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名叫杨存义的老人,在70岁时,背起一架照相机。5年来,跑遍了申城的大街小巷,像只不疲倦的啄木鸟,对城市的不文明现象“曝光”。这也让他获得了许许多多的荣誉。他说,上海让他找到了晚年的价值。
今年74岁的杨存义,在上海居住了六十多年。只要一说起上海的变化,老杨就乐了。
实况:市民 杨存义“有很多事情,我做梦也没想到,比如说,我小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就是国际饭店,24层楼,最高;现在,我家门口就有两个34层楼高的;解放前上海就一部自动扶梯,在大新公司,南京路上;现在,我们这里的天桥,就有四部自动扶梯,想不到,做梦也没想到。”
对于上海这“做梦也想不到”的变化,老杨更觉得要珍惜。在70岁时,年逾古稀的杨存义拿起了一架相机,说是要把上海的变化记录下来。别看这是一架傻瓜相机,它拍出来的照片,可每张都是沉甸甸的。有的记录了申城的美景,有的反映了市民的热心,而其中也有不少是街头卫生的死角,是破坏破坏申城美丽的“针刺”。可老杨没想到,这些“反面”照片倒是受到了许多部门的重视,甚至连黄菊书记也给他来了回信。
实况:市民 杨存义——我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我提出去的意见,为什么这么重视,说明我们领导确确实实重视百姓意见。从开始的交通困难、住房困难,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到今天的国际大都市,是一个飞跃。所以我们现在对有关方面指出些问题,热情监督。他们也欢迎,过去他们看见我们怕,现在请我们去,给他们找问题,我很高兴,很高兴。)百姓的意见得到了重视,有了回音,老杨这拍照的热情就越来越大了。而他喜欢上海的另一个理由,就是看到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我们身边的环境了,看着大家和他一起干,老杨觉得,自己的努力“值得”。
实况:市民 杨存义 “就我们门前,一下雨,就积水,下大雨,(水)要没到我的厨房呢。今年开始,弄好了,花力量。我们这里新铺的水泥地,没有一个脚印的,老百姓自己来爱护。环境好了之后,房价也贵了,他(市民)马上就得到实惠了。”
5年来,老杨跑遍了申城的大街小巷,像只不疲倦的啄木鸟,对城市的不文明现象“曝光”。这也让他获得了许许多多的荣誉,更是成为了上海市精神文明市民寻访团团长。
实况:杨存义 “我觉得,我做了这件事后,特别是从环境方面的改变后,我越来越热爱上海。”
东方电视台“迎接十六大,看上海变化”(喜欢上海)特别报道
|