净。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每逢到了节日,小谢总是特意换上漂亮的海军士官制服,搞一次庄重的升旗仪式。

  在谢胜才心里还有一件更高兴的事儿,连队和地方的同志为他准备了节日的慰问品,今天他可以下岛,能见到许多战友。对小谢来说,下岛本身就称得上是一个节日了。小岛离岸不过8海里,摩托艇十几分钟就可以到岸,但是由于任务在身,小谢下岛的机会很有限。潮水快要退下去了,小谢没能和战友们多呆一会儿,就驾着小艇离开了岸边,但在他的心里这已经很满足了。

  在小海山岛的北端,海面和山头上设置着几个靶标,是部队飞行轰炸的训练场。靶场需要有人常年驻守和维护,谢胜才担当了这个任务,成了小海山岛的第五代守岛人。每到有训练任务的时候,冷僻的小岛就会空前热闹起来,小谢负责向附近的渔船发出信号,清空靶场、修复靶标、排除哑弹……从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

  轰炸训练大约每年只会持续一个月,训练结束后,临时上岛的战友们就撤回了连队,另外11个月里,就只有谢胜才一个人驻守在这里,成了孤岛上的孤兵。

  沿着经年累月踩出的小路,每天早上谢胜才都要到岛的另一端去担水。除了遍地的荒草,岛上不生长什么树木,海风总是无遮无挡地掠过全岛。岛上只有这一口水井,上百年来不涸不盈地溢出珍贵的淡水,井边的石头已经磨得圆滑了,石刻的水槽是岛上最古老的文物,显示出久远的生命印记。担一次水来回要一个小时,但对小谢来说这却不是一个问题,他最富有的就是时间,每天都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整整24个小时。

  前任守岛老兵告诉小谢一条经验:多养些小动物,既可以解闷又能改善生活。

  现在,小谢已经有了12只鸡、10只鸽子,还要来一条小狗,小谢给它起了个名字叫 “黑毛”。小谢养的鸡不用怎么喂,退潮时它们会跑到滩头“赶海”,涨潮了就漫山遍岛地找食。在营房旁边,小谢辟出了一块20多平米的菜园,精心地种植了茄子、豆角等蔬菜,岛上土质差、海风又大,菜地不好伺弄,小谢每天至少要专为菜地担一回水。

  一个兵的存在使荒凉的小岛有了一些家园的味道。

  岛上的营房更像是一个家,每隔一段时间,连队会把米面、蔬菜、煤油送到岸边,小谢开艇去取回来。除了这个时候,小谢就在岛上过着一个人的生活。

  到了谢胜才这任,驻岛的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如果有风的话,风力发电机可以提供照明用电,只是功率很小。到了晚上,小谢可以用16瓦的灯泡看看书,这些书都是部队首长上岛看望他时特意带给他的。晚上,除了海浪的喧嚣,岛上一片沉寂,夜色似乎把孤单寂寞渲染得更加浓重。隔着黑漆漆的大海,只有远处渔船上的灯火若明若暗地闪烁着。岛上可以接受到电视信号,用一个汽油发电机提供电力,小谢每天晚上可以看一会儿电视。通常到了9点钟,谢胜才就按照部队的条令上床休息了。

  在谢胜才之前,已经有四位老兵在岛上度过了他们的青春年华,最长的在岛上守了11年,他们都经历过别人可以想象却无法体验的心理磨练。

  刚接受守岛任务时,小谢尽管也是毫不犹豫,但面对茫茫的大海,很长一段时间里总是感到不知所措,无法适应。

  生活上的不方便还可以克服,但是那种无尽的寂寞实在是难以忍受的,恍如隔世的孤独沉沉地压在心头,冬天里,谢胜才曾经有一个多月没有见到过任何一个人。到了晚上,黑暗笼罩了孤零零的小岛,小谢往往憋闷的无法入睡。

  天气晴朗的时候,小岛和大陆遥遥可以相望,当谢胜才眺望着陆地的时候,部队也牵挂着小岛上的兵。岛上生活的初期,部队的首长和战友们一有机会就来看望、陪伴小谢,这给了他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熬过了最初的苦闷、寂寞,谢胜才开始慢慢适应着这种特殊环境,安排一天的起居生活,渐渐生活得从容而有规律。 岛上遗留着老兵们守岛时的装备,手摇的小船,手摇的发电机,小谢感到老兵们能做的事,自己也一定能做到,何况岛上的条件毕竟已经改善了许多。

  谢胜才开始用主人的眼光重新熟悉自己的“领地”。小海山岛是近海岛屿,每到退潮的时候,翻开一块石头就会有大大小小的螃蟹,海滩上还可以捡到海螺,挖到蚶子。这让在湖南山区长大的小谢感到很有趣。有时候,他也会起个大早捕鱼抓蟹,改善一下生活,“黑毛”这时候就会兴奋地围着主人转来转去,在岛上时间长了,“黑毛”的口味似乎也变了。

  除了冬天,岛上存不住蔬菜、肉类,小谢养的鸡、种的菜常常可以补充不足,再加上抓蟹、钓鱼,小谢每天都很像样地做上三顿饭。

  谢胜才是岛上的第一个大专生,喜欢看书,岛上空闲的时间多,小谢开始自学法律本科,已经考过了4门课。

  夏天是小岛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海面上常有渔船经过,有时赶海的渔民会成群结队地出现在小岛的浅滩上,这让寂寞的小谢感到很热闹。

  附近的渔民都知道小岛上常年有一个兵,当海上风云突变时,谢胜才就会爬到山顶,打信号弹指示方位,渔民们把这里看成是导航站和避风港,和小谢结下了很深的友情,常常为他捎来蔬菜和渔获。

  虽然只有一个人,谢胜才每天坚持出操、升旗、整理内务,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入伍五年,守岛两年,谢胜才从一个腼腆的小伙子很快成长为一个意志坚强的军人。

  小岛的生活是艰苦的,却是锻炼人的地方。第一代守岛人蔡德咏守岛十年,被授予“热爱海岛的模范战士”;第二代守岛人尹方伟守岛十年,被评为“全军优秀班长”;第三代守岛人唐军华守岛八年,成为 “海军十大杰出青年”;第四代守岛人崔永学守岛十一年,当选了 “海军优秀士兵”。他们中有的成长为军队高级干部,有的默默无闻地回到了地方,有的仍在部队服役……对于年方24岁的小谢来说,老兵们的经历是他最坚强的心理支柱。

  在谢胜才所在的同一个部队,第三代守岛人唐军华常常会怀念起岛上的岁月。八年的岛上生活留给了他一身的病痛,却让他在精神上收获得更多,使他从一个农村孩子成长为一名海军军官。

  唐军华珍藏着一张照片,那是部队首长陪他过年时照的,照片上唐军华笑的无比开心……唐军华说:在岛上过一年容易,但要过一个春节真的是很难的。

  几十个寒暑,几十个别具滋味的春节,守过岛的人才知道:“以岛为家”不是一句口号,

  国庆节要到了,部队领导要去看望第一代守岛人蔡德咏,小谢又有了一次宝贵的下岛机会。

  蔡德咏刚刚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看上更像是一个朴实、厚道的退休老工人。蔡德咏是从小岛上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当他离开部队时,最后一天里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搭乘训练的飞机,以军人的身份最后看了一眼他生活过十年的小海山岛。

  天气渐渐地凉了下来,到了冬天,小艇就要拖到岸上,再下岛的话,踩着冰排才能到岸上,那时岛就成了孤岛。

  谢胜才抓紧时间做好越冬的准备,把小小的营房重新粉刷了一遍,屋里亮堂了许多。冬季,岛上阴冷潮湿,有时小谢一天都得呆在屋里。

  “黑毛”已经长大了不少,小谢每次下岛回来,它就会乖巧地围着主人转,生怕主人再离开似的。小谢觉得:他这里就是一个小家庭 ,虽然说人就一个 ,但是它跟平常老百姓的家里也差不了多少。

  谢胜才在岛上两年了,怕家人担心,他还没有告诉家里,每次写信他只告诉妈妈:我在部队挺好的。

  海面上渐渐冷寂下来,很少有渔民来赶海了,山上的茅草也开始枯黄起来,小岛上最难熬的日子快到了。天冷的时候,水井会被冻住,要用石头砸开冰面才能取水。已经在岛上度过了一个冬天后,小谢对自己感到很自信。

  岛上的日子似乎总是在重复着昨天,当又一天开始的时候,谢胜才做的第一件事还是到岛的另一端去担水……

  (辽宁电视台《背景》栏目 编导:何力 摄像:何洪达)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